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均设有“思考·练习”。讲读课文后一般有4至5个题目,阅读课文后一般有3个题目。题目的内容包括侧重理解课文内容的思考题和进行语文文字训练的练习题。“思考·练习”充分体现语文训练的意图,是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思考·练习”,安排在每篇课文之后,体现语文训练的意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凭借.因此,语文教学应当充分发挥“思考·练习”的重要作用,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3.
潘林 《四川教育》2000,(2):42-43
“思考&;#183;练习”,安排在每篇课文之后,体现语文训练的意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凭借。因此,语文教学应当充分发挥“思考&;#183;练习”的重要作用,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行能力。  相似文献   

4.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都没有“思考·练习”。这些题目的内空包括侧重理解课文内容的思考题目和进行语文文字训练的练习题。“思考·练习”充分体现语文训练的意图,是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的每篇课文后面都安排有“思考·练习”。“思考·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考题侧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练习题侧重语言文字训练,从整体上作分析,它具有下面一些功能。一、提示课文重点、难点有些课文重点及难点较为隐蔽,“思考·练...  相似文献   

6.
熊玉梅 《考试周刊》2013,(86):39-40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朗读训练,重视范读和领读,传授朗读的具体方法,介绍课文背景材料,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朗读。  相似文献   

7.
口语表达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一把重要尺子。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必须加强语文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一、复述课文。这种训练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是为了让学生把课文的内容变成自己的知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有重点地进行复述训练,这样,可以使学生把课文中的  相似文献   

8.
“思考·练习”安排在每篇课文之后,体现语文训练的意图,是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手段。 一、预习功能 预习,必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而“思考·练习”为学生在预习时打开思路,独立思考,提高预习的深度提供了很好的启发材料。如笔者依据《趵突泉》一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科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凭借的是语文教材,是课文。课文表达着一定的思想内涵,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教学中,理解课文的内容,指的是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与此同时,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所以,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内容,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呢? 一、巧设导语,创造情感教育的意境。导语,俗称“开场白”,是一堂课的“第一道工序”。一个好的导语设计,能使这堂课引人入胜,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导语也是创…  相似文献   

10.
杜朝晖 《辽宁教育》2001,(10):33-34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语教材,在每篇课文后面都安排了“思考、练习“,它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手段.它引导教和学的思路,与课前的“预习“共同反映出每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在钻研教材时,要把“思考、练习“中的要求纳入自己的备课内容之中,帮助自己理解教材,处理教材,确定教学重难点,并以此来反馈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跳水》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组教材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事物的联系”。进行《跳水》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句、段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人...  相似文献   

12.
《数星星的孩子》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五组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长大以后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刻苦钻研精神的结果;培养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突出词和句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司马光》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9课)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急中生智救出落水小朋友的事。教学这篇课文,除了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思想教育外,还应该挖掘和利用教材的潜在因素,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所谓求异思维,就是以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为中  相似文献   

14.
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把说话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狐狸和乌鸦》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讲狐狸如何骗走乌鸦嘴里的一片内,说明一个道理:谁爱听奉承话,谁就容易上当。根据课文特点,教学这篇课文可把理解课文内容与培养说话能力融为一体。一、根据自然段的结构特点教说话的方法小学二年级的说话训练是在学生能说一句通顺完整的话的基础上,训练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培养学生连句成段的能力。教学中虽然不讲语法术语,但要充分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因素,渗透一些有关自然段结构方…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内容及编排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材安排了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阅读课文没有识字任务。五、六年制教材各增加了新课文,每课都编写了课后问题、作业练习,体现了讲读课文的训练要求和重点。课文中配有生动形象的图画,可以培养观察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入选的课文内容丰富,思想性强,知识面广。  相似文献   

16.
课文分析这篇课文讲述了丢失骆驼的商人在一位老人指点下找到了骆驼的事。是一篇对学生进行观察和思维能力训练的传统教材。教学本文,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的全过程中,发掘教材的智力因素,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相似文献   

17.
《称象》是一篇深受学生欢迎的讲读课文。课文的故事性较强,语言朴实、流畅,是进行朗读训练和思维训练的好教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的语言特点和结构特点,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步骤是在读  相似文献   

18.
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  相似文献   

19.
课后练习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并把握它的特点 ,才能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教学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新版第三册语文课后练习有哪些新特点呢 ?一、重视语言的积累1.明显减少了理解课文内容的练习。无论是看图学文也好 ,课文也罢 ,均是如此。例如看图学文《我要的是葫芦》,原来的教材提了 6个理解性的问题 ,同是这篇课文 ,新教材只提出一个理解性的问题 :看图读课文 ,说说可爱的小葫芦后来为什么都落了。显而易见 ,新教材的用意是通过减少理解课文内容的练习 ,将繁琐的、过多过滥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王丽青 《考试周刊》2010,(21):53-53
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色彩艳丽、形象逼真的画面对课文某一情景的展示.它能使高深的文字通俗化,抽象的观念具体化。充分利用好课文插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其理解课文思想内容,陶冶其爱美情趣等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可以使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