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G20杭州峰会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近年来中国主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会议,为全球所瞩目。数千名海内外记者同时将镜头对准杭州,同场竞技如何取胜?本文以中新社G20杭州峰会报道为例,从实战角度探讨如何创新议题设置提升传播效果,如何“曲线救国”实现选题“变通落地”,如何兼顾会场内外、将静态新闻做“活”,以期为我国外宣媒体在国际新闻大战中,提升选题策划质量和落地效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安理会工作的15个理事国外交官都按各自国家的文官制度经常轮换, 但大家一回生、两回熟,很快就犹如兄弟姐妹一般,无话不谈。我在安理会工作期间,始终保持我国外交官的“先进性”,注意与其他理事国的各级官兵“打成一片”。通过接触与观察,我发现各国外交官在衣食住行方面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常言道:“礼轻人义重”。赠送礼品,不是为了满足对方的欲望,也不是显示自己的富有,而是为了表示对别人的感谢。但是,我发现“送礼”这个词一到了安理会,就另有一番说法了。送礼——来者不拒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送礼之风也刮进了安理会!我在安理会工作期间,发现“送礼”似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每届安理会主席几乎都会在  相似文献   

4.
安理会是联合国内重要的政治机构,其工作具有“高度、深度和浓度”。凡在安理会内工作过的人, 都有一种明显的感觉,那就是安理会的许多事情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一切都是跟着时代的脉搏而动的。  相似文献   

5.
黄鸣 《职业圈》2008,(13):91-91
公司最近召开了一个评审会,议题是可再生能源中心的园林规划。在会上,几位专家的方案为我们打开了一些新思路,正当大家聚精会神地听专家讲解方案时,几位年轻的员工一会出去一会进来。我发现他们几个状态不对头,注意力不集中,而且他们的进进出出也干扰了其他参会人员的注意力。我对他们的这种“会场的随便”非常反感,当时就批评了他们,并为此事向专家们赔礼道歉。  相似文献   

6.
多边外交有许多可以玩耍的平 台,其中玩“文字游戏”是最逗人的, 但也最烦人。 我在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期 间,几乎天天都需要参加磋商安理会 的各类决议草案、主席声明稿和其他 文件。外交无小事。每次,我都是“奉 命”与其他国家的同行玩几把“文字 游戏”,乐此不疲,并在这个过程中体 验到了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7.
在联合国多边领域工作的各国外交官基本上是靠山吃山,靠水喝水,以开会为业。联合国现有四个主要会议中心,分别设在纽约、日内瓦、维也纳和内罗毕。据统计,联合国的会议有63%在纽约总部举行,29%在日内瓦举行,6%在维也纳举行,2%在内罗毕举行。各国外交官对他们自己的主要职责是非常清楚的,即会场就是阵地,必须坚守阵地。联合国的会议是不间断的,因此,往往需要整天在会议厅内“蹲坑”。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一定“坐功”的外交官是顶不下来的。联合国多边领域的各类会议五花八门,多如繁星。近年来,面对文山会海,联合国各机构也倡导“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对会议的各项安排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公司最近召开了一个评审会,议题是可再生能源中心的园林规划.在会上,几位专家的方案为我们打开了一些新思路,正当大家聚精会神地听专家讲解方案时,几位年轻的员工一会出去一会进来.我发现他们几个状态不对头,注意力不集中,而且他们的进进出出也干扰了其他参会人员的注意力.我对他们的这种"会场的随便"非常反感,当时就批评了他们,并为此事向专家们赔礼道歉.  相似文献   

9.
2007年11月24日的巴黎上空,一轮圆月高悬。 当时,我参加由德法日联合在法国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议题是“文化翻译的可能性”。在会议结束的当天,我应邀访问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大使近藤诚一先生的官邸。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一年一度的“两会”历来被中外媒体当作是捕捉中国未来政策走向的信息富矿。2006年3月3 日至3月14日的“两会”,更是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的记者来报道,其中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家新闻机构的400多名境外媒体记者,创下了“两会”报道史上记者人数最多的记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年“两会”的重要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专门的一个章节阐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温总理提到要下决心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并加重语气表示这是一个重大转变时,几秒钟内会场连续响起两次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1.
在联合国多边领域工作的各国外交官基本上是靠山吃山,靠水喝水.以开会为业。联合国现有四个主要会议中心,分别设在纽约、日内瓦、维也纳和内罗毕。据统计,联合国的会议有63%在纽约总部举行,29%在日内瓦举行,6%在维也纳举行,2%在内罗毕举行。 各国外交官对他们自己的主要职责是非常清楚的,即会场就是阵地,必须坚守阵地。联合国的会议是不间断的,因此,往往需要整天在会议厅内“蹲坑”。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一定“坐功”的外交官是顶不下来的。 联合国多边领域的各类会议五花八门,多如繁星。近年来,面对山会海,联合国各机构也倡导“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对会议的各项安排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编按]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是个似乎熟悉,却又十分陌生的地方。少部分有机会到过纽约的国人,顶多也就是到联合国大厦参观一次,拍几张照片,立此存照。更多的人对联合国的了解都是来自媒体的报道,而媒体的报道给人的印象不外乎就是联合国机构臃肿庞大、会议繁多、效率低下、好事干不成几件、坏事也挡不住几起,而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不想方设法进入联合国,能当上安理会成员则更是大家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安南的安理会改革方案不久前掀起的一场世界性的轩然大波,至今,仍在人们耳边回荡。联合国到底为什么如此这般?其魅力或说魔力何在?这部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外交机器如何运行?  相似文献   

