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贾志敏老师是一本书。在学生面前 ,他是一本教科书 ;在老师面前 ,他是一本关于语文教育学和语文教学艺术的书。一初读贾老师 ,是1984年秋天在蚌埠。我听了贾老师两节作文课和一个学术报告。我感到吃惊。我从来没听过这样好的作文课和生动的报告。作文课上 ,贾老师请几位学生和他一起演了一个“小品” :几个小朋友在马路上踢球 ,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一位盲人身上(盲人由贾老师扮演)。撞人的学生立即向“盲人”道歉 ;没想到“盲人”生气地说了一句 :“什么‘对不起’!我瞎你也瞎吗?”把撞他的小学生说得一愣一愣的。旁边的一位男…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贾老师是一本书:在学生面前,他是一本教科书;在老师面前,他是一本关于语文教育学和语文教学艺术的书。时隔多年,我来到上海,在贾老师身边工作,有机会聆听他的教诲,感受他的神奇,我渐渐读懂了:他是那么的有底蕴———作为一个上了年纪的南方人,却能把普通话说得极为标准、动听,仿佛磁铁一样把孩子牢牢吸引;他的板书规范、工整,而又舒展、独特,颇得魏晋遗韵;他出口成章,课堂上有时惜墨如金,字字入心;有时滔滔不绝,自己不动声色却把学生逗得开怀大笑;他能下笔成文,却又爱反复修改润色;他喜爱朗诵课文,却也曾一…  相似文献   

3.
近段时间,拜读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先生的专著<贾老师教语文>,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贾老师评作文>一节.这里面刊载了贾老师评点的6篇学生习作,其批语之独到、新颖、睿智,乃是作文批改的一大创新,给我们一线的语文老师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教育财富.请看他评点的其中一篇学生习作:  相似文献   

4.
贾志敏老师的语文教学艺术,我个人始终认为,语感培养艺术是他的特色。在中国小语界,我还找不到第二个。我记得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贾老师的作文教学(《贾老师教作文》)通过电视台风靡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他的阅读教学同样受到了我们小语界广大教师的关注。如果说贾老师的作文教学所引起的是一种贾志敏现象,那么他的阅读教学所引起的反响,就是一股贾志敏旋风。那么,为什么贾老师的作文教学、阅读教学如此受到我们小语界同行的关爱和注目呢?我们应当深深地去思索名师成长的轨迹和原点。而贾老师教学艺术之根,我认为…  相似文献   

5.
张述芬 《山东教育》2004,(10):31-31
在贺袁珞老师八十寿辰语文教学观摩会上,我有幸聆听了贾志敏老师的作文课《记一件事》。一个多小时的课上,我的心一直被暖暖地感动着。是因为贾老师64岁依然热情洋溢的爱心?还是因为贾老师不落痕迹的教学艺术?我说不清,却有一种强烈地想要对人倾吐些什么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再识贾老     
这里说的贾老,是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 其实,贾老的名字。很多年前我就已经知晓了.家里藏有一套老公在某次会议上购买的《贾老师教作文》光盘。我觉得.既然能出版作文教学光盘.贾老师肯定是一个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上有着独特见解和较高造诣的教师。  相似文献   

