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杨英龙  陈童辉 《时代教育》2014,(12):244+247
教师研究由"重新制定教师标准、界定教师的专业性"转向"关注教师的专业生活体验"后,众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教师的拥有怎样的生活体验,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班主任角色扮演成败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尽管很多学者对班主任角色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但似乎都未曾触及到根本。本研究经过对六位班主任的深度访谈调查,发现初中阶段在班主任身上和班主任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加强班主任自身道德和才能建设、把握班主任的心理,满足班主任的正当需要和实施科学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从1999年9月第一次踏上讲台一直到今天,我身上总有两个骄傲的称呼,一是“英语教师”,二是“班主任”。当了15年的班主任,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是极具挑战性的。在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有快乐,也有苦恼,虽然班主任工作十分辛苦,但我认为能与学生一起成长和奋斗并从中获得快乐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一个班主任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永远值得探索的问题,我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方法。一、亲近法"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后进生虽然存在着许多缺点,但他们身上总有一些闪光点,一旦寻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你就会感觉他们有可亲可近之处,及时放大他们的闪光点,甚至怀着欣赏之意,  相似文献   

4.
胡莎 《教师》2012,(34):14-14
教师都有教好书、育好人的愿望,都在兢兢业业地工作,班主任工作的琐碎、繁杂且不说,单是每日面对那一群年龄差不多,却思想各异、性格不同的学生,处理他们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使我们疲于奔命。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带班理想,就我而言,只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真诚换取他们的真心,将他们凝聚到一起,自觉维护班级形象和荣誉,自愿地尽己所能为班级、为同学服务。而要使一个班级不断前进,班主任除了做好一些常规工作外,还需把自己真正融入到学生中间,多理解他们、体谅他们,让他们愿意把你当作好朋友,与你交流,更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5.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一年半了,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我身边有一些非常优秀的班主任,在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班级管理的方法。我品尝过成功的喜悦,也咀嚼过失败的苦涩,这些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管理班级不是难事,但是想要管理好班级,需要付出很多。在年级组长和各科教师的帮助下,我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班级成绩。  相似文献   

6.
编读桥     
《教师博览》深受班主任欢迎我先后两次到宜丰县带溪中学检查教学工作,校长刘鼎华同志除了汇报教育教学工作外,还把班主任学好用好《教师博览》一事,进行了专题汇报。他说:带溪是铜鼓毗邻修水、奉新两县的边缘山区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为了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他们给每位班主任公费订阅一份《教师博览》供学习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之用。  相似文献   

7.
两个学生因损坏了班里的公物,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进行处理。班主任对他们这样说:“你俩少跟我玩心眼,你们的内心我看得透透的。”这位班主任的话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相似文献   

8.
陶弘标 《学子》2012,(2):55-55
班主任在处理班级问题的时候不是教师孤军奋战,不能完全陷于班级之中。要充分发挥家长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借助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进行班级建设。一、家宾有约在班里开设一个"家长访谈"活动,每个月举办一次。邀请各种类别的家长来到班级,讲讲他们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情,讲讲他们成功的历程、落魄的挣扎,让学生从这些家长的身上切实地了解...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推行教师校本自培的过程中,学校一定要破除“等靠要”思想,善于从本校教师身上发现培训资源,进而唤醒学校内在活力。充分挖掘校内培训资源。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我们总会感觉到,有的教师做班主任特别成功,不管什么样的班级,到了他们手上,学生就有了精气神,班级就有了凝聚力;有的教师课堂教学特别出彩,他们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有的教师教学业绩特别突出,他们的课堂教学从学生出发又回归到学生……  相似文献   

10.
两个学生因损坏了班里的公物,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进行处理.班主任对他们这样说:"你俩少跟我玩心眼,你们的内心我看得透透的."这位班主任的话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相似文献   

11.
赵月敏 《中国教师》2012,(12):78-80
<正>"80后"是倍受关注的一代,在这代人身上凝结着时代赋予的烙印。近几年来,"80后"班主任在整个班主任队伍中所占比例逐年递增,他们已逐渐成为班主任队伍的中坚力量。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谈、座谈以及分析成长日记等多种途径对"80后"班主任进行整体研究,我们发现,作为新一代的教育力量,教育一线最小的"官",他们身上既有同"80前"教师一样的共同特征,也闪烁着自己不一样的光芒。"80后"班主任呈现出很多独特的个性、行为特质。  相似文献   

