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比喻,是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格,其运用范围之广,使用频率之高,都远不是其它修辞格所能比拟的,这是因为和其它修辞格相比,比喻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正如列宁所说:“打比方不是证明,任何比方都是有缺陷的。”比喻是一种主观成分比较多的语言艺术,这一特点不仅使比喻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而且使比喻在使用中会受到某些限制。  相似文献   

2.
郑帅 《文教资料》2008,(20):48-49
比喻性修辞格是文学作品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修辞手段.英语中的比喻修辞格又有明喻、暗喻和转喻之分.本文对这三种比喻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比喻修辞格是汉语运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修辞方法。构成比喻修辞格的本体和喻体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一定的语盲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语辞呈现一种动人的魅力”(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为着避免平凡,尽量在貌似不伦不类的事物之中找出相关联的特征。从而把相隔最远的东西,出人意外地结合在一起”(黑格尔《美学》),以喻体的形象特征来加强本体形象的“可感性”;  相似文献   

4.
杨隽 《文教资料》2006,(34):107-108
在口语和书面语言中,比喻是一种重要而常见的修辞格,本文联系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对使用比喻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才能准确运用比喻运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众多的修辞手法中,比喻是一种形成最早、运用最广泛、最具有表现力的传统修辞格.以往修辞学界对比喻的研究仅限于对成品的句法结构进行静态分析和鉴赏(鉴赏这个比喻成品运用得如何好),而很少对其形成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和运用(自己如何造出这样好的比喻句).众所周知,比喻形成的心理基础是联想和想象,我们完全可以在对比喻的形成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把握其规律后,再通过对这类比喻的再创造来强化其心理基础,达到培养想象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比喻被称为“语言艺术之花”,它是中外作家运用得最频繁的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修辞学家研究得最多的一种修辞格。近年来,比喻尤其受到高考命题组的青睐,仿造比喻成了高考的保留题目。那么,怎样才能仿造出准确、生动、形象的比喻呢?下文按仿造比喻的思维流程,分五步解说:  相似文献   

7.
比喻是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手法,写作时巧妙运用比喻,能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别具意味。同学们可能不知道,与比喻密切相关的修辞格还有强喻、博喻、讽喻。强喻、博喻、讽喻虽然都与比喻有关,但它们的用法是有区别的。下面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8.
修辞是最有效地运用语言以更充分、透彻、鲜明地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上的差异,正确处理修辞格成为翻译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除直译外,译者还可采用转换修辞格、更换比喻形象、引申词义或增加用词等方法,以保持行文的流畅以及原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修辞格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其对语言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语言的发展做出了难以估量的巨大贡献。修辞格借助多种语言表达方式、词汇、语法等,可以使语言表达更为生动、活泼和形象,也更为准确。比喻作为修辞格的一种,是文学作品中最为常用和最为重要的修辞方法和语言表达方式之一。钱钟书在《论比喻》中,把比喻视为语言表达的本质,足见比喻在语言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在英语中,常见的比喻修辞格有转喻、暗喻和明喻等,本分即对英语修辞格中的暗喻与转喻做多维辨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比喻是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格,在教学中最为人们关注的是比喻的类别,实际上,类别划分只是外在的语言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比喻修辞格的内容关系构成上有的是事物的外在形象对应并具有相似性、有的是事物的性质特征对应并具有相似性、有的是事物画面对应并具有相似性、有的是事理关系对应并具有相似性。教学中,分析比喻修辞句的这些内在关系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句子内容。  相似文献   

11.
比喻修辞格是文学作品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修辞手段,其特点就是把本来不同类、不相干的事物相比较,找出其相似之点。英语中的比喻修辞格常用的有明喻、暗喻、转喻,本文对这三种比喻进行比较和分析,并以其在广告中的使用为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12.
Figures of Speech,比喻,可能是语言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修辞格,也是最常用的修辞格.比喻的作用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它能使复杂的道理变得简洁明了;能以形传神,使得事物形象更为生动.正是由于比喻的这一功能,人们逐步认识到它不只是一种点缀:好的比喻使文学作品平添神韵和光彩.秦牧先生说,如果文学作品完全不用譬喻,那么文学作品将象一只被拔掉尾巴的孔雀.比喻是人们认识、评价、解释事物的一种综合方法.可以这样说,  相似文献   

13.
抽象比喻     
“比喻”是人们说话、写文章时最喜用、最常用、因而被运用得最广泛的一种修辞格。我国著名的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说:“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中常见的比喻修辞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中的修辞格丰富多彩,比喻是其中较为常用的一种,英语中的比喻修辞格又有明喻、暗喻、转喻和提喻之分。本文对这四种比喻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比喻是汉语中历史最悠久、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辞格,其内容的丰富程度也是其他任何辞格所不能比拟的。随着修辞学的发展,比喻修辞格的生命力越来越强,类型也越来越烦杂。本文总结了自近代以来比喻类型的发展情况,并对比喻类型不断增多壮大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新课标人教版第二册“梳理探究”部分加入了《修辞无处不在》一文,让许多学生迷惘:到底什么是修辞?修辞不就是比喻、夸张之类吗?其实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目的在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我们通常所说的修辞实际上只是修辞格,是众多修辞方式中最典型的一种。  相似文献   

17.
比喻是英语和汉语中最常见的修辞格之一,英汉比喻修辞格虽然在喻体及承载的文化上有相同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文化的异质。由于英语和汉语比喻的这一特征,在翻译时,可采用归化和异化手段,但根据跨文化交际的原则,翻译应是一种跨文化行为,翻译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传播知识,更是为了文化的交流,是为了让目的语读者了解源语文化,因此,在英语比喻的翻译中,采用异化手段更有意义,在必要时辅以异化和归化综合手段。  相似文献   

18.
<正>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里,有这样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课堂上问诸学生,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格时,大家毫不犹豫地回答"比喻"。当告知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通感"时,有的学生感到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与比喻相似,有的学生却认为与移就相同,足见学生们对此修辞格的认识有诸多的分歧,下面,就通感的涵义、作用与比喻和移就两种修辞格的区别及联系,和现实的艺术运用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本认为通感并非是一种独立的修辞格,而是某些修辞格的心理基础,是通过比喻、移就、比拟、拈连等修辞格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20.
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常运用比喻的修辞格,这种辞格,我们往往容易辨认,可在有些诗人笔下,为了强调本体的属性,故意把它同喻体颠倒过来,如果不注意就难于辨认,其实这就是古诗词中的另外一种修辞格——倒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