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欧桥 《华章》2011,(2):49-49
林清玄出生在台湾高雄一个普通农家,从小不愿意做农活,父亲质问他究竟想干什么?林清玄说了:“长大了,我要坐飞机,到很远的地方。”父亲一巴掌打在他脸上:“别做梦了,你一辈子都不可能做到。”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不喜欢大城市的人。我生来就是一个乡下人,从小在金山长大,一直到初中还是农村户口。父亲在“文革”后考取华东师范大学,一开学就被检查出肝炎退学了。退学以后自学,最后还是拿到了大学文凭。父亲后来在农村的文化站工作,写作、摄影,我受了他很多影响。父亲开车不行,还好这点没有受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父亲是农民,我当然也就是。农民有农民的活计,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做,很多农活都在父亲的“严”(严厉)传“申”(申斥)教下学会了。可惜后来到了城里,在大学里教书,评教授时这些技术都不算数。我还得去写叫“论文”的玩意儿。我知道我父亲的脾气,若他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写作     
《现代语文》2007,(12):91-91
曾有许多人问我:“你为什么写作?”原因太多太多,但是最终影响我走上写作这条道路的便是我的父亲。熟识的朋友都知道我十分崇拜他。我的理想便是成为一个和父亲一样的人,终生与语文,与文字,与灵魂打交道。这是我从小便坚定的信念,自始至终,我都认为父亲是完美的象征。  相似文献   

5.
有趣的事情     
这是一个留美学生带来的故事。他的导师是个很有成就的科学家。想到自己从小被父母逼着苦读书的经历,有一天他问导师:“您为什么选择了这条路?您的父亲是怎么教育您的?”导师笑说:“我父亲从来也不教育我,也不逼我读书,他只是让我在假期里,到他的工厂去打工。父亲的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新教材立足于语文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它去掉了旧教中的一些枯燥内容,增加了不少符合现代中学生心理的作品。 单元教学中,我总是采用整体对比的方法。如《背影》和《父子情》两篇文章,同样都写父亲,朱自清先生在泪光中读父亲的来信时想到了父亲为他做的点点滴滴,并自责自己那时“太聪明”,真情流露,朴实感人;舒乙却不同,他从小就崇拜父亲,虽然父亲并未刻意去做什么,“但他什么都做了,而且做得很漂亮”,深沉的情感,跃然纸上。 再如《散步》表现出一家人的温馨和谐,而《我儿子的一家》文笔轻松。通过对比,我…  相似文献   

7.
我们班的高运同学,从小父母离异,跟着父亲生活。父亲下岗后,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就更顾不上他了,他经常饿着肚子,有时甚至一天都吃不到饭。由于生活无保障,家庭教育跟不上,高运逐渐养成了任性、说谎、逃课等一系列坏毛病。学校开展师生“手拉手”活动后,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教诲     
我的父母支边到新疆建设兵团,从小我就在那种“天苍苍,野茫茫”的环境里长大。随着家境的不断好转,我的学习成绩却不断下降。我的依赖性很强,心里想着,读不读书都无所谓,只要父亲一句话,前途不成问题。于是上课时就专心作着我的“武侠梦”。上了初三,父亲知道了我的学习状况,与我进行了一次长谈。从小父亲的家境贫寒,三年自然灾害时,连饭也吃不饱,爷爷奶奶根本无法关心他的学习。作为长子,父亲在学习之余,还要帮助爷爷奶奶操持家务,但学习成绩却始终名列前茅。父亲告诉我:“学习是要靠自觉,一个人所要走的路是要  相似文献   

9.
爸爸,对不起     
亲爱的爸爸,您知道吗?其实,您不懂事的女儿一直想对您说一句:“爸爸,对不起!”我的父亲,从小因病成了一个驼背的残疾人,长得瘦小无比,个子仅一米四左右,在别人看来,简直是一个“小矬子”。正因为如此,我从小就不愿和父亲一同出门,也很少和父亲交谈,因为我怕别人笑我有一个这样的父亲,怕人家歧视我。记得有一次,父亲送我上学,我一再告诉他不要去班级找我,可是父亲因为有事,还是去班上了。同学们看见他叫我,都带有讥笑的口气说:“看,小矬子!”这使我很没面子,从此,更不和父亲出门了。但是,去年冬天,我和父母回姥姥家,母亲因为有事要办,让我和…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个不喜欢大城市的人。我生来就是一个乡下人,从小在金山长大,一直到初中还是农村户口。父亲在“文革”后考取华东师范大学,一开学就被检查出肝炎退学了。他退学以后自学,最后还是拿到了大学文凭。父亲后来在农村的文化站工作、写作、摄影,我受了他很多影响。父亲开车不行,还好这点我没有受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感谢我的父亲,不在乎他是否能在将来留给我一笔可观的财产;感谢我的父亲,不在乎他是否能用自己的权势为我铺平今后的道路;感谢我的父亲,不在乎他是否能使我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我的父亲不是百万富翁,不是政府要员,不是艺坛名流……他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要感谢他,因为他教会了我如何书写“人”。“做人要永往直前,永远不倒下。”父亲说。父亲在家中是老大,过早地负担起了家中的重任,他惟一的希望就是能考上好学校,早点减轻家中的负担。文革时,爷爷的“右派”帽子使得父亲不得不去“上山下乡”,那时的他只能望着高中…  相似文献   

