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网络时代政府面临的一场新的危机与挑战。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群体性事件的特殊形态,因其具有信息传播迅速、虚实相互作用、事发难以预料等特质,如果政府应对失策不仅会使其在短时间内影响数百万群众心目中党和政府的形象,而且可能发展为现实中的群体性事件。因此,搭建网络沟通平台、树立网络话语权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公民自律意识是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策略之选。  相似文献   

2.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网络时代政府面临的一场新的危机与挑战.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群体性事件的特殊形态,因其具有信息传播迅速、虚实相互作用、事发难以预料等特质,如果政府应对失策不仅会使其在短时间内影响数百万群众心目中党和政府的形象,而且可能发展为现实中的群体性事件.因此,搭建网络沟通平台、树立网络话语权成、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公民自律意识是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策略之选.  相似文献   

3.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基于新媒介技术的特殊类型的社会事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其发生也愈发频繁.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与实体性群体性事件虚实交织,影响难料;感召力强,一呼百应以及易生谣言,舆论难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政府对网络治理的难度.因此,重视并尊重网络民意的作用及时收集、掌握网络舆情信息,提升网络舆情应对的快速反应与应对机制,促进网络与传统媒体及多元社会主体的良性互动、引导舆情发展方向,完善行政问责机制,建立透明、权威的信息公开制度对于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科学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网络互动能力不断增强,加大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监控的难度。本文通过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与特点,将其分为生成、爆发、扩大和消亡四个发展阶段,并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在应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应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更加深入,尤其是网络舆情影响着群体性事件发展的全过程,深入地研究网络舆情应对,对于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预防、妥善处理、提高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网络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给社会的安定和谐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和危害。了解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发展和研究现状,深入剖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和演化路径,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得出,只要善于从利益的视角来把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本质,从技术角度来预防群体性事件的扩大和深化,从管制和法律的手段来扩充网络群体性事件诉求的渠道,就可以有效缓解网络群体性事件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期间的群体性事件是一系列矛盾冲突激化的突出表现之一,应对思路考验着政府的反应和行政治理能力.文章从解析群体性事件的诱因与发展现状入手,揭示我国非常态环境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不足,并进一步从行政治理角度探讨政府施政理念的转变及“事件“应对措施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不断普及和公民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率也随之不断攀升,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一定威胁。通过对发生在2006-2013年间的50个典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比较分析发现:1.政府回应显著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效果;2.政府回应的主动性、速度、透明度、公正性、方式的现代性与多样性以及政府与其他主体的互动性等要素与事件的有效解决密切相关,其中政府回应的公正性、信息的透明度和回应的主动性最为重要;3.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类型与热度作为调节变量影响了政府回应对事件解决的效果。面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部门不仅要树立起"回应型政府"的执政理念,坦率、公正地直面问题,主动发布事态发展的真实情况,及时、有效地获取网民的利益诉求,做出妥善答复;而且要根据事件的类型和特征,做到回应的适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尽管各层级政府为治理群体性事件付出不懈的努力,构建了应对机制,但就部分地方政府而言,在群体性事件应对中,仍存在一定缺失。其一是理念误区。即在观念形态上存在封闭观、社会稳定固化观和机会主义观。其二是体制障碍。即群体性事件防控体制受制于地方政府及其政策,化解机制受制于制度瓶颈,协调机制受制于行政体制障碍和技术运用。其三是现场应对失当。要不就过于强硬,乃至人为激化事端。要不就趋于过分妥协,乃至息事宁人。与此相应地也就趋于掩盖真相。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频发,当中的农村暴力型群体性事件由于其突发性、暴力性、社会破坏性等特点颇受社会关注,农村暴力型群体性事件正变得日益复杂,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正成为中国地方政府眼下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正确把握农村暴力型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和成因,有利于社会正确认识农村的暴力型群体性事件,有利于地方政府以积极的态度应对事件中体现出来的农村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及时找出农村暴力型群体性事件中矛盾的根源所在,从而从源头上预防农村暴力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群体性事件系统具有自组织特征,即开放性、远离平衡、诸要素的"相干"和"协同"、系统的随机涨落等。通过对舆情形成的"公众—媒介—政府"模式和"熵流"的分析显示,大学生舆情信息的传播、反馈与满足是高校群体性事件系统演进的重要序参量和动力所在,从而形成了高校群体性事件系统自组织演进的六阶段模型。因此,我国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警与应急处置应充分重视舆情的动力作用,需要建立包括信息采集和分析系统、舆情预警系统、应急处置系统在内的高校群体性事件的舆情预警与应急处置体系,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进入社会转型期。《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在突发事件应对方面取得较大的成就,应急法制体系基本建立,应急管理初步具备。通过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地缘因素、属性因素、利益因素等甄别事件类型,旨在提出兼具指导性与操作性的务实措施.进而在法律上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3.
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和对执政党执能力的怀疑。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当前社会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充分分析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各方面原因,正确看待群体性事件,从而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维护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高校群体性事件影响学校的长治久安,破坏力大。通过分析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诱因,提出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对策,建议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构建平安校园建设长效机制,加强防范,将群体性事件的潜在风险消灭在萌芽阶段。  相似文献   

15.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些群体为了实现目标,利用互联网络大规模发布和传播信息,在相对自发、无组织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发泄不满、制造舆论的集群行为。以社会重大公共事件、伦理道德事件、民族主义事件、文化争论事件等热点事件为发端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近年呈上升趋势。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传播内容庞杂、传播主体复杂、传播范围广泛、传播渠道融合的特征。因此,政府应采取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网络问政制度、加强网络执政能力建设和提高对网民的伦理道德教育等应急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呈现多发态势,引起高度关注.公安机关作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力量,处在社会矛盾处置的第一线,应当在准确把握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科学定位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地位与作用,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与助手,增强群体性事件的现场处置能力,做好群体性事件的善后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17.
群体性事件的网络传播与政府干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群体性事件在网络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情绪化、反体制性以及极端化特征,网络传播激化了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对立,容易使事件的参与者、同情者的思想行为走向极端,从而加深事件处理的复杂性与困难程度.要化解网络传播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不利影响,必须在理解信息网络本质的基础之上,把握其产生反体制等复杂特征的矛盾根源,从而立足于网络传播的关键节点,系统地构建政府进行群体性事件传播干预的对策机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及治理迫在眉睫。网络群体性事件属于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危机属性,政府危机管理理论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应从观念意识、信息沟通、法律法规制定、机制建设等四个方面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以期尽快控制事态发展,降低损失,获得民众的支持,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及政府的信誉。  相似文献   

19.
公众舆论对于政党及政府获取政治权威及执政合法性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政府进行政治治理及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本文指出,公众舆论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化解,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公众舆论主体呈现群体极化倾向和从众化特征,舆论客体呈现相对集中化特征。理性公众舆论具有信号灯预警功能和监督机制功能,有助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防范与化解。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理性公众舆论的建构可以通过三个方面的措施实现: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净化网络环境,提升公众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建构文化精英舆论引导,社会公众话语主导模式;加强舆论监督,建立政府、媒介与理性公众舆论三者健全的结合机制与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20.
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是保证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是维护学生身心健康、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前提。近年来,随着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不稳定因素逐步凸显,高校突发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对高校突发群体性事件特征和诱因的分析,从学生主体和构建和谐校园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了高校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办法,并就高校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