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治未病"理论最早见于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素问·四气调神论》和《中医基础理论》养生篇,其内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及瘥后防复三个方面;中医四诊即中医传统望、闻、问、切和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于医疗行业的中医辅助四诊诊疗仪器。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己的健康状况已从原来的"患病意识"转变为了"预防、健康意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于是引起了"养生热"、"体检热",于是体检在大潮流下应运而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越发起到关键作用的一项医疗服务,而中医健康体检立足于中医"治未病"理念,以中医体检服务团队为基础,用中医传统四诊技术为依托,并结合了现代科学信息技术,遵循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原则,从整体、动态、个性化和平衡的角度来对人体的体质、状态进行实时掌握,具有符合中医诊疗原则的突出优势。本课题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在健康医疗、人工智能大环境下,探讨中医四诊对中医体检带来的优势、意义,结合多学科交叉、现代信息技术、机器学习等实现收集数据的客观化、标准化、量化标准,制定安全、高效、可操作、可推广的中医体检服务体系,为科研研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中心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体现"治未病"的理念.目前将体质分为9类,其中平和质是健康体质,其余8种为偏颇体质,即亚健康状况.中医体质辨识不仅是体检人群亚健康状态早期发现和防治的重要手段,而且在慢性病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将亚健康人群的体质类型登记并追踪管理,制定相应的饮食调理、生活方式、运动、药物治疗一系列方案,将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丰富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体现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1,(2)
中医药所秉持的"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有病防变,病后调理"的理念在国家"大健康"战略的实施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对中医药在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并在相关的政策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其中,在国家卫生部及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文件中就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我国自启动中医药"治未病"健康的工程己有十余年,中医药社区健康管理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黄琼娇  李洪波 《大众科技》2021,23(8):81-83,139
随着人们自我健康管理理念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关注预防医学,关注自身健康发展.中医文化渊源流长,其"治未病"的思想更是贯穿始终.基于足太阳膀胱经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浅谈该条经络和治未病之间的潜在关系和应用,通过调节经络达到运行气血,使人体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达到"上工治未病"的标准,为治未病从足太阳膀胱经出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杨亚龙 《大众科技》2022,(3):114-1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人群的生活节奏逐渐快速化,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的生理、心理压力增大,从而导致心理障碍性疾病发生率逐年攀升.心理障碍性疾病在中医属于情志病范畴,而中医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因此探讨"治未病"思想在情志病中的应用,对于防止情志病的发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也与打造"健康中国"的理念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黄娜  蓝娇娜 《大众科技》2016,(11):59-60
脾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疾患,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在疾病医学逐渐向健康医学转变的今天,人们的健康观念也随之改变,日益重视生活质量和养生保健,调理脾胃治未病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就"治未病"思想在中医脾胃病调理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罗奇  唐晓菊  唐正中 《大众科技》2014,(10):135-136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常见病,非手术治疗方法很多,治疗效果各异。文章综述了对各种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及疗效。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有两大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这就强调了中医是从整体上把握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并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是我国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理论指导和宝贵的资源。根据医疗体制改革政策以及国家十三五医疗规划的指导,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基础,从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病后康复,恢复健康,这四个关键点进行探索研究,力求进一步完善我国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实现2020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9.
"治未病"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健康养生医学思想,对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健康养生越来越被重视,"治未病"理念是健康养生文化的灵魂,在治未病"理念指导下探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对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思想,从完善政策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群众对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多方位认识、培养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人才队伍、开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传承创新等方面论述如何进行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戎基  秦晓君  温广浩 《大众科技》2022,24(1):111-114,9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骨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严重困扰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影响身心健康.牵引疗法效果显著,是目前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重要疗法.文章就腰椎牵引的操作要点、作用机制、中医联合疗法、不良反应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今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由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称为肝硬化。对于该病的防治来说,现代医学的发展尚未足够成熟。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可见运用健脾法治疗该病是"治未病"思想的最好体现,笔者系统回顾了健脾法在近几年治疗肝硬化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健脾法在该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属于中医的“痹症”、“腰痛”范畴,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04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山东中医药大学骨伤系曹贻训教授经验方“腰康宁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68例,男46例,女22例。年龄17-58岁,平均  相似文献   

13.
《内经》乃中医理论之渊博,临证疗疾之津梁。为医者莫不将此书奉为圭臬,遵为准绳。它在精辟论述人的生理、病理、诊法等的同时,也科学地阐明了基本治疗思想。“治未病”是其基本治疗思想之一。 《内经倡导的“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未病先防,就是强调人们平时注重养生之道,确保身体健康。如调摄精神,做到“恬澹虚无”、“精神内守”、“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  相似文献   

14.
CT诊断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晟 《科协论坛》2008,(4):44-4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随着CT、MRI等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水平显著提高.有的医师认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与CT等影像诊断相比,检体诊断已显得不太重要.面对大量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下腰椎手术失败率、手术并发症的上升趋势,我们必须明确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诊断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20~50岁之间的青壮年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重视,对本病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临床上多数学者仍倾向于以保守治疗为主,而中医具有独到优势.运用理筋手法、针刺疗法、药物外敷等治疗手段,同时进行自主牵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治愈32例,好转51例,无效2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Extreme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 ELLDH)的医治措施有很多,由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较严重,保守医治改善效果不明显,绝大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以往此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类型以开放性为主,随着微创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相关器械的不断研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我们主要从手术切口范围、椎体节段数量、是否为自然间隙方面,区分是否为腰椎微创手术。社会的人文心理也渐渐地接受微创理念,人们对微创技术的认可,更加推动了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的发展。脊柱微创治疗是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新趋势。  相似文献   

17.
会讯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20~50岁之间的青壮年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重视,对本病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临床上多数学者仍倾向于以保守治疗为主、而中医具有独到优势。运用理筋手法、针剌疗法.药物外敷等治疗手段,同时进行自主牵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治愈52例,好转51例,无效2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将防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中益气汤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疗程均为1个月,随诊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补中益气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临床腰腿痛病因研究最多的疾病,经皮椎间孔镜作为微创技术中的内窥镜辅助技术,最初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且在国内外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文章通过检索近5年的文献对该技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讲述该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入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组患者予温针灸治疗干预,对照组患者予保守治疗,经过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率为60.0%,经统计检验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优于其他保守治疗手段,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在护理方面以防止烫伤为主,积极开展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将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