13.
“成人节”是年满20岁的日本青年男女的节日。小伙子们有的穿着日本传统服装,有的是西服革履,个个显得精神饱满;姑娘们大多身着五颜六色的和服,婀娜多姿又温良贤淑。许多人提前到会,或是先进场等候,或三五成群地在场外轻谈。待开会铃声一响,在场外的人便都秩序井然地步人会场。在仪式上,有长辈们充满殷切期望的话,有青年代表发言感谢父母及学校、社会的养育之恩和培育之情以及今后如何报答的誓言……会场气氛严肃而热烈,人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热”韩国与中国的时间差是一小时。早晨,我吃点东西,便匆匆和通化团的同志们一起往会场走去。会场设在汉城购物中心的一所大厦内。吉林省经济技术合作展洽会,展厅每天洽谈生意的、参观的人  相似文献   

15.
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2008年“两会”报道的主要选题集中体现在特别节目《民声与民意》中。这是一档以“两会”议题为由头,观察、解读、分析、评论中国热点问题的日播节目。从节目风格上来说,《民声与民意》以夹叙夹议的形式,追求有的放矢的传播效果。从内容上来讲,主持人每天围绕一两个主题开展访谈,并穿插记者在会场采制的动态消息和新闻特写。  相似文献   

16.
张阳光 《职业圈》2006,(7):38-39
鲜花是人们表达心意的钟爱礼物,但它也有缺点——保鲜期短,几天就会凋谢,况且在展露个性的年代,大家千篇一律地送玫瑰、百合也缺乏新意。如果有一种永不凋零的花,还能吃出好心情,是否对你更具诱惑力?一位技校毕业的女孩大胆与美国发明者“叫板”,创造出国内第一束艳丽妩媚的糖果花,并从中“玩”出了百万身价。  相似文献   

17.
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会议在中国杭州举办。峰会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此次会议是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近年来中国主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会议。峰会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中国主张、中国声音得到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8.
刚刚过去的2009年,如果被称为是中国的“智库年”,似乎也不为过。从年初开始,被中央政府钦点成立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汇政、商、学三界,强势重磅登场。接下来的“全球智库峰会”,又几乎云集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的“智囊团”、“思想库”、“政府外脑”、“影子内阁”,讨论的焦点议题又是炙手可热的世界金融危机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9.
每年的“两会”都是海内外媒体密切关注的大事。“两会”议题均关乎国计民生,信息量大,富有新闻价值。但在“两会”报道中,《中国日报》既要面临国内同行的竞争,也要与境外媒体竞争;既要面临同类媒体的竞争,也要与异质媒体竞争,这就对我们的“两会”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引言:联合国是个似乎熟悉,却又十分陌生的地方。少部分有机会到过 纽约的国人,顶多也就是到联合国大厦参观一次,拍几张照片,立此存照。更 多的人对联合国的了解都是来自媒体的报道.而媒体的报道给人的印象不外乎 就是联合国机构臃肿庞大、会议繁多、效率低下、好事干不成几件、坏事也挡 不住几起.而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不想方设法进入联合国,能当上安理会成员 则更是大家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安南的安理会改革方案不久前掀起的一场世界 性的轩然大波.至今,仍在人们耳边回荡。联合国到底为什么如此这般?其魅 力或者说魔力何在?这部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外交机器如何运行? 本刊特别约请长期跟联合国打交道的外交官陈伟雄带领读者进行一次 "联合国纸上游"。大家会发现,陈伟雄是一位出色的导游,他的讲述就像是在有滋有味地慢慢剥开一个橘 子,又像是缓缓展开一幅美丽的画卷;他带你从正门进去参观富丽堂皇的大厅,更难得的是他领你去欣赏 小巷背后的民风;他让那些鲜为人知的有趣的故事跃然纸上;他让各国外交官那些各具特色的表情栩栩如 生。他的介绍内容丰富.文笔犀利风趣.语言诙谐幽默。在世界上大家都离不开联合国的今天.欢迎读者 与我们一起进行一次难忘的旅行。 --黄友义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