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越女”一事发生于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时期。最早对此作文字记载的是在大约五百年之后,东汉的王充《论衡·别通篇》:“剑使一家,斗战必胜者,得曲城、越女之学也。两敌相遭,一巧一拙,其必胜者,有术之家也。”而与王充同时的赵晔在《吴越春秋·卷五》(在本文中统称  相似文献   

2.
“越女”传说在我国历史上系独家之言。“越女”其人,无姓无名;“越女”其号,非官非职。“越女”实非信史人物,在我国体育史或武术史上,算不上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但是从现代体育界一些学者对“越女”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态度上,有的东西却很值得我们深思。 1919年1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时年25岁的郭希汾编写的《中国体育史》。该书第49页首次把《吴越春秋》中“越女”故事所讲的“手战之道”,误作是讲述“剑道”,说:“其言妙契精微,深得击剑之旨”,并认为“《吴越春秋》载越王与越女问答之辞,足为剑术发达之证。”自此以后,80多年来,我国武术界和体育史学界不少学  相似文献   

3.
王孝明 《精武》2007,(1):29-29
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庄子》一书成于先秦,书中有一段庄子向赵国国君论剑的话,说:“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是说击剑之术的虚实、开合、后发、先至等见解。《吴越春秋》一书成于东汉,书中有一段话.说击剑家越女生于“深林  相似文献   

4.
春秋大刀武艺兵器文化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相关史料,对武术春秋大刀的历史原型三国时期关羽人物所擅长的兵器进行了考证,研究认为:晋代《三国志》史料中未有关于关羽习练和使用大刀的记载;元代《三国演义》小说奠定了关羽青龙偃月刀的形象;明代《三才图会》中有“关王偃月刀”的正式记载,并有刀谱和技法流传后世;清代已经有民间习练关羽春秋大刀的史料记载;关羽春秋大刀的形象经过长期的历史不断加工演绎而成。文章通过研究春秋大刀兵器的演变历史,发现春秋大刀兵器的发展并非简单的形制改变,而是一种兵器文化的嬗变过程,更反映了社会与武术和军事武艺兵器三者之间的文化互动。  相似文献   

5.
要对某一时期某一体育运动项目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概述,首先有较全面的史料和对这些史料作出准确的校正与理解。在当前,古代体育史料已比较齐备的有利条件下,我们有必要对现有这些史料进行认真的研究,同时对过去体育史论著中引用史料的混乱状况给予逐一澄清,以免贻误后人。今以古代角力史料为例,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已的看法,就正于专家和读者。一、《春秋谷粱传》无“秦堇父与叔梁纥以力相高”一事在《角力记·考古》中说到:“《谷梁》:公子季友与营拏搏。又,秦堇父与叔梁纥以力相高,皆角力之意也。”郭希汾《中国体育史》(商务印书馆,民国八年版)第22页转引  相似文献   

6.
胡兴军  白木 《精武》2004,(1):26-27
花纹刃(剑)是采用中国两千多年前之传统铸刃(剑)工艺,即用多层钢铁和备用钢料,经反复折叠、锻打、烧炼,才具备刀刃(剑)的硬度和韧度,这就是俗话说的“百炼成钢”。而经过百炼和特殊铸造工艺处理以后的青铜或钢铁,会形成千奇百怪的花纹,如高山,如流水,如龟裂,如鱼肠,由于每一把刀剑的锻造过程都不一样,形成的花纹也形态各异,绝不重复。《吴越春秋》及《越绝书》记载的龟文、缦理、流水、芙蓉、深渊、高山、大川、流波、冰释等纹样,汉代人叫它松纹剑及蟠钢剑。  相似文献   

7.
李浭 《象棋研究》2009,(2):41-43
这是个精彩的大型古局,各谱多有刊载和改良。 “乌龙”是狗的代称。词名源于《搜神记》:相传晋代时会稽张然养狗名叫“乌龙”,有家奴与然妻通奸,想杀张然,乌龙咬伤奴而救主。唐诗人自居易《长庆集和梦游春一百韵诗》有:“乌龙卧不惊,青鸟飞相逐”之局。又唐诗人李商隐《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诗有“遥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之句。这两诗中之“鸟龙”皆源于这一典故。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广东省体育文史工作不断深化改革,转变观念,坚持走社会办文史的道路,争取各方支持,拓展社会办文史的力量,使文史工作路子越走越宽。几年来,我们搜集、整理了一大批体育文史资料、文物。充分利用这些“资料”编印出版了《广东体育史料》39期,约350万字;编印出版体育丛书有:《龙腾羊城》、《广东体育40年》、《球王李惠堂文集》,《体育论文集》、《求索篇》等,编印《广东体育》等大型彩色画册四部。广泛利用史料资料,配合中心工作,大约每年  相似文献   

