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上期杂志我们已经在ALLSTAR里讲过,现在NBA球员的平均薪水已经达到了536万美元,但是根据球员工会的一项统计,60%的NBA球员在退役后的5年内会沦落到一文不名的悲惨境地!毫无疑问,NBA球员是地球上收入最高的群体之一,球员只要踏入这个顶级篮球联赛的大门,马上便可以由一文不名的穷小子摇身变成年轻的百万富翁,实现生活水平的"翻N番"。但是。容易让这些球员忽略的是,他们在有限的职业生涯里挣到的钞票,很可能要撑到自己的晚年,所以,在能挣钱的时候时刻想着自己未来10年20年的生活怎么过,对他们来讲是非常必要的。NBA联盟中从来就不缺乏未雨绸缪的典型代表,他们对财富和生活的把握,对所有人都有指导意义;但NBA这个五光十色声色犬马的名利场更多的充斥的是悲惨结局的败金男。  相似文献   

2.
陈洋 《新体育》2010,(7):52-53
也许很多人想不到。NBA球员间社交的最好场所不是训练场,也不是更衣室。更不是酒吧和夜总会.而是飞机上。在这里.没有充满对抗的训练.也没有时刻盯着自己的记者.拥有的只是亲密的队友.和一把需要打发的时光。NBA球员每个赛季要打41个客场比赛,在天空中飞来飞去时是他们最闲暇的时刻。而性格各异的NBA球员在其中也展现出不同状态.让自己尽快度过这段无聊的时光。  相似文献   

3.
《电子竞技》2008,(23):116-117
如果要给乔丹、科比、艾弗森、三井寿、仙道彰、藤真建司这些名字找一个共同点的话,你会想到什么?长的都很帅?Fans都很多?都是男性?没错没错,这些都是他们的共同点,并且这些或真实或虚构的巨星在他们的篮球生涯中有着一个共同的位置——得分后卫(Shooting Guard,以下简称SG)存这个位置上诞生了无数才华横溢的偶像派巨星,他们不一定很高、但肯定够快,他们不一定很强壮、但肯定很敏捷。他们是篮球史上最具技术、才华、韧性、气质、创造性及竞争力于一身的球员,每个人职业生涯的数据便可以证明这一切。他们通常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缺陷,几乎精通比赛中的每个细节,能够主宰每一场比赛。他们身上的王者之风让他们成为领袖,而他们的杀手本色则让他们成为对手的噩梦。得分后卫的主要职责就是得分。在NBA的记录中,"飞人"乔丹在效力公牛队时场均贡献30.1分;"小飞侠"科比是NBA历史上最快达到2万分的球员,甚至在单场比赛中拿下81分;"冰人"格尔文保持着单节33分、至今无人能破的记录;"答案"艾弗森有着4次问鼎得分王的傲人战绩;雷吉米勒则是NBA史上投中3分球数量最多的球员。在我们的《街头篮球》(Free Style)中也是一样,SG是...  相似文献   

4.
隐藏与危险     
NBA400多位球员,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全明星,而有些人即使是全明星也不一定招人待见。话说回来,即使ALL-STAR GAME再好看,也只不过是一场自娱娱人的游戏。也许很多人天生没有讨人欢心的功夫,但是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比赛就是比赛,篮球就是篮球,NBA就是NBA。OK,全明星已经如过眼云烟,而季后赛已箭在弦上。以下的8位球员,或新或老,或锋或卫,他们并不是NBA中吸引眼球的卖点,但  相似文献   

5.
在NBA,有这样的一群人,有人对他们感恩戴德,有人骂他们是吸血鬼;他们也许不会打篮球,但他们从篮球中大赚钞票;他们很少出现在赛场边,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操纵着NBA,他们决定着球员的命运,甚至是NBA未来的走向。这群人就是NBA职业经纪人。  相似文献   

6.
穆子泰 《新体育》2012,(11):50-51
姚明退役,王治郅、孙悦、易建联回归,中国篮球与NBA经历蜜月期后,陷入暂时的冰冻期,但中国的篮球市场巨大,NBA:不会让冰冻期维持太久,他们一直在努力地寻找下—个可以进入NBA的中国球员。  相似文献   

7.
扣篮后遗症     
所有玩篮球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在赛场上秀出精彩的扣篮。拥有快如闪电的速度,在空中飞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然后将球狠狠地砸进篮筐,这种很爽的感觉时刻充满着诱惑力。在NBA,扣篮的魅力更是被球员们体现到极致。每年的扣篮大赛都会涌现出不少弹跳和力量惊人的超级扣将,他们就像为扣篮而生的天才。而那一个个让人尖叫的大力扣篮,更是震撼着无数球迷的心。  相似文献   