12.
教育,要求每个教师既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往往将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集中到后进生身上,对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则往往忽视,其实不然,我校从九三年开始招收了两个国际班,集中了一批成绩优异的学生。二年的班主任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以下简称优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很多班主任出于树立威信、从严管理的考虑,在学生面前从不敢轻易表露自己。这是班主任工人的一个误区,是玉主任角色意识的严重错位。众所周知,现代学生社会接触面广,信息接收多、思维活跃且波动性大,他们往往对“不苟言笑”、“不可接近”的教师敬而远之,而迫切希望班主任教师能够善解人意、和蔼可亲,他们希望接近老师、了解老师,希望从老师身上学到东西。如果他们的这一愿望得不到满足,则会对班主任的教育反应冷淡,甚至“无动于衰”。班主任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工作质量和效率必将难以提高,事倍功半,还不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14.
只有做过班主任的老师,才能真正感受到当教师的幸福。这种幸福会伴你一辈子,也许当你到退休的时候你才能体会得到。一、班主任必然面对着两个群体一是任课教师群体。班主任是这个群体中的"主任教师",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学会经常跟他们说:"这个班是我的,也是你的,这群孩子是我们大家的。"二是班里的学生群体。对这个群体来说,班主任是他们的"首席教师",是班级的主要责任人,是班级生活的组织者。作为班主任,要常对孩子说:"这个班集体是你们的,也是我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相似文献   

15.
正在如今的学校管理中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没有人愿意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让很多教师避之唯恐不及。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有外界与教师自身两方面因素影响,其中教师自身因素占主导地位。从一个普通教师接手一个班级,正式成为班主任开始,家长希望班主任能够全面管理学生,而学校的管理者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维护学校的稳定,更是把班级学生的安全系于班主任一个人身上。在这样的外力作用下,班主任必须全身心投入到学生  相似文献   

16.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的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后进生显得更为重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使他们健康成长,是我们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以情感人,热心关爱后进生后进生身上的缺点多,容易惹人生厌,容易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嘲讽及家庭的冷遇,很少得到别人的关怀和帮助。作为班主任就要关心、爱护他们,诚心诚意地对待他们,把后进生看成是“受到害虫侵袭的花朵”,以健康的情感去医治他们心灵的创伤,以文明的雨露去洗涤他们精神的污垢,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是在真心实意地尊重他们、关心他们…  相似文献   

17.
去年十月的一天,文山县教育局召开的优秀班主任评选会议讨论得很热烈。今天,到会的各学校、各校区负责人要从全县2300名教职工中公推出1名优秀班主任。经过几番争论,意见逐渐集中到两位教师身上。但是究竟定谁,双方相持下。一阵沉默后,有人提议,干脆向上级再申请一个名额,两人一起上报。会议主持者摇了摇头,他把两位教师的事迹复述一遍,要求与会者认真考虑,然后逐次表示意见。结果,绝大多数的意见倒向了其中一位女教师。她,就是古木小学的班主任、壮族女教师何绍芬。  相似文献   

18.
下面是发生在某校程校长身上的两件事:一、小张和小李都是刚分配到学校工作的大学生,他们活泼好胜,进取心强,工作热情高。学校安排他俩担任班主任。为了把班级搞好,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上,争优创先,始终把对方作为竞争对象,出点子,想办法,两个班级都搞得有声有色,良好的班风  相似文献   

19.
人事制度改革使教师队伍人员流动日渐频繁,学年之交,各校都会充实一定数量的新教师。走近这批数量不少的“80后、90后”教师,能感受到他们身上的青春气息,感受到他们张扬的个性和敢于突破条框束缚的勇气,但也会感受到他们身上存在的思想惰性、过于自我和对前途的迷茫。这些新教师一上岗,就直面担当学科教学重任,有的甚至直接走上了班主任岗位,这一新的群体从心理上被人照顾到照顾、引导别人,角色上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等因素,导致他们在工作上有时显得手忙脚乱、手足无措,甚至有时是伤心落泪,从此对教育工作失去信心。因此,如何加强新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教学后备力量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管理者能否营造有利于新教师成长的环境,帮助新教师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时有效地度过思想上、心理上、教学能力上的磨合期,以崭新的姿态融入新的集体之中,成为学校管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育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的。在教育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潜能发掘出来,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改变了以往那种教师“一统天下”的传统做法,把班主任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学生身上,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逐步形成了指导班主任工作的一种观念———“学生观”。一、班主任工作中确立“学生观”的具体做法目标让学生明。每学期开学初,我都把学校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告诉学生,让学生胸中有数。并让班委会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