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联绵词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文章以《诗经》材料为例,阐述古代联综词的类型、成因、特征及发展趋势,指出重言是联绵词的最早形式,联绵词是口语化的原始实录。借助“义寄于纽”的规律,可以系统而准确地训释联绵词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联绵词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以《诗经》材料为例,阐述古代联绵词的类型、成因、特征及发展趋势,指出重言是联绵词的最早形式,联绵词是口语化的原始实录。借助“义寄于纽”的规律,可以系统而准确地训释联绵词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诗经》有不少联绵词,其用韵特点比较复杂.《诗经》中的联绵词与诗歌的韵律密不可分.韵律语境下的《诗经》联绵词押韵情况,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联绵词与诗歌押韵无关的情况;二是联绵词与诗歌押韵有关的情况;三是联绵词作为韵脚对诗歌韵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文对《诗经》双声联绵词和叠韵联绵词进行穷尽性考察。考察发现:“双音节单字有义”的联绵词占《诗经》双声联绵词的45%,而此类情况在《诗经》叠韵联绵词中仅占15.3%。其中,“双音节单字有义”的双声联绵词88.9%为“后字有义”;而此类的叠韵联绵词均为“前字有义”。从语法意义角度考察,《诗经》中所有名词性双声联绵词无植物、山水的名称,和名词性叠韵联绵词形成对立。叠韵联绵词都具有很强的描摹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语音结构,汉语中的联绵词可以分为双声联绵词、叠韵联绵词等,而《庄子》中存在着大量的联绵词。本文通过对《庄子》中的联绵词的研究,探讨了联绵词的分类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6.
王赞 《现代语文》2007,(12):32-33
联绵词,又称为联绵字或连语,是汉语词汇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类别.通常我们把联绵词定义为"由两个字联缀在一起不能分开来讲的双音节词"(<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把它归为单纯词的一种.联绵词在汉语里起源很早,在上古时代,词汇除了单音词以外,就是复合词和联绵词,不过联绵词所占的数量不是很多而已.联绵词的名称始见于宋代张有所著的<复古编>.  相似文献   

7.
《汉语联绵词词典》从理论的角度对汉语联绵词作整理和阐释,较为全面地反映古汉语联绵词概貌,体现当代联绵词研究的最高水平。但该书仍存在三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是收词上不当收释外来词和已被确认为不是联绵词的合成词;二是释义上存在误释字形、释音有误、释义缺漏、释义重复、义项排列有误、主副条沟通有误、主副条未作沟通等问题;三是体例上部分词条用错字体、义项序号有误、标点误用或缺漏、副条标注与主条重复或副条信息重复、排版不规范等。《汉语联绵词词典》不足之处的研究有助于联绵词的研究和对该词典的修订。  相似文献   

8.
联绵词的单音节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而单音节化的检验标准是必须确保单音节化后的词义在联绵词之前没有出现或者与单音节本身的词义没有直接引申关系。依此考察《〈庄子·内篇〉联绵词的单音节化》中的单音词,就会发现很多单音词的意义并非由联绵词单音节化而来。  相似文献   

9.
联绵词的古今内涵变化导致"鸳鸯"一词性质的归属不清。厘清"鸳鸯"是否是联绵词可进一步探源联绵词古今内涵演变的历史原因,进而确定现代汉语联绵词的判定标准。梳理《说文解字》以来的权威辞书对"鸳鸯"的注音状况,可把握"鸳鸯"自汉代以来的语音演变,得出"鸳鸯"是双声联绵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由《说文》新附字构成的联绵词有别于自先秦流传而来的联绵词,本文主要对上下字均为新附字的24组联绵词进行考察分析,揭示这些联绵词在语音、语义、形体上的基本特点,反映隐藏其中的一些有关语言文字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说文解字》中联绵词进行了分析 ,研究《说文解字》中联绵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单音节词向复音节词的演变是联绵词构成的主要方式 ,了解许慎及汉代人对联绵词的认识 ,探寻部分联绵词语素结合的最初语法模式以及文字的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12.
信奉现代联绵字理论者多把其所谓"联绵词——双音单纯词"分为"双声联绵词""叠韵联绵词""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三类。本文以黄廖本《现代汉语》所举"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为例进行考察分析,发现它们都不是什么"联绵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其所以致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释名》中的"窭数"、"隆强"、"棳儒"等三个衍音联绵词的考释,提出了考释衍音联绵词的方法:通过字义或语源义的考释判断衍音联绵词,并初步确定其主要音节和衍生音节,然后再从音理上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说文解字>中联绵词进行了分析,研究<说文解字>中联绵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单音节词向复音节词的演变是联绵词构成的主要方式,了解许慎及汉代人对联绵词的认识,探寻部分联绵词语素结合的最初语法模式以及文字的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15.
联绵词也叫联绵字或连语、(?)语,它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是由两个字组成只包含一个词素的单纯词。联绵词的字只是标音的符号,形与义没有多大的关系,它可用不同的词形表示相同(或略有变化)的音节,书写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逶迤”就有八十多种写法,织成联绵词的两个字可以上下颠倒。这两个字除极少数为“浩荡”外,绝大部分都有双声叠韵的关系,或互为双声,或互为叠韵,个别的如“辗转”还互为双声叠韵。  相似文献   

16.
一、联绵词的特点联绵词也叫“联绵字”,又叫作“连绵字”,是指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虽然有两个音节,但词只具有一个词素,所以联绵词属于双音节的单纯词,不能分开来解释,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联绵词是单纯词,不能分开逐字释义。所谓联绵词,就是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联绵词是双音节语素,每个音节都不能单独表示与整体意义相关的意义,它的意义体现在两个单音节字的结合中。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绝不能分开来释义。所有联绵词,无一例外。有的联绵词拆开后,虽然其中一个字或两个字都能单独…  相似文献   

17.
联绵词的判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绵词是在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双音节单词素词。由于联绵词由两个音节构成,所以很容易和汉语中大量存在的双音节复合词发生混淆。文章针对这个问题,从联绵词的语音、语义和字形三个要素出发,找出三个方面与双音节复合词的不同特征。根据这些联绵词的区别性特征去判定联绵词,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联绵词的判定问题。  相似文献   

18.
联绵词造词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词本位出发,重新对联绵词进行探源,就会发现联绵词也有其造词理据,特别是原生造词阶段的联绵词.汉字未造之先,当有大量的复音词,包括联绵词.造字之后,可能有些联绵词会隐藏在一个字形里,和单音节词一起成为汉语的基本词汇.到了派生造词阶段,原生造词阶段的联绵词也会派生造出若干个联绵词;或者由原生造词阶段的单音节词通过重复的形式派生出叠音词,再由叠音词派生出联绵词.合成造词阶段虽说主要是合成词造词的方法,但也有不少联绵词的源词是由合成词在历史的演进中蜕变而成的.  相似文献   

19.
联绵词是汉语中独有的特殊部类。由于其貌似现代汉语中的其他双音节词,成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困点。教学中,基于现代联绵词的内涵,从现代联绵词的语义、语音和字形三个要素出发,并与其他双音节词展开辨析,即可归结出判定现代联绵词的有效方要。  相似文献   

20.
联绵词是古汉语所特有的。有的教师把“沙发”、“咖啡”、“坦克”、“马达”等也说成是联绵词,那是不对的,因为这些音译的外来词不属于联绵词的范畴。联绵词属于双音节单纯词,也叫“连绵词”,古人称之为“联绵字”、“连绵字”、“联语”、“连语”。构成联绵词的两个音节(字)之间的关系,有的是双声(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