7.
吴民益 《小学语文》2009,(12):11-13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是一位语文昧很浓的老师,他的课堂更是洋溢浓浓的语文味。下面我们一起去闻闻他课堂上令人陶醉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8.
我曾经几次听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他那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他的课堂语言朴实、真挚、风趣,每一节课都上得扎扎实实,能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得到各方面的训练。那么,我们平时的教学该如何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呢?在此,我就以贾老师的课为例子来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贾志敏老师的作文课早已家喻户晓,膜拜者众。前不久,笔者有幸再次观摩了贾老师的习作指导课,并与他近距离交流研讨.联想到目前语文教学的诸多现象.不禁感触颇多,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10.
我曾经几次听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他那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他的课堂语言朴实、真挚、风趣,每一节课都上得扎扎实实,能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得到各方面的训练。那么,我们平时的教学该如何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呢?在此,我就以贾老师的课为例子来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我同副校长分工,我深入语文教研组,具体指导语文教学。有一次,我看五年级的作文,题目是《冬天的校园》。一位学生写:冬天很冷。草木凋零,大家都怕冷,躲在寝室里,我感到很无聊。这班的语文老师是新来的,三十多岁,教过初中,有相当的语文功底。他在评语中写道:“你难道没有看到老师在辛勤地备课、改作业吗?你难道没有看到同学们在勤奋攻读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语文课程标准的改革,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宁静,应运而生的新课标理念洗礼了语文教师的灵魂。可谓语文新课程标准动了语文老师的奶酪。再次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担忧和困惑多于满腔热忱的殷切盼望。许多老师在新课程面前一片茫然。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在区教委、教研室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得以向仰慕已久的贾志敏老师拜师学艺。虽然我与贾老师居住在两个不同的城市,我在北京,贾老师在上海,一年中只能有五六次向他当面请教和学习的机会,但是,贾老师对我事业的帮助和人生的影响却是巨大和深远的。每当回忆起和贾老师在一起的那些日子,都令我感慨万千。贾老师教我上课有一次,贾老师到北京讲学,得知他讲学之余,尚有半日空闲,我请求贾老师到学校听我上一节阅读课。那天,闻讯而来听课的老师很多。做教研员以后,我还是第一次在这么多老师面前上公开课,不免有些紧张。为了缓解紧张情绪,又…  相似文献   

14.
张敬义老师是一位知名特级教师。他对语文教学一往情深。他说:“语文没有眼睛,却洞开了我的心扉;语文没有翅膀,却能在我的意念中任意翱翔。在语文教学中与名师对话。与课堂共生……让心中的语文在生活的母体里练就,在精神的天空里生成。”这是他二十多年语文教学的心得,也带给我们深深的思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孙璐 《教书育人》2009,(10):40-41
特级教师贾志敏是一位语文味很浓的老师,他的课堂更是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让我们一起去闻闻他课堂上令人陶醉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6.
细读贵刊2005年第2期贾卉老师写的《不必较真》一文,引起笔者的极大兴趣。无独有偶,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但观点却与贾老师截然不同,因此,撰写此文与贾老师及同行们商榷。贾老师在所阐述的问题中,涉及到词的结构和词性问题。对这个问题贾老师的观点是“不必对语文、对孩子较真”。“现代汉语中,多少作品中,人们的‘通感’早就跨越了词性的限制,我  相似文献   

17.
如果要问一个语文老师教学中最怕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定然是作文教学;如果要问一个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定然是写作文。这是语文教学中最不该有但最普遍的一个怪现象。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作文难教难改,教师苦;作文难写不好得分,学生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曾有过如此困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在我的教学中行之有效,现总结出来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8.
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怎样在低年级就训练学生写出一手好字,这是许多语文老师非常关注的事情。我和许多低年级语文老师一样,在一年级时就下大力气,在笔画书写和间架结构搭配上给学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令我失望的是:很多时候,多数学生都不能努力去写,写出来的字离他所能达到的水平相差很远。  相似文献   

19.
贾志敏老师是我十分景仰的语文宗师。每次细细欣赏他的课、他的文章、他的讲座,都会如沐春风,如饮甘霖。那种直抵心灵深处的感觉,有舒畅,有钦佩,有感激,更有深深的感动!《小学教学》2008年第3期刊登了贾老师的一篇力作——《我们怎样看课》。  相似文献   

20.
说起贾志敏老师,小学语文教育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早在20世纪90年代,他的作文教学改革实验就被拍成教学系列片<贾老师教作文>,在国内多家电视台陆续播出.当时,<贾老师教作文>成了家喻户晓的电视节目,成了学校教学和家庭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