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10名广州大学高水平男子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测力板、高速摄像机等仪器设备同步采集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资料,对游泳接力项目中常用的两种接跳出发技术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更适宜接力项目的摆臂式出发技术对自由泳成绩最好的4名运动员进行为期4周的接跳训练,籍以探讨两种接跳出发技术的优劣及摆臂式出发技术训练对接跳时间的成效.结果表明,摆臂式出发技术相对于抓台式出发技术具有较大起跳角度、垂直速度和起跳作用力,入水阻力小,在入水距离、出发10m时间具有较大的优势,更适合游泳接力的项目特点,更适宜在游泳接力项目中使用.实验证明,运动员经过较长时间的接跳训练,采用摆臂式出发技术可以明显提高游泳接力项目的接跳时间.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摄像机和三维测力台同步的方法,从运动学的角度,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受试者跑、跳着地支撑阶段所表现出的运动学特征进行测试,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有关差异性进行分析,寻找运动员跑、跳技术中合理与不合理的部分,找出运动员存在的薄弱环节,为基层教练员和运动员今后的训练提供一份翔实的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速摄像机、三维测力台及遥测肌电仪三机同步测试的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进行研究,从运动学、遥测肌电以及动力学方面,寻找跳远起跳技术中着地阶段、缓冲阶段和蹬伸阶段三个环节的协调联系及运行规律和不同级别运动员起跳技术各环节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关节速度及角度的不同,尤其是髋关节角度在缓冲阶段呈现先变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不同阶段不同肌肉群肌电积分值不同,呈现肌肉兴奋性不同;不同级别运动员同一阶段,测力台受力曲线不同且最大值、最小值也有差异等,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跳远起跳技术的训练及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数及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4.
3种游泳出发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铭  林洪  李汀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2):27-32
重点描述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后摆蹲踞式游泳出发技术,并与现在常用的前倾蹲踞式和前抓台式游泳出发技术进行比较。运用生物力学测试方法,使用超微摄像机对8名优秀女游泳运动员进行定点拍摄,通过对3种游泳出发技术的录像进行解析来比较研究它们的部分运动学特征,得出这3种游泳出发技术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后摆蹲踞式出发技术较前倾蹲踞式和前抓台式出发技术稳定性高;后摆蹲踞式出发技术较前倾蹲踞式和前抓台式出发技术离台水平速度大,手的拉台效果明显,但滞台时间也较长;后摆蹲踞式出发技术的台上预备姿势重心投影点距出发台前沿较前倾蹲踞式和前抓台式出发技术靠后,不利于快速起动。对3种游泳出发技术的综合评价表明,后摆蹲踞式游泳出发技术有利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5.
游泳抓台式出发技术的运动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速摄影方法,对12名男性大学生游泳运动员的游泳抓台式出发技术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揭示了抓台式出发技术的预备姿势、离台技术、重心移动以及入水技术的运动特征,为今后游泳抓台式出发技术的训练提供了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速摄像与测力台(Kistler)同步测试的方法,对山东省5名64公斤级男子拳击运动员直拳技术动作进行测试,发现山东省运动员直拳技术基本符合理论要求;拳速比世界优秀拳击运动员小;躲闪速度不够快;出前直拳时髋转动幅度较小;出后直拳时蹬地不充分.  相似文献   

7.
运用统计学方法找出影响前倾式蹲踞式出发时间的主要水上及水下技术指标。选取山东省优秀游泳女运动员10名,运用2台陆上摄像机、1台水下摄像机与1台测力起跳台同步定机拍摄15 m 完整出发技术动作周期,使用 Kwon3D 和 Biowave 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解析,使用统计学软件 SPSS 对26个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前倾式蹲踞式出发总时间受水下时间的影响;出发台上时间受后腿膝关节角度和蹬离时间的影响;出发腾空时间受起跳角和腾空高度的影响;水下时间受入水深度、水下打腿次数、入水角、水下水平初速度和滑行髋关节角度的影响;腾空时间影响入水距离和入水水平初速度;腾空阶段髋关节角度影响入水水平初速度;前脚水平蹬离最大力量影响入水水平初速度和水下水平初速度;起跳角和前后脚水平蹬离力量影响离台水平速度,离台水平速度影响腾空高度、入水角、入水距离。  相似文献   

8.
游泳技术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林洪 《体育科学》2000,20(2):39-42
通过文献研究以及情报收集,了解国际游泳比赛采用的最新测试方法,结合我国国情,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特点的游泳技术监测系统。该系统运用多台摄像机定点和扫描拍摄运动员的比赛技术,采用同步后处理方法,进行录像解析和数据处理,可以长期跟踪测试运动员的比赛技术参数,能够准确反映运动员的比赛技术和能力状况。它与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测试方法相比,具有精度类似、费用小、实用性强的特点,同时也符合我国目前的科研条件。  相似文献   

9.
研制了外形、尺寸、重量与国际标准男、女铅球相同的三维数字测力铅球系统,其核心是内装电阻应变式三维力传感器。该系统能够单独进行无线测量,并能与摄像机、三维测力平台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同步测量。能够测得人体对铅球在X、Y、Z空间3个方向的力值、力的曲线、各方向的合力值、曲线和X、Y、Z方向上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冲量。该测力系统精度高,反应速度快;可实现无妨碍、无损伤检测;测量安全可靠。可连续测量、记录、显示、存储、信息处理和输出打印等。训练实验证明该系统不仅是一种科研仪器,而且是一种训练监控系统,将为铅球运动员的训练提供有力的科学保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高速摄影与三维测力同步的方法,对技巧女三膝抛直体后空翻两周下动作进行了定量测试,揭示了该动作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进而提出了完成该动作的最佳配合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