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启蒙”在康德那里是作为出口(exit)、出路(way—out)得到界定的,人类脱离自我招致的不成熟和依赖状态,是谓启蒙。如果可以化约,对个体而言,启蒙即指涉自由及理性,从社会论之,启蒙也不出“现代性”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人人生而平等”,这是启蒙时代的信念。不过,人们往往认为这只是一种抽象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3.
通过两年的实践,作为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地市最早设置新闻频道的荆州电视台,在专业化频道的运作与管理上已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根据荆州电视台收视调查网反馈的消息看,地方台新闻频道应该思索的是:新闻节目应该怎样处理“具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的关系,“理性”和“情感”的光辉怎样才能得到充分的张扬并最大限度地被受众接受?  相似文献   

4.
鲁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古都南京是鲁迅思想的启蒙之地。许广平曾说:鲁迅对于“学生时代,他最高兴回忆到的是十多岁在南京”。周作人也说过:“鲁迅与南京的关系相当不浅”。  相似文献   

5.
“交往理性”是哈贝马斯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是值得“普遍模仿”的“黄金法则”。但是在国际传播领域,“交往理性”始终面临着困境。本文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交往理性”受到非理性主义、民族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阻碍。非理性主义削弱了交往行为理论的“理性”根基;民族主义以反启蒙和自我中心主义的特征破坏了“理性”和“平等”的前提;现实主义则以权力斗争为核心、以“泛安全化”为表现,破坏了“话语规范性”和“主体真诚性”。三者交织于国际舆论场中,对国际社会的“公共领域”造成了难以逆转的伤害,导致了“交往理性”的困扰。  相似文献   

6.
娱乐新闻的后现代性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娱乐新闻成为很多媒体必不可少的部分。 娱乐新闻的出炉,有其深刻的后现代性背景。后现代性是针对现代性而提出的概念。“现代性”指的是17世纪以来,以“理性”为核心词建立起来的以启蒙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化模式。现代性理论倡导人类依靠理性建造一个更合理的社会。现代性的思维逻辑一直影响到今天,并且塑造了现代社会基本的历史和化景观。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周刊》2007,(40):93-93
进入1990年代以来,80年代形成的中国思想文化界统一的启蒙阵营,开始出现分化。这一分化,无论在现实批判和学理表述层面,都有着复杂的背景、激烈的交锋和错综的关系。作为一种“启蒙的自我瓦解”,对于启蒙的不同理解,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对于启蒙的反思,从根底上看,既是理论论争,也是史实的考查之争。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袁伟时近日在《经济观察报》上撰写长文《民初宪政挫败与启蒙》,对民国初年的宪政及其失败这一历史个案做了重新检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黄闽 《中国编辑》2005,(2):21-23,27
大量拷贝,同类出版物泛滥,人们惊呼:要警惕网络信息时代的水货。作者在人们心目中“跌价”,出版社也不再“崇高”。图书品种太多、规模太大、精品太少,主发和退货成为店社之间难解的死结。什么是个性化的品质?如何增强产品研发能力,开发差异化产品?专业化又能为我们带来什么?解读迷思与困局,把脉专业出版,透过理性的思索,寻求出版社个性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五四”运动85周年,本文从启蒙主义视角观照和分析“前五四”、“五四”、“后五四”三个时期中国新闻传播的主流话语。认为“前五四”时期新闻传播的对象是“国民”,新闻传播的主要任务是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服务;“五四”时期新闻传播的对象变为“公民”或“公众”,主要任务是培育现代公民社会;“后五四”时期,“人民”、“大众”、“群众”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对象,新闻传播的主要责任是动员民众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业。“五四”时期新闻传播中“人的发现”和“立人”的启蒙使命并未完成,直至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有限”与“无限”的启示遇衍滨有一次,儿子问我:“宇宙是有限还是无限的?”我说:“当然是无限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常识。”他说:“那有本书上怎么说宇宙是有限的呢?这跟学校学的哲学书上说的也不一样。”我让他把那本书找来。原来那是一本讲天文学特别是现代...  相似文献   

11.
“两会”多年来持续不断的提案、建言;新闻媒体的介入;学界在观念启蒙的同时探讨具有操作性的方案;地方政府的率先实行这一政策起到“领跑”的作用,加强了中央的决心。正是这种理性、建设性的朝野互动,促成了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形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新闻传播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依靠标题。标题是新闻之“目”,如何使新闻能够“眉目传情”,美目盼兮?是每个编辑的基本功课。从新闻传播的受众——读者角度出发,去研究新闻标题如何实现人性化,展现人情味,体现人文关怀,使新闻标题的信息揭示功能从“人”的角度通过“亲和”途径得以充分体现,我认为应该是编辑的又一“必修课”。概言之——我称之为:标题制作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3.
2月5日至19日.《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同时以整版篇幅连续刊登了对“法轮功”痴迷者刘思影、陈果、郝惠君、正进东的4篇系列深度报道:《一个童真女孩的悲惨遭遇》、《琵琶才女何以走向自毁?》、《一个“好人”的愚昧与悲哀》、《£进东,你为何还不觉醒?》。以及《“法轮功”是如何蛊惑人心祸国殃民的?》理性思考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当时,我们虽然已经成年,但可以说都是一群没有经过启蒙的男孩女孩,突然间遇到了一种解放,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热情释放出来,我想,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外国思潮给我们如此的爆炸性冲击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严复(1854~1921),维新时期著名启蒙思想家。蔡元培在《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中指出:“近五十年来西洋哲学.推侯官严复为第一。”严复1898年出版译著《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来唤醒国人保种自强、救亡图存,影响至巨。本文拟对严复《天演论》的主要传播要素进行一些解析。  相似文献   

16.
好书推荐     
寒江雪 《新闻世界》2004,(12):41-41
几年前,我们曾经为“读图时代”的到来而欢呼.可是肖花红柳绿的图画把字敷有限的书越撑越厚,而封底的定价逐渐抬升.书店里举目皆是尽情妖娆的书之际.我们不禁开始怀疑:书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真的需要阅读那么多图画吗?  相似文献   

17.
孙梅 《记者摇篮》2004,(8):43-43
在经济报道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专业性的语言,例如,财政报道中的“财政支出制度”等,这样的语言往往难以引起多数非专业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果把“支出”变为大家都熟悉的“花钱”,兴趣就大不一样了。政府怎样花钱?花钱方式怎样改革?老百姓也非常感兴趣。如此说来。让经济专业语言通俗化,是大众的需要,也是媒体受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李爱明 《大观周刊》2012,(30):20-20
康德的启蒙是“勇气”式的启蒙,而福柯的“启蒙”的新问题是启蒙状态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两者康德使我们理想的建立者,而福柯是毁灭者,是理想的暴徒。也许我们直到现在从未实现“启蒙”,但是我们可以审慎我们以前的启蒙运动,而不应否定“启蒙”到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姚玉芹 《新闻三昧》2003,(11):54-56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随着人们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和人的价值的肯定,电视人在“人本主义意识”的指导下,将创作视点下移,由“居高临下的、远距离的人文教化与启蒙,已部分地变为水平方向的、近距离的  相似文献   

20.
连环画俗称“小人书”,历来不被一些所谓的学问家所重视。然而,鲁迅先生是很看重这样一种文学形式的,在《连环图画琐谈》一文中,就曾说过:连环画对于小孩子来说,“倘要启蒙,实在也是一种利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