12.
周莹 《家庭教育》2008,(7):63-63
我从小喜欢看电影,是受了父亲的影响。 物以稀为贵,那时候电影少,就特别想看,还喜欢看。哪儿有电影,我最先都是从父亲嘴里得知的。我在看电影的前一天就围着父亲转,央求他一定要带上我。父亲点了头之后,我就开始兴奋起来。“电影叫什么名字?”我穷追不舍地问父亲。  相似文献   

13.
父亲     
我伏在桌子上写《父亲》。父亲就坐在我的对面,双腿搁在一把椅子上。他抽着烟,烟火忽明忽暗,烟雾弥漫在我和他之间,我无法看清父亲的神态。父亲发现我在看他,丢了烟蒂,问:“你老看着我干啥?”“没什么,因为我在写东西。”“写东西?写东西你看我干什么?”他脸上的疑惑更重了,“与我有关?”“的确有关。”父亲脸上掠过一丝惊异的神色,我顿了顿说:“我在写你。”“嘿嘿,写我?写一个老农!”他把“老农”这两个字说得特别重。我记起来了,原来那“老农”是我小时候叫过的!我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爸,你还记得那事?”大约是…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可能找得出一百个方式来回答“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从一场戏说起。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别带了八十五岁的父亲去听。从小听他唱“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浅水龙,困在了沙滩……”,老人想必喜欢。  相似文献   

15.
左家明的理财本事在学校里是出了名的,他所有的功夫都是得他父亲的真传。他的父亲在那个北方小城里,是首屈一指的“铁算盘”,当然,也有人在背地里叫他“铁公鸡”。左家明从小耳濡目染,几乎把他父亲的精髓部分全都继承了过来。  相似文献   

16.
将敌人变成朋友文:赵平宽容是一种力量。竞选总统前夕,他在参议院演讲时,遭到了一个参议员的羞辱,那位参议员说:“先生,你在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我非常感谢你使我记起了我的父亲,他已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做得那样好。”参议院陷入了一阵沉默。他转过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据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技术。”然后,他又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  相似文献   

17.
国外幼儿教育的五个典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从小培养责任感 教育典范:1920年,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索赔12.50美元。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我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  相似文献   

18.
范爱农遇难后,他的挚友鲁迅先生为此写了《范爱农》一文,表示了沉痛的悼念。文章里有这样的话:“我至今不明白他究竟是失是还是自杀。”“我疑心他是自杀。”范爱农究竟是怎么死的呢?范爱农的女儿、现年七十四岁的范莲子在接受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访问时说:她父亲是被人谋害的。范莲子说,她父亲从小就爱游泳,水性很好。  相似文献   

19.
父爱无声     
十三岁那年,我的叛逆性格逐渐显露,以前的惟父命是从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父亲是个极刻板严厉的人,从小就没觉着他对我怎么亲热过,总是沉着一副冷冷的面孔,虽然我是他惟一的儿子。后来听母亲说,很小时父亲倒是喜欢逗我玩的,只是我开始懂事后,就不再与我“没大没小”,可能怕少了他做父亲的威严吧。青春期是最具反叛的,我开始跟父亲做对。他说我学习不认真,我不理他,作无所谓状;他让我干什么事要利索,我故  相似文献   

20.
爱在细微处     
我的父母亲都是山西大学的教工,母亲在小学当语文老师,父亲在外语学院教英美文学。我就在这个“中西合璧”的家庭中慢慢地长大了。父亲很忙,经常翻译或写几百页的论文。当然,他还要给他的学生讲课。父亲一天中除了3小时的吃饭时间、8小时的“呼呼”时间,剩下的13个小时他不是与他的学生们讨论就是和电脑打交道。也许你会认为他没有时间陪我,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他总是从百忙之中挤出分分秒秒,来陪我玩,来教育我。他的教育总是让我铭记于心,受益终生。所以,我从小就是在爱的抚慰下长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