8.
在认识街头篮球之前,篮球对我而言 一直都是光明的。看看每个NBA球员,一夜 之间,平步青云,一生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终日都被包围在鲜花、美女和耀眼的镁光 灯下,与我们仿佛隔若两世,可在接触到丹 尼尔斯的故事后,我发生了些改变。其实还 有更多不幸的人,他们同样打篮球,甚至球 技不输于NBA球员,可因为身世、生活环境 的因素,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在所有有关街头篮球的报道中,几乎 所有的人都认为“山羊”是纽约有史以来最 伟大的街头篮球球员,但他的命运过于悲 惨,终其传奇生涯到头换来的只是“没有打 过NBA的最伟大的球员”的怨叹。但丹尼尔 斯不同,他同样经历过贫穷、毒品、犯罪和 黑道,可最后他挣脱而出,最终尝到了跨进 NBA殿堂的滋味,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相似文献   

9.
篮球是美国第一大运动,美国更是世界公认的篮球大国。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球员来到这里,现在有40名以上的外来球员在NBA里效力,挣得一份高额的薪水。而让本土球员不安的是,这些来自他乡的队友不再满足于坐着观战,他们更渴望着能够在这片篮球圣地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事实上,他们真的做到了。  相似文献   

10.
“知道14年前乔丹一年的工资为多少吗?只有70万美元,差不多是目前的五十分之一。”NBA今日的繁荣是球员和联盟共同努力的结果,但现在斯坦恩和球队的老板们却想改变游戏的规则,他们要重新洗牌,将自己定下的工资限额强加于球员身上。这是一种富人对富人的剥削,这也是一种有钱人之间的游戏,但大多数没有钱的NBA观众却只想看到精彩的比赛,只想调剂一下繁重的或是枯燥的生活。让NBA比赛更精彩、让球员们的心灵更单纯些吧!100年前篮球的发明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破皮球、两个烂梨筐中诞生的运动会令人如醉如痴到如此地步,同时竟也会…  相似文献   

11.
NSA的“第N次”谈判伴随着NBA主席大卫·斯特恩的拂袖而去再一次进入僵持局面。为了使“冰冻期”早日结束,各界人士争相献计献策,有一球迷曰:“把钱都给乔丹,让他决定该给每个球员多少钱,或者不如让他当NBA主席。”更有“大鲨鱼”奥尼尔献一条毒计:“将参加谈判的人都锁在一间屋子里,不谈成就不放他们出来,我看不出两天就会达到协意。”也有某球员聒噪:“可以给老板们一点面子,但大卫·斯特恩的年薪800万美元必须削减一半。”更有一个叫IBL的篮球联盟宣布在1999年组织新联赛,大有取代NBA之意。“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相似文献   

12.
诸强之刃     
《当代体育》2013,(18):4+1-3
日渐兴盛的欧洲篮球早就过了不可小觑的阶段,如今在实力上完全可以和美国篮球分庭抗礼,甚至在某些方面实现超越。不过,抛开竞技的角度不谈,这其中交流的意味也占很大部分。从各支球队当中NBA球员的数量上就可以看出,职业球员在国际赛场和职业联赛之中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共通性。欧锦赛的赛场上越来越多的球员来自NBA,而这之间也从当初向NBA输送人才求取经验,转变成了现在的相互沟通,互惠互利。欧洲篮球更多的是将一种更强硬、更朴实、而且不乏巧妙的理念引入美国篮球文化,并且能够产生共鸣和良性的贯通。而美国篮球文化更多的是将一种过往的经验和先例传  相似文献   

13.
博客     
《篮球》2006,(11)
正是由于NBA的存在,欧洲篮球才得以如此良好、迅速的发展。所以我个人感觉很迷惑,NBA是不是对欧洲篮球有经济上的支持,才使欧洲篮球敢跟NBA抗衡。这让我不禁想起蝎子和青蛙的寓言。蝎子想要过河,但它必须依靠青蛙的帮助,所以他装得很友善。青蛙相信了蝎子,把它背在背上,带它过河。但蝎子永远都是蝎子,等到了对岸之后,他冷冷地告诉青蛙:"谢谢你搭我过河,但我是蝎子,不好意思!"说完就毒死了善良的青蛙。真是个聪明的家伙! 另外,我也搞不明白为什么NBA要把大把大把的钱扔到所谓的推广篮球运动或者国际化战略上?对NBA来说,欧洲只是块并不算大的篮球市场。没必要让NBA的球星们每年夏天都跑到欧洲,帮他们提高欧洲联赛的知名度。而且,如果全世界包括美国在内的球员都开始感觉欧洲篮球跟NBA一样好甚至某些方面更棒,那为什么美国球员不愿意到欧洲联赛效力?为什么那么多非美国球员整天想着进NBA,而不老老实实呆在欧洲呢? ——赛季前,两支NBA球队在与欧洲俱乐部热身赛中的丢人现眼又激怒了小牛队的老板库班。身为一个坚定的"爱  相似文献   

14.
美国在领跑世界篮球多年之后,终于听见了后边追赶的脚步声,国际化并没有让NBA实现对国际篮球长期的俯瞰和统治。世界篮球已经不再对NBA充满好奇,在频频打破美国本土球员对各个奖项的垄断之后,世界篮球在一批优秀的国际球员带领下,开始了从景仰到侵略的新路线。  相似文献   

