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高校“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政策的不断深入,对大学生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本质和核心。在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使人才资源配置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国家在总结前几年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将逐步实行“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从理论上来说,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人才市场在毕业生就业中起基础性作用,使人才配置到最需要、最能发挥作用、最能创造价值的职业岗位上去;在操作方法上,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以学校为主导的在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据调查,90%以上的大学生拥护“双向选择”,但也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素质准备,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忧喜参半。  相似文献   

3.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使得一些用人单位要男生不要女生或男生优先的标准能够推行。这样,女大学生的就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因而,女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更加勤奋努力。增强自我成才意识,强化独立思考,增强社会责任感,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迎接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高校构建新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迅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当前,我国虽然逐步建立起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但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目前由于我国人力资源市场机制不完善,大学生就业问  相似文献   

5.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已经由计划分配“统包统分”模式逐步转变为市场配置“双向选择”模式,形成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机制.在此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运而生.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高校原有的就业工作方式已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如何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产物,即随着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市场机制的逐步确立,由于各种利益的驱动,诚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国家劳动就业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使毕业生承担了选择主体的巨大压力和竞争的严峻挑战。“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学校、家长及学者关注的话题,并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也是较复杂的,而大学生的就业去向、择业标准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择业心态系列调查之一关注农村与城镇毕业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化模式的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已全面走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机制。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他们提供了公平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机会,但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结合大学生原来就业的“统招统分”政策到大学生目前就业的“双向选择”政策的变化,本文分析了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意义以及方法。笔者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方面的教学、效果以及对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谈一些看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上,博览中心两扇玻璃门被汹涌的人潮轰然挤倒,电梯也被挤得变了形,这些场面也许会让我们对就业的严峻形势有一个更加直观地感受。那么在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下,什么样的大学生才最受欢迎?就业需要我们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这段时间各个省市、各大高校都在相继筹备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兰州大学也刚刚举办了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在双选会上我们与一些企业进行了交谈,询问了他们的招聘情况,也向他们了解了一下企业更看重毕业生哪些方面的素质。专业素质无疑是企业非常看重的方面,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1.
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自我调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和“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用人制度已逐渐被社会和学生接受。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达到求职招聘的目的,通过竞争机制,使大学生能够根据国家赋予自己的权利,结合自己的专业、爱好、性格、特长、愿望等挑选工作岗位,可以通过更多的途径和方式展示自己、推荐自己,取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与此同时,就业体制的改革也对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都发生相应变化,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制度也发生了变化,由建国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的老模式发展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新办法。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必然要引起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与不适应,因此,当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教育,面临着新的任务。 一、新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教育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还将逐步由“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向“自主择业”过渡和转化。这种新的就业、择业形式,加重了毕业生就业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毕业生就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统招统分”转变为“双向选择”,这为大学生成才与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当今就业市场模式下,大学生需要注重自我推销素质的综合化和能力提高的层次化。许多用人单位在众多毕业生求职的选择中,更注重质量,往往是优中选优,不仅看学生的文凭、成绩,而且偏重对学生品行和能力的考察。事实说明,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学生工作应对社会、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工作。一、大学生能力的构成大学生能力的界定,一般都是从…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牵动着千家万户,是政府、社会、学校和师生共同关心的大事。作为高校,我们一直致力于深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研究,努力探索和建立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新机制;在具体工作中贯彻“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改革方向,以“学以致用、人尽其才、择优推荐”为原则,通过“双向选择”,竭尽全力地把毕业生输送到既是国家需要又能充分发挥才能的工作岗位。一、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推进高校就业工作在大学生就业日趋严峻的新形势下,高校在观念上必须具备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影响学校发展全局的战略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完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以及“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就业机制将大学毕业生推向了就业市场,自主择业、就业.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择业指导的观念更新王彪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大学毕业生就业亦正从“统包统配”的计划分配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转换。在这新旧交替的重要时期,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级职能部门必须转变职能,既不能守着过去的“包...  相似文献   

17.
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大学生就业体系也发生巨大的变化 ,就业制度由过去的“统包统分”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改革 ,再到现在建立的“双向选择、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就业模式 ;“一次性就业率”已成为考核高校工作优劣的主要指标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质量 ,高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带来就业人数的剧增等等 ,这些都将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 ,如何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 ,为大学生就业铺路 ,将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 ,我们对即将毕业的高年…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形势发展至今,高校的就业工作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办理学生毕业分配手续的管理部门,到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提供就业信息的服务部门,可以说,随着“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逐渐形成,“市场“的概念正在越来越深地浸入到高校就业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没有固定的社会资源,面对日益高涨的就业成本,边远高校贫困毕业生背负着家庭和生活的责任,同时也承受着更大的就业心理压力。本文论述了如何解除思想禁锢,树立科学观念;开通“绿色通道”,缓解经济压力;建立校企联姻,提升职业素质;疏通信息渠道,争取竞争优势以提升边远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积极开展就业指导 提高大学生就业适应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高等学校面向市场开放办学的前沿窗口和阵地。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的制度,打破了“统包统分”的传统格局。“双向选择”具有自主性、自愿性和多元性的特点,是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高等学校要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为学生成才提供良好客观条件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就业指导,不断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完善服务体系,激发大学生成才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大学生就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