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陈锋  黄陆珍 《辅导员》2015,(6):55-56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好的引人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起来,让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好的课堂引入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活求知欲、唤起好奇心,能使看似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能让数学课堂变得富有诗意。因此,创设一个好的课堂引入,让学生有时间、精力去自由想象和创造,是每一个教师努力的方向。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如何在课堂教学环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注重的是让学生乐于倾吐,乐于表达,把多媒体引入作文课堂,能为作文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可以很大程度地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兴趣.激起创新的火花,使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智慧感悟;可让作文课变得声情并貌、生动活泼.使学生作文语言鲜活、表达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3.
有价值的课堂追问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更宽广的天地,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效的追问更能让一节平淡无奇的数学课变得灵动活泼、火花四射。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发掘追问的生长点,找准课堂追问的落脚点,达到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精彩纷呈,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4.
新颖、有趣的课堂引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巧妙、创新的课堂总结,同样能把课堂推向高潮,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认真设计好课堂总结,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维持学习兴趣,活跃思维,开拓思路,达到“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课堂总结的类型大体有如下几种: 一、归纳式总结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课堂总结方法.一堂课结束时,对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作提纲挈领的总结与归纳,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让学生易于掌握,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离不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教师若能利用好"错误"这一宝贵资源,引导学生完成新知探究,必将能构建多姿多彩的课堂,让数学变得鲜活,让学生爱上数学.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引入”是一堂课的开始,要创设富有新意的情境,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睛和耳朵.好的课堂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好的课堂引入,能使学生在上课的一开始就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带着对问题的浓厚兴趣进入新课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改下,课堂引入成为众多教育者关注的焦点。课堂引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引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快速地进入课堂,还能起到建立前后知识联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和自主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变得能思维、会思维和善于思维,从而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9.
正语言是一种载体,也是学生思维物化的运用。儿童那不经意的话语折射出的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更是学生自我情感意识的显现。领悟儿童语言,就能体味学生的感受,彰显学生的思维活力,从而让课堂变成学生乐学的学场,让课堂贴近学生的思维前行,让教学变得灵动张扬。领悟学生稚嫩的话语,感受那种充满直觉和奇异的思维之光,让学生能够自由地畅想,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尽情地绽放,让学生的思维能够放飞天空。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49):55-56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取决于他们对数学概念、数学问题理解的程度.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教学内容?如何培养学生的理解力?问题是通向理解之路,好的问题是数学知识体系的生长点,也是课堂教学的生长点,而问题变式正是生产好问题的"法宝".变式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呈现形式,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深刻地揭示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而且能使数学课堂变得丰富而又精彩,有效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好的课堂提问能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调节学生的思维活动,能使其成为让学生自己会学的点金术和引发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电子导学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充分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思维方式、情感态度等三维目标的掌握,以实例说明如何设计好的电子学案让课堂变得准确、有效、生动。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电子导学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充分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思维方式、情感态度等三维目标的掌握,以实例说明如何设计好的电子学案让课堂变得准确、有效、生动。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与教师互动合作的一个过程,是促进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思维启发的过程,尤其是语文教学,更能加强人与人心灵的共鸣。要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充满激情和活力,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情、趣、感、思,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本文拟在此谈几点让语文课堂变得活力四射的方法。一、创设氛围,激发情感教师要针对书本中的课文,在每堂课开始都先设置好一个引人入胜的课堂前奏,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以课堂内容的情感为基调,开篇引入一段充满激情的导语,使整个课堂氛围沉浸在即将授课的内容中。  相似文献   

15.
导学案是数学高效课堂的一种有效模式.在编制导学案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好"五导".导流程,让学生明确数学学习基本过程;导学法,让学生明白不同类型的教材内容的学习方法;导目标,让学生明确明晰课堂教学所要达成的终极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导练习,让学生能有效地巩固课堂所学习的知识,并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导思维,让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一直梦想着让我们的历史课堂变得快乐起来,教师能在课堂上找到轻松感、成就感,学生能在课堂上得到满足感、快乐感,那该多好啊!新的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开放式教学",正合吾意,但是,怎样才能让课堂变得快乐呢?  相似文献   

17.
课堂导语犹如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的金钥匙,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精彩的课堂导语,不仅可以让语文课堂变得生动多彩,更能最大限度地触发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优化课堂提问十分重要。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对小学美术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能提高课堂提"问"水平,开启学生心智,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如何上好一堂课是教学工作成败的关键,要把握学生的思维规律,循序渐进地将课堂引入高潮,让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到课堂中来,对每一过程都要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20.
刘传慧 《高教研究》2007,23(1):30-31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如何上好一堂课是教学工作成败的关键,要把握学生的思维规律,循序渐进地将课堂引入高潮,让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到课堂中来,对每一过程都要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