15.
三井兽  SKY 《当代体育》2012,(4):100-101
忘记激烈的篮球比赛吧.让我们回归到篮球的基础部分。由于五个月的停摆.很多球队在新赛季开赛前几乎连球员都没有凑齐——联盟30支球队中只有16支能够全员训练.同时有7支球队的12人大名单中至少缺四名球员,如果不能凑齐球员.他们的战术就不能完美地呈现出来。好消息是.这样的冰冻期已经过去了.而且NBA各支球队的战术板上都有球员熟知的四套最基本的战术.即使人员不全.他们也可以在球场上打得游刃有余。可以说.这四套战术是万能的.学会了它们.场上的一切都变得简单。  相似文献   

16.
高调人生     
《当代体育》2011,(20):54-61
每每到赛季结束时,那些财大气粗的球员们都会选择走出城镇去放松自己、庆祝胜利,只不过,供他们挥霍的大多数地方都不是普通凡人能够接近的。我们所能做的,是瞠目,是咂舌,然后是一声叹息。由于NBA球员的平均年薪大约在500万美元,可以说他们个个过的都是富翁的日子,简单的吃喝玩乐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奢侈欲。于是,他们开始疯狂出行、疯狂购物,又或是疯狂度假、疯狂泡妞……总之,他们已经开启了高调人生。  相似文献   

17.
时光从二十一世纪倒回到上个世纪的1996年11月。美国纽约。高耸入云的摩天楼群无情地拦截着深秋灿烂的阳光,纵横交错的马路俨然"林荫小道",除了行色匆匆的携着公文包的人们,就是拥堵在公路上的"甲壳虫",车水马龙的景象中不时传来刺耳的喇叭声,让你无时无刻不紧张地意识到,这里是"世界之都"纽约,不同肤色不同服饰不同语言的人们往来穿梭。当走到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岛内,林立的高档写字楼之间是第五大道645号的NBA总部。11月,NBA总部预约邀请的50名资深篮球专家从四面八方赶过来,他们汇聚一堂,为了这第一次如此庄严的活动——投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NBA历史上最伟大的50名球员。NBA总部事先没有设计任何衡量标准,包括对球员的角色也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求他们每个人写出各自认为的最伟大的50名球员,然后根据他们提供的名单,选举出得票最多的50人。当然,这些篮球专家本身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他们有的是球队教练和主管,有的是新闻媒体的资深记者和专栏作家,还有的从前就是NBA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球员。NBA前身是1946年6月6日成立的美国篮球协会BAA,1996年正值NBA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鼎盛时期,又时逢纪念NBA诞生50周年之际。因此,"NBA50大巨星"的票选活动一经推出,几乎惊动了全世界的体育界。"NBA50大巨星"名单一出,立即引起巨大的轰动,尽管四方褒贬各自不同,但权威体育报刊、新闻媒体纷纷跟进,选出他们自己心目中的"NBA50大巨星"。但经过比较,人们最后不得不承认,还是NBA的这份名单最公证,也最具权威性。这50名球员共获得了107个NBA总冠军,入选过400多次NBA最佳阵容,得分近100万分。2008年,距离"50大巨星"的评选过去了十二年。高手如云的50大,那些当年叱咤篮坛,荟萃的明星,却已有些人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比如创下单场最高分纪录的中锋威尔特·张伯伦,还有NBA因为他扩大了三秒区——2005年已故的乔治·迈肯。2008年,NBA依旧,关注依旧,巨星依旧。2008年,80后一代球星的崛起令我们忘情欢呼的同时,"鲨鱼"的退化和无奈更让我们感叹,昔日被评选出的"50大巨星"今安在?  相似文献   

18.
美国在领跑世界篮球多年之后,终于听见了后边追赶的脚步声,国际化并没有让NBA实现对国际篮球长期的俯瞰和统治。世界篮球已经不再对NBA充满好奇,在频频打破美国本土球员对各个奖项的垄断之后,界界篮球在一批优秀的国际球员带领下,开始了从景仰到侵略的新路线。  相似文献   

19.
杜婕 《新体育》2003,(7):48-49
“别看我的个子小,可是我的本领高。”在长人如林的篮球世界里,的确存在着这样一个人群,他们凭借着出色的个人技术,不仅为自己赢得了生存空间,也为小个子人群赢得了声誉和地位。在世界篮球最高水平的NBA,本赛季登记在册的球员412名,平均身高2.02米,在这些球员当中,只有14人身高在1.83米以下,占总人数的3%,倒是身高超过2.14米的球员达到了45名。虽然小个子球员在NBA里占少数,但他们却在竞争激烈的赛场上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昔日“武大”是英雄]谈到NBA历史上的“武大郎”,最著名的人物当属阿奇巴尔德。1983~1984赛季之后,阿奇巴尔德…  相似文献   

20.
随着姚明在NBA的成功,近期易建联、孙悦又陆续登入NBA,国内的篮球热顿时升温。一些年轻球员都以这些明星为榜样,因为在这些年青球员的心中,也有一个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踏入NBA的殿堂。然而梦想与现实毕竟还有很大差距,为了能够让更多有潜质、身体素质好的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