9.
陈根远 《收藏》2001,(8):63-63
东晋永和九年(353),岁在癸丑暮春之初,王羲之和江左名士谢安等41人,在会稽山阴之兰亭举行“禊礼”。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名士们畅叙幽怀,饮酒赋诗,好不惬意。王羲之乘酒兴,欣然为大家所写的诗写了一篇序,这就是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又称《兰亭叙》、《禊帖》。  相似文献   

10.
姜寿田 《收藏界》2012,(6):121-121
音乐与书法在传统文化中皆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诗》《书》《礼》《易》《春秋》儒家五经中,本应有《乐经》而成“六经“,因《乐经》失传,遂成“五经”。  相似文献   

11.
弹弓与弩     
弹弓,即团土为丸,用导弹出。《吴越春秋》载;“弩生于弓,弓生于弹。“说明最早的射击器械很可能就是弹弓。 西南的少数民族中,至今还很流行弹弓。傈僳族、基诺族、德昂族、景颇族等许多少数民族都喜欢打弹弓。笔者在云南德宏三台山的德昂山寨考察民族  相似文献   

12.
上古以《春秋》为史,春去秋来为一年光景;以天地为乾坤,包罗万象。紫玉金砂,天地斯音,脉脉壶中,孕育一片乾坤。在江苏宜兴青年紫砂艺术家蒋春音的壶艺作品中探寻芳踪,犹如穿梭游离于吴越古风的千年尘世之外,一个与壶唱吟的女陶者以道治陶,以心悟艺,挟杂着美好情感的双手塑造着质朴的壶艺,在千度以上的窑温下升华,演绎出带有女子情感的别样壶音,这就是陶者的信仰。——是为序  相似文献   

13.
正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等41位文人雅士聚于山阴兰亭,曲水流觞,饮酒作诗,当日所作37首诗被汇编成集,王羲之酒意正浓提笔作序,写就冠绝千古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历史上《兰亭序》原墨迹已失,墨迹摹本以唐朝冯承素摹写《神龙本兰亭序》(见图1)最能体现原貌;石刻本以唐  相似文献   

14.
关于唐代大诗人自居易练气功,从他两首关于练气功的诗可以看得出来:一首是《在家出家》,一首是《静坐》。从这两首诗来看,他练的类似现代气功中的静功。《在家出家》诗中说:“中宵入定跏跌坐,女唤妻呼都不应。”《静坐》诗说:“负暄闭目坐,和气生  相似文献   

15.
吴明珠 《收藏》2006,(10):96-96
东周时期,贵族盛行佩剑,视带剑为体现身份地位的标志。《老子》称贵族“服文采,带利剑”。《吕氏春秋&;#183;侈乐》说:“世之人主,皆以珠玉戈剑为宝。”《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允常聘欧冶子作名剑五把,三大二小:“一曰纯钧,二曰湛卢,三曰豪曹或曰盘郢,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相似文献   

16.
对孔子是否修过《春秋》,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是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或修,如孟子、司马迁、班固、王充、臼寿彝、卫聚贤、苏渊雷等;一是认为孔子未曾写作或修过《春秋》,如王安石、钱玄同、顾颉刚、杨伯峻等。本认为孔子取鲁史旧,并劳采他国诸史,编次而成《春秋》。  相似文献   

17.
夏仪 《收藏》2007,(5):140-141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及其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学士对其文章及思想都有所研究。吾今年得3篇文献愿与诸君其赏。  相似文献   

18.
智慧与美丽     
王锐 《围棋天地》2013,(11):2-3
中国有史料记载的女弈者.最早的一位应该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姬戚夫人。在《西京杂记》中记载:  相似文献   

19.
武术是中国文化的一支奇葩,渊源流长数千年,考其名称之来源,曾经几许之变迁:《路史》、《尚书》中称“大舞”,《诗》中称“拳勇”,《春秋》称“武艺”,战国时称“技击”、汉代称“技巧”,明清时称“技艺”,也称技勇,民初时  相似文献   

20.
读者园地     
《上海集邮》创刊以来已发行100期,作为读者,在此表示衷心祝贺。《上海集邮》发表了很多论述和史料,让集邮者增加邮识,起着引路人的作用,希望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