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动协调层次及属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运动协调内在机制相对复杂,其本质属性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以认知发展的观点将运动协调分为本能运动协调、感知运动协调和操作运动协调三个层次,竞技运动协调归属于专业操作运动协调,并论证了运动协调具有技能的属性。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女子铁饼运动员掷铁饼动作中主要肌肉肌电信号进行采集,采用非负矩阵分解方法对其进行非负分解与降维,获得Bernstein运动协调理论体系下的运动协调结构体及其活动程度概念的量化指标,并且从它们与运动成绩间的关系中探讨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神经-肌肉”协调能力的特征。研究显示,掷铁饼动作中,肌肉的活动主要受到4种贡献率各异的运动协调结构体支配,它们的构成与活动方式有所差异,具备实现该动作中重要运动任务的功能。优秀女子运动员“神经-肌肉”协调能力特征表现为,部分运动协调结构体较高的活动强度或适宜的活动时机,它们通过作用于人体扭紧姿态以及最后用力等重要任务,实现效果对掷铁饼动作运动成绩产生影响。基于Bernstein运动协调观的“神经-肌肉”协调能力诊断与评价具有鲜明特点以及可行性,值得在专项技术训练以及重大赛事科研攻关服务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乒乓球运动作为一项普及度较高的运动项目,被广泛地应用于学校、社区等场所的体育教育中。本文研究了乒乓球运动对个体运动技能和协调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实例分析了乒乓球对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研究发现,乒乓球作为一项全身性的运动项目,可以有效提高个体的手眼协调能力、反应速度和运动技能。通过长期的乒乓球训练,个体不仅可以培养出稳定的击球技巧,还能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因此,乒乓球运动在个体的身体发展和运动能力提升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1999-2009年我国人体运动协调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阳 《贵州体育科技》2010,(1):50-53,5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的方法,通过对近十年(1999--2009)我国体育专业期刊、会议等发表文章的调研,从四个方面(运动协调基本问题、测量与评价、协调能力发展研究、协调能力训练方法和手段研究)客观分析目前我国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人体运动协调的研究还在初级阶段,研究的面与深度还很肤浅,运动协调基本问题还处于争论阶段,机制、属性、层次还没有定论,测评的完备体系依然没有建立。协调能力发展研究对象还主要是针对青少年,训练方法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实战性。指出运动协调今后发展应从多学科介入,研究方法多元化与系统化,并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全面的分析,努力借鉴国外成熟理论并不断创新,为人体运动协调以后的研究和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动作协调能力属性及其相关定义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从动作协调的运动学特征,生理心理学实质以及动作协调能力与运动技能的关系方面对人体动作协调能力的本质属性及其相关定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笔者认为,动作协调能力是运动个体生理特性和心理特性的综合体现。从概念上讲,协调能力是运动技能的下位概念。从包容关系上看,运动技能包含着协调能力因素,但从因果关系上看,协调能力是运动技能形成的条件。因此不能把协调能力与运动技能相互混淆,更不能把协调错误的理解为一般体能素质,因而建议使用“协调能力”这一概念更能反映动作协调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影像拍摄与解析方法,获得16例国内外优秀女子运动员掷铁饼动作的运动学参数,应用函数型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以及uncontrolled manifold方法从中识别针对掷铁饼动作4种运动任务的运动协调灵活性,进而揭示优秀掷铁饼运动员运动协调灵活性特征,实证当前的运动协调灵活性发展观,审视近来所推崇的运动变异性功能论。研究结果显示,(1)在掷铁饼动作全过程中,针对各运动任务时优秀女子运动员运动协调灵活性值均为正值,个别高达0.71;(2)在优秀女子运动员中,针对各运动任务时精英组在全过程中运动协调灵活性水平都高于普通组,个别差距高达0.5,这些差距在各运动阶段中的体现因运动任务不同而有所差异;(3)精英组较高的运动协调灵活性水平在腾空阶段中均源自其较高的功能性单位"有益"变异性,在第二单支撑或双支撑阶段中均源自其较低的功能性单位"有害"变异性。研究认为,针对掷铁饼动作重要运动任务的运动协调灵活性对优秀女子运动员该动作的实现及其水平的提升有促进作用,这主要源自对降低动作误差以及多任务最优化实现的需求。此外,当前的运动协调灵活性发展观并不完全适合于诠释优秀运动员群体体育专项技术动作中运动协调灵活性的发展表现。另外,从新视角支持运动变异性功能论,并诠释了其内涵。  相似文献   

7.
对运动协调两侧性迁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雏摄像法对运动协调两侧性迁移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首先证实了在运动协调中存在两侧性迁移现象,并从运动学特征上进一步证明了两侧性迁移是两侧各部位间特定协调关系的迁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研究原地掷标枪训练过程中人体肌电变化情况,旨在探讨人体运动协调形成过程中,肌肉用力的变化特征和规律。研究发现,运动训练可以改变某些肌肉在发力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初学者表现为躯干肌群i EMG和RMS值与优秀运动员差异显著,且训练前后差异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对运动协调归属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与运动水平、竞技能力密切相关。运动协调的内在机制相对复杂,在其归属问题上,还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在综述当前对“运动协调”归属划分的几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运动协调是一种具体的客观存在的观点。认为,协调性归属于身体素质范畴,协调性与灵敏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即协调性是灵敏性的基础,两者表现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在阐述了武术运动与身体协调能力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运动生理学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怎样利用武术运动来改善和提高身体协调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田径技术动作协调能力的特征及其分类模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径技术动作协调能力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通过对田径技术与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关系 ,田径技术动作协调能力的特征与分类模式的探讨 ,认为动作协调能力是运动技能的构成成分 ,田径技术动作协调能力具有体能—躯体复杂动作协调的特征 ,并对其进行了五种模式划分 ,为今后对少年儿童田径技术动作协调能力发展规律研究指标体系的设计 ,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沙滩排球扣球起跳动作协调性特征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动作协调性理论并以室内排球为对照 ,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沙滩排球扣球起跳阶段运动员的动作协调性进行了探讨。结果为 :沙滩排球扣球起跳阶段下肢髋 -膝 -踝运动链的运动基本上表现为同步性 ,而上肢 -躯干 -下肢运动链的运动则表现为顺序性 ;沙滩排球扣球起跳时肩关节发力过早影响了上、下肢动作的协调性 ;沙滩排球扣球起跳时人体两侧踝关节的非同步性导致了两侧自由下肢运动的非同步性 ,影响了扣球起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奥林匹克运动中运动员权利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新君 《体育科学》2007,27(8):62-65,F0003
在分析奥林匹克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对运动员的基本人权、身体健康权、公平竞争权、教育权及职业保障权、听证、申辩等权利救济的程序性权利进行阐述,并从奥林匹克运动的立法行为、裁判行为、经济与合同行为、金牌追求的异化行为等方面探讨奥林匹克实践中侵害运动员权利的现象,提出维护运动员权利、保障奥林匹克运营秩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尝试从基础理论层面着手,以动作记忆为切入点,通过再现法来探究动作操作的记忆进程以及动作操作的记忆特点,为运动技能的学习提供心理方面的理论支持,进一步为体育教学内容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竞走运动中,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发挥好坏取决于技术,因此我们在竞走训练中,柔韧性和协调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针对柔韧性和协调性的训练提出几点建议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看起运是飞碟的核心技术,而整体动作是保障核心技术发挥的关键之一,通过分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技术动作和整体动作,更好的提高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7.
着重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骨盆的运动形态以及对完成不同田径运动项目动作的特殊作用,给出骨盆运动的训练方法,为提高田径教学和运动训练效果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