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随着传统产业的竞争力的下降,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出路.银洲湖区域的开发建设是江门市新会区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持.本文在对银洲湖区域开发情况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临港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以及指导原则,借鉴国内外发展临港经济的主要经验,提出加快银洲湖区域临港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作为“湖丝”加工与销售的专业型市镇,南浔镇在江南市镇群中一直占据着突出地位。但就一般意义而言,南浔镇首先是作为周边农村的经济中心而存在的,其经济结构也并非单一的“湖丝”产业所能涵盖,而是包含着多种经济成分。到了晚清时期,南浔镇不仅商品经济发展得十分繁盛,经济结构“发育”得相当完善,而且其本身也孕育出了某些近代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封面介绍     
《科学课》2008,(12)
地表的积水凹地称为湖泊。按照成因,湖泊可以分为构造湖、堰塞湖、岩溶湖(喀斯特湖)、火口湖、冰川湖、泻湖、人工湖等。按照泄水情况,湖泊可以分为排水  相似文献   

4.
世界奇湖     
死湖意大利西西里岛有一个湖,湖底有两个泉眼喷出强酸,因而整个湖水变成腐蚀性极强的“酸水”。这种酸水可以杀死一切生命,有人也称它为酸湖。毒湖俄罗斯兴顿山里有一个湖泊,人离它四五米时,便会感到恶心、头晕、呼吸困难。如不及时离开,就会窒息而死。其实它是一个含大量水银的湖,蒸发出大量汞水,接触时间过长,会中毒死亡。咸湖亚洲西部的死海是含盐量最高的湖。这里每升水含盐272克,比重很大。就连不会游泳的人,也可以舒服地躺在湖面上看书而不致下沉,故人称“死海不死”。甜湖俄罗斯乌拉尔有一个湖,湖水含有甜味。原来这里的水含碱和氯化…  相似文献   

5.
汉寿宋元以前水灾并不多,明清时期泛滥成灾。究其原因,除汉寿地处洞庭湖盆最低洼地带,沅水水流量、降雨量极为充沛等自然因素外,主要是因为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和荆江的虎渡、藕池、松滋三口此时期冲成以及明清大规模的围湖筑垸等人为因素造成。  相似文献   

6.
衡水湖旅游的SWOT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衡水湖地处河北衡水境内,原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衡水湖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为衡水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游了三个湖     
这回到南方去,游了三个湖。在南京,游玄武湖;到了无锡,当然要望望太湖;到了杭州,不用说,四天的盘桓离不了西湖。我跟这三个湖都不是初相识,跟西湖尤其熟,可是这回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写不成名副其实的游记,只能随便谈一点儿。  相似文献   

8.
"杯湖"、"杯湖"虽一字之差,但关系到鄂州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的定名.作者通过查阅元结的<杯樽铭@并序>、<杯湖铭@并序>及历代<武昌县志>编纂者有关"杯湖"的地名解等大量文史典籍,并结合汉语言文字学进行考辨,为"杯湖"正名,甄别"杯湖"之误.  相似文献   

9.
衡水湖蕴藏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衡水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和谐的滨湖园林城市。构建以衡水湖为灵魂、以市区为依托的衡、冀、枣大城市的发展框架;完成衡水湖生态旅游规划;逐步完成衡水湖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加强对衡水湖旅游区的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0.
姚娜 《运城学院学报》2010,28(6):16-19,90
五姓湖是古代山西著名的湖泊,位于今永济县东北,是历史上曾被称为小江南的鱼米之乡。五姓湖自身具有丰枯盈缩的周期性变化的特征,但进入清代以后,五姓湖出现了干涸、湮废的趋势,究其原因,五姓湖的湮废是自然和人文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类活动在五姓湖的变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五姓湖的干涸。  相似文献   

11.
人与水对土地的争夺是滇池水域发生变迁的主要历史动因。自元代开始,人类疏浚滇池出水口,围海造田,降低水位,获取大量农业用地;筑堤建坝,填湖建房,不断扩展城市建设用地。同时,滇池也在极力与人争夺土地,使滇池周边时而为农田,时而为水域;使昆明城不时受到水患的侵扰。在人水争地的过程中,滇池水域面积显著缩减。  相似文献   

12.
城市湖泊景观是构建城市山水园林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湖泊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工作,但目前我国湖泊景观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城市湖泊景观客体的研究和分析,提出我国城市湖泊景观开发建设的现状问题,并从水脉、文脉、绿脉三个层面阐述城市湖泊景观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城市湖泊景观是构建城市山水景观格局的重要元素,本文主要通过湖泊景观的基本要素、空间点线面要素及景观环境要素等方面分析构成城市湖泊景观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4.
桂林西湖曾是桂林市区最大的湖泊,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自唐代李渤开发隐山西湖使其变成著名景区以来,西湖经历了沧桑沉浮的变迁。通过挖掘历史文献、碑刻、口碑资料及田野调查等,对西湖历史地理变迁的轨迹予以梳理,并揭示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对西湖变迁的历史考察发现,西湖变迁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和社会原因等。  相似文献   

15.
"洞庭"之名早在先秦典籍中就时有出现,但是意义不完全一样,也不一定是同指一处。先秦两汉时期洞庭湖体还处于"渊"、"泽"的阶段,"尚相当窄小",应该还不会有"洞庭湖"之称。随着后来环绕君山的所谓"洞府之庭"形成了一个大的湖泊,洞庭湖名逐渐形成并开始固定。洞庭湖之名在湖南的出现,则可能是先民在迁徙过程中发生了地名的移位。  相似文献   

16.
明代淮安府境内涟湖的徽州鱼商已出现了举家迁徙,定居贾鱼的现象,按资金多寡和营运方式来看,大致分为行商与庄贾两类,经营活动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季节性.到万历十一年,其在涟湖地区的活动至少有百年之久.明代涟湖地区便利的交通,与淮北盐场密切的联系,以及淮安府内本地人不善经商的风俗等,都为涟湖徽州鱼商的兴盛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六大湿地之一,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标志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流域面积约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97%。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基础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期间,是江西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决定着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和结果。必须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盐湖矿产资源是我国十分紧缺和急需的资源。国家历来重视对盐湖矿产资源的开发,尤其是现阶段对柴达木地区盐湖矿产资源综合开发的力度会越来越大。盐湖矿产资源综合开发需要在战略上进行总体部署,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思想上做出统一的认识,这对全面推行柴达木地区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湖泊型风景区是我国重要旅游目的地。文章以五大淡水湖巢湖为例,通过定性评价和定量分析,研究湖泊型风景区旅游地旅游功能环境制约问题。比较巢湖水体理化性质和水体旅游项目标准,进行模糊评价,巢湖拥有优越自然条件(水温、水深、水流),但水质制约性较强,影响水体娱乐项目开展。结论认为:巢湖水质污染使游泳功能损失丧失,旅游受重损害,居住功能受重损害。旅游功能应考虑水体旅游环境分区和功能组合。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莫愁湖公园遗产旅游开发当中存在的两大问题:其一是莫愁湖遭遇高楼围困,莫愁湖周边有较多高层楼盘和商业设施;其二是公园的游乐项目开发不当,一些现代化的游乐项目噪声大,违背了莫愁湖公园的主题.针对莫愁湖公园遗产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认为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城市湖泊保护条例,另一方面要拆除破坏景观的高层建筑.同时,提出安静的游乐项目更适合莫愁湖公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