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深一度》是一档互动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从介入理论角度、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探讨互动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的话语策略是一种新的尝试。在大众传播语境下,主持人与场外受众互动的介入策略主要有以问句式引发资源引导网友发表评论策略和以强调资源凸显态度策略;在人际传播语境下,主持人与现场嘉宾等人互动的介入策略主要有以摘引资源拓展评论空间策略、以对立资源转换话题策略和以一致资源衔接对话策略。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新闻的旗帜和灵魂。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应当根据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坚持已经形成的基本特色,把握重大主题,关注民生话题,发出舆论监督的声音,报道突发事件,主动参与、增强节目现场感、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强化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地位、拓展评论话题等方面进行开拓。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电视新闻评论未来发展的走向,电视评论节目的形式与题材将不断细化的趋势,电视评论主持人能力素质发展的取向,以及评论的双向互动趋势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浅议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质量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的素质与节目的质量和节目的收视率有着直接的关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素质:思想素质是前提,知识素质是基础,专业素质是保证.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电视媒体的骨干节目,在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舆论效果的因素,包括节目的选题、节目的立论、节目的论述、节目的追踪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媒体已迈入了大发展的新时期.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新闻评论模式,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由报道时代走向评论时代.本文通过分析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形式及特点,针对其创新发展策略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有效推进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发展,使其在传媒市场中赢得更多的受众,为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公信力打好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邵智  李玉杰 《考试周刊》2013,(26):20-21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因其针砭时弊、观点鲜明、说理透彻而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本文分析了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现阶段如何做好此类节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的直接引语对于传递者的观点具有重要意义,它传递了传者与受众及原话语发出者之间的关系.电视新闻评论语篇中的直接引语通过蕴涵传者的价值判断实现语篇的人际功能.本文以央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焦点访谈>为语料,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语篇直接引语的人际意义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新闻评论这种电视新文体的变化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从中看出,当今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更多地体现出了电视工作者对电视本性的认识、把握与回归。同时本文在分析电视新闻评论的正功能后,特别指出了它的负功能,使人们对异军突起于荧屏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近几年来整体质量不高,尤其是省级卫视的新闻评论节目发展缓慢。广电总局“限娱令”的颁布成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的发展契机,也成为摆在省级卫视新闻媒体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挑战。鉴于此,本文全方位把脉中国内地省级卫视的新闻评论节目,从媒介生态环境到发展现状中呈现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省级卫视的新闻评论节目提供发展思路,并对当前新闻评论节目的争议性话题提出见解,同时对节目未来发展过程中*-T~g出现的问题发出预警,以期对实践工作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使省级卫视新闻评论节目走出困局。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电视新闻节目进行媒介融合的必然趋势,以及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实质影响。进一步指出了电视新闻节目应对媒介融合的方法,即节目直播常态化、提高信息整合能力、强化互动和增加耐看性。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评论影响力是衡量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社会效应的重要指标。其中,收视率是影响力的外化与显在形式,公信力、思辨力、感染力是决定影响力的内在因素。要解决目前电视新闻评论影响力不足的问题,必须坚持正确导向和“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区分目标受众的层次性,打造评论品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电视媒体尝试深度挖掘事件的一种新的节目形式。它在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节目形式年轻,但却有电视节目“旗帜”的称号。发挥电视媒体的特长,挖掘节目的深度和新意,要从论点、论据、论证这构成新闻评论节目的三要素入手,即做到:论点单一化;论据形象化;论证故事化。  相似文献   

14.
宋卓 《华章》2011,(17)
评论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承担着舆论引导、舆论监督的重任,关乎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在我国,各地市现存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往往只停留在新闻专题或深度报道上,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对新时期电视新闻的发展策略进行了重新审视,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发挥电视新闻的舆论监督管理作用,为促进广电事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丹 《华章》2013,(31)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新闻评论节目主要是一些评论者、评论集体或机构对当前社会中发生的事件、问题及社会现象进行评论及发表自己的见解类节目。这类节目是电视台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电视台整体实力的体现。本文分别从新闻评论节目的创新性、新闻性、人的作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在电视新闻评论中坚持“实名制”可以使舆论监督落到实处,并能加大整顿社会歪风邪气、伸张正义的力度,使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深入人心。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实名制”这种信息公开的报道方式会牵涉到一部分人、团体甚至是国家职能部门方方面面的问题及利益,因此媒体及其工作人员在报道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形式的阻力,但是从国内外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来看,随着我国法制的完善和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在电视新闻评论报道中坚持“实名制”将逐渐成为新闻评论类报道节目最重要的基本特征之一,而电视作为强势媒体也必将在社会舆论监督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评论成为衡量媒体水准的主要标尺之一。电视新闻评论凭借电视媒体视听结合的直观性特点,以独特、多样的节目形式,对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重大问题和热点事件进行分析评论,是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媒介。有文化深度、有思想碰撞的电视新闻评论越来越受到追捧。如何做得更好、如何脱颖而出,值得电视新闻工作者思考。  相似文献   

18.
叶璐  徐宁 《巢湖学院学报》2005,7(4):126-130
新闻评论又称"言论".它的主要功能是要塑造和引导社会舆论,就是通过作者对新闻事实、新闻话题的分析,议论和说理来发表意见.主持人个性化评论在新闻评论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在地域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创新,尚须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主要靠画面和声音两大元素达到传播目的,其中声音占据主导地位,而节奏是声音传播的灵魂,可以让新闻传播更有效.电视新闻节目有消息类、访谈类及评论类等类别,节奏在各类新闻节目中有不同表现,电视新闻传播中的节奏不仅运用明显,而且呈综合性运用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主要靠画面和声音两大元素达到传播目的,其中声音占据主导地位,而节奏是声音传播的灵魂,可以让新闻传播更有效。电视新闻节目有消息类、访谈类及评论类等类别,节奏在各类新闻节目中有不同表现,电视新闻传播中的节奏不仅运用明显,而且呈综合性运用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