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万麟  刘钦 《中国广播》2007,(12):18-19
在媒体的激烈竞争中,影响力是衡量一个媒体的重要价值标准。影响力既有赖于日常报道一点一滴的积累,也需要集中的展示和提升。对于媒体来说,重大的战役性报道无疑既是对影响力的一种检验,也是展示影响力的机会。所以,每遇重大战役性报道(尤其是重大成就和重大会议报道),各媒体都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以期在竞争中占得优势,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从媒体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新闻业务的重点和难点;从受众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面对突发事件,媒体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呢?也就是说,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报点”到底在哪里?应该让社会关注什么?又给受众提供些什么?  相似文献   

3.
爱心报道,或称爱心新闻,在本中并非仅指有关慈善事业的报道,而是指一切能够体现媒体关爱社会之情,激发受众爱心,弘扬仁爱精神的新闻报道。媒体上有关公益性事件、慈善活动以及各类爱心行动的新闻报道,均可称为爱心报道。媒体将人本主义精神灌注在新闻报道之中无疑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对爱心题材的广泛关注,使得贫弱孤寡在媒体的呼吁下得到救助,令许多善行义举通过媒体传播得到弘扬,凡此种种,既达到了通过新闻报道救弱扶贫,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和仁爱的目的,也生动体现出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为媒体树立起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4.
三秦都市报作为服务于市民的报纸,在社会新闻的报道中,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实现社会新闻报道多元化,服务于市民生活,有效地抵制了低俗之风,使其社会新闻报道在西安媒体中独树一帜,他们报道的社会新闻,有的引起全国媒体的关注,有的被中央媒体和门户网站转载,有的受到省委宣传部领导好评,有的赢得了读者广泛的赞誉。  相似文献   

5.
俱孟军在《中国记者》第6期上撰文指出,“天有不测风云”。古往今来,人们不曾预料的事件从未停止过。人类社会发展越快,突发事件越加频繁。及时、准确、全面报道突发事件,不仅是媒体传播新闻之责,也是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一个媒体,对广受关注的突发事件迟缓报道,甚至默不作声,是对历史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重大突发事件,既是媒体的报道重点,也是报道的难点。突发事件报道,大都是严肃而沉重的话题,来不得轻松潇洒,更不能随心所欲。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有利于事,应当始终贯穿于报道之中。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既是新闻行…  相似文献   

6.
在融媒体时代下,大量新媒体快速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存融合,广播媒体要想在众多媒体中占据有利地位,有效提升自身公信力与权威性,就必须发挥广播深度报道优势,通过移动收听、形象说理以及声情并茂优势在众多媒体中占据一席之地,向社会大众带来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的广播报道。本文对融媒体时代广播报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融媒体时代下广播如何做好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7.
赵士林 《新闻界》2004,(4):58-59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进入了新一轮的危机高发期。危饥报道是现代社会中国媒体的一个重要课题,2003年发生的SARS危饥使中国媒体危机报道的许多传统观念受到挑战,正确认识媒体危机报道的功能是中国媒体危机报道改革进一步深化首先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重大主题报道是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具有社会动员和主动协同的功能,可以提高宣传影响力和助力社会治理。融媒体时代下,重大主题报道有必要加强媒体联动,充分发挥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优势,使重大主题报道“更鲜、更活”。本文主要介绍重大主题报道和融媒体时代下媒体联动报道的必要性,并结合国内新闻报道实践提出重大主题报道中媒体联动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9.
陆辉 《新闻通讯》2009,(8):32-33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近年来,随着中央和各级政府明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民生新闻成了众多媒体尤其是晚报、都市报报道的一大热点,成为媒体间竞争制胜、吸引受众的法宝。从深层意义上讲,重视民生新闻的报道,体现了媒体的民本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0.
热点报道是重大事件,社会矛盾,焦点问题在媒体中的集中反映,随着媒体对社会关注程度的增强,热点报道因其所特有的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引起的受众广泛兴趣,使之成为媒体报道中突出的视点和亮点,同时,热点问题又往往是社会的焦点,难点问题,媒体在对此进行报道时又存在着诸多困难,如报道从何处入手,如何进行积极而有效的引导,选择什么样的引导方式,如何掌握分寸,注意节奏,把握好“度”等等,前不久,《菏泽日报》在对学生课业负担这一热点问题的报道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一些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报道以往多为“单兵作战”,即一家媒体关注,投入很大的报道力量,但结果未必理想。甚至有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是这家媒体报道完,不见改进,过一段时间,另一家媒体又进行重复的舆论监督,但仍不见问题的解决。2005年9月,以《南方都市报》和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为主的广州媒体对广州火车站“背包党”事件的报道,以媒体联动的方式进行舆论监督报道,使得广州火车站社会治安问题这一顽疾得到社会的空前关注,中央电视台也介入这次报道。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的成功合作,  相似文献   

