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文化视野下的学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会带来了新型的文化样式和文化消费方式,这种文化可以被称为“数字式文化”[1],即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根本特征是数字化,它是人、信息、文化三位一体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网络时代的产物,同时,社会的信息化与数字化也为网络文化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本文拟从网络文化的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生存方式都变成了数字化方式。网络社会成为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然而这一新的信息交流平台作用日益重要,为社会学研究领域带来了新问题并成为社会学理论的新分支。本文根据以往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来介绍网络亲社会行为并探讨网络亲社会行为区别于现实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加速了人类迈向信息社会的步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以数字化为支柱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后,逐渐形成了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数字化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4.
网络学习情境是由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支持的数字化学习空间和学习环境,网络技术的产生不仅为人类学习带来便利,更为重要的是它创造一种与人类传统学习不同的新学习情境;学习资源的开放化,使学习将由传统的较为静态、封闭、稳定的组织转化为一个动态的社会认知网络平台。在这特殊的学习情境下,对成人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上必然与传统学习情中的相关培养策略存有差异。以真实世界的问题组织学习、构建成人网络学习共同体、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网络评价体系等是培养成人终身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作为网络时代的教师,如何更新观念迎接现代人类学习"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两大挑战,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以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新浪博客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博客"学习平台建设为例,探索如何利用新浪博客、播客、相册和微博等网络功能,整合网络英语教育教学资源,为英语教师教育和教师培训创设进行自主交互式学习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并讨论了基于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英语教师专业博客学习平台构建的思路、技术实现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进一步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1994年正式开通了与Internet的专线连接以来,网络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上网同样也成为在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有的大学生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在他们身上也引发诸多道德问题,青年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大大凸现,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对高校传统德育内容和方式提出严峻挑战。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网络道德是人、信息、道德三位一体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不仅为现代人开辟出全新的道德生态空间,而且日益渗入社会公共领域与人们的日常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人类全面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信息化是当今人类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各项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以对沈阳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中小学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调查为基础,对这些地区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情况进行分析,深入剖析了中小学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中小学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生态主义给网络学习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网络学习系统的生态因子群包含物质基础环境、信息资源环境、社会环境、网络学习信息的生产者、网络学习信息的消费者、网络学习信息的分解者等。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的特点有:网络化的交往、系统的自组织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人际沟通的虚拟化和延伸化、开放性等。网络学习的生态危机实质是人与网络学习信息矛盾的激化。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网络学习的生态调和。  相似文献   

9.
网络技术的产生,给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也给人类带来巨大挑战.在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共享、参与全世界的信息资源,同样网络也会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重要工具.青年人处于思想观念确立的关键时期,影响首当其冲,给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挑战.如何适应网络时代,培养"四有新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深化认识,提高自己,创造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传媒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后现代的网络传播时代。后现代主义为网络文化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也使网络人际传播打上了后现代化的印迹。后现代主义在网络社会中处处能够找到鲜活的生存场景。网络人际传播的后现代化具有:网络在不断消解权威话语,人们开始追求网上"不受限制的自我",人们"宁信机,不信人",人际关系冷漠以及人们逐渐成为了"数字化的人"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浅谈数字化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信息技术将人类社会由传统的工业化时代推向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社会海量的信息以数字形式表征,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新技术不断涌现。作为培养社会生产者的教育活动也被注入了信息化的元素。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网络使远程开放教学成为可能,满足了学习者非时空自主化学习需求。传统教学与学习活动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趋向数字化,产生了数字化学习。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云+网+端”一体化的网络学习空间是继“教学媒体、网络课程、虚拟学习社区”概念之后,数字化学习资源/环境的第四次创新,正在成为人类学习的新基础设施和重构教育体系与学习生态的强大动力,在支持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潜力和价值。文章从基于创造的学习模式概念分析入手,对网络学习空间下基于创造的学习模式的核心要素、结构以及活动设计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以案例的方式对网络学习空间下基于创造的学习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探讨、研究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中,必然会涉及现代教育理念、学习理念、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教育技术等理论与实践问题。而"数字化"作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作为现代信息、网络和媒体的技术支撑,自然就成为建设数字化学习社区首先要厘清并认知的问题。本文对数字化、数字化生存和数字化学习的概念与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研究,以期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搞好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4.
学生和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被重点关注。首先阐述了数字时代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及发展策略。数字素养不仅包括基本的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信息与数据素养、数字安全和数字伦理素养等,也包括数字时代信息化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还包括在网络社会成长过程中“虚实分离的我”实现统一自我认同的意识和能力。人类学习将迈向泛在学习新生态,“人机结合”将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方式。为了支持学生数字素养的全面发展及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其次讨论了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内涵及发展策略。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体现在数字技术融入教学的意识、素养、能力和研究。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提出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高等院校、教师自身等方面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伦理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产生了许多分支学科,生态伦理学就是伦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伦理学两种截然对立的发展观念,而人类中心主义又经历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人类中心主义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其分别代表了"以人为重""人物并重"和"非人为本"的价值选择。对三种理论的辨析可以更加深刻地揭示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追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6.
行动者网络理论将科学视为人类和非人类相互作用的场域,立论于"行动者"转译"网络"等核心概念,对成人日常生活学习的内涵理解、空间生成、发生机理等理论的探讨提供了开放的视野.根据这一理论,日常生活学习的参与者是作为主动的人、他人、物理实体、观念、技术等因素转译后的聚合体;学习空间是脚本明确、问题界定、兴趣激发、简化和并置等环节动态生成的无缝网络;学习过程是基于瞬间转译和持续磋商的关系型交互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互联网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震荡的影响。同样它对教育也产生影响,对此人们评价各异,褒贬不一。比如,对于学生接触网络的现象,有人认为这是素质教育应该提倡的,并将其视为"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而相当多的人则认为这种现象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而且网络上不健康的信息将有害于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网络文化做为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的重要特征,已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社会的进程和人类的未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目前互联网已大规模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并影响着社会方方面面。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扩大,21世纪的中国将进入网络社会,高等院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随着网络信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上网的大学生正在不断扩大。据对我校学生统计,上网人数约占学生总数80%,"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都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何在"网络时代"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叶赛楠 《江西教育》2012,(34):25-26,30
人类社会正在大踏步地走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在我国逐渐普及和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与世界同步发展和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空间,对大学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学生作为"数字化生存"的最先体验者之一,其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也已深深地受到了  相似文献   

20.
面向终身学习:信息素养的内涵、演进与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核心。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是信息社会的灯塔。在数字化学习时代,信息素养是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也是一个人学会学习的主要标识。近40年来,国内外对信息素养的内涵、意义和标准进行了持续的研究。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信息素养的内涵、意义和构成,回溯了信息素养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标准。在综合诸多信息素养标准的基础上,针对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求,提出了信息素养的十大标准,以期为学习者提升信息素养或学习能力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参照。文章认为,在终身学习时代,学习型社会不仅是一个"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社会,更是一个"个个善学"的社会。只有引领和促进学习者掌握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的学习能力,学习者才有"善学"的基础和可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和发展才有最根本的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