12.
经济报道历来是媒体宣传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新闻采写的难点。相比其他媒体,线性传播和声音稍纵即逝的广播,似乎更难驾驭经济报道。广播的经济报道却往往处在领导,媒体、听众三方面都不甚满意的状况,程式化、枯燥乏味.浅显生硬、千篇一律的经济报道仍占相当比重。经济报道缺乏鲜活性、生动性和可听性的问题,已成为广播  相似文献   

13.
媒体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受新闻价值、媒体社会责任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儿童伤害案"和"灭门案"等恶性伤害事件的报道上,对报道与否的争论反映了新闻理论在实践中的矛盾与模棱两可。新闻专业主义体系、强调对新闻自由的尊重的自由至上主义新闻理论和突出媒体责任的"社会责任论"对媒体的性质、功能和责任进行了表述,但却没有也无法为所有新闻事件确定具体的报道标准。在缺乏实证研究以证明报道比不报道更影响媒体社会责任的履行的情况之下,笔者强调媒体对此类事件进行报道的意义,并指出理论困境的解决无法一劳永逸,客观、智慧的报道是媒体规避社会责任风险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由美国华尔街引发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中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面对如此凶猛的全球性危机,媒体如何发挥特殊的舆论干预功能,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从这场危机初期国内媒体的报道为切入点,总结和反思媒体的种种现象及三个特征,提出危机报道的五项应对思路与创新策略,对我们研究危机报道这种特殊形态,以及提升媒体影响力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典型人物报道,历来是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报道重点之一,主流媒体能否唱响时代主旋律,关键就看其能否将符合时代发展特征、体现社会进步要求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新闻题材做精做好,从而用积极向上的时代主流思想影响社会,凝聚群众,引领舆论。典型人物报道成功与否是对一个媒体能否担当起唱响时代主旋律重任的检验。今年广播电视的典型人物报道在克服以往  相似文献   

16.
在奥运来临之前.华文媒体的报道如何能够引发主流社会关注,必须有策略性的转变。要鼓励华文媒体用中性中立的第三种声音,实事求是地报道中国。中文媒体越中立.起到的正面效果就越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传媒主流媒体在融媒体背景下如何应对挑战,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方法】站在时代高度,聚焦社会焦点,采取平民视角,借势媒体融合,创新表达方式和手段。【结果】让主题报道“立”起来、“活”起来、“热”起来、“亮”起来、“燃”起来,不断做大做强。【结论】只有创新报道理念、呈现手段和方法,强化用户思维,才能增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央视关于去年夏天高温天气的报道集中反映了主流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理念和议程设置的改进,体现了作为大国强势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和其他媒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央视关于去年夏天高温天气的报道集中反映了主流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理念和议程设置的改进,体现了作为大国强势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和其他媒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孙愈中 《视听界》2007,(3):94-94
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活动,都会产生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一般媒体都会按照不同领域对记者作分线采访的安排,有的负责时政报道,有的负责工业报道或农业报道,有的负责文化新闻和社会新闻。记者分线采访有不少好处,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