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教版义教课标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第131页有这样一道习题: 题目 一收割机每天收割小麦12公顷,收割完一片麦地的2/3后,该收割机改进操作,效率提高到原来的5/4倍,因此比预定时叶间提早1天完成.问这片麦地有多少公顷?[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浙教版义教课标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第131页有这样一道习题:题目一收割机每天收割小麦12公顷,收割完一片麦地的23后,该收割机改进操作,效率提高到原来的54倍,因此比预定时间提早1天完成.  相似文献   

3.
短时优先     
题目:甲、乙、丙、丁四人各有一块麦地,他们共用一台收割机,甲的麦地需要收割4小时,乙的麦地需要收割1小时,丙的麦地需要收割3小时,丁的麦地需要收割2小时,怎样安排四人的顺序,才能使他们花的总时间最少?最少时间是多少?  相似文献   

4.
读了范永权老师的“究竟有何联系?”一文,很感兴趣,想对文中所举例题的解法及其间的联系作点探讨。例1 有两块麦地,它们的总产量相等。第一块麦地平均公亩产小麦40千克;第二块麦地平均公亩产小麦50千克。这两块麦地平均公亩产小麦多少千克? 解:设每块麦地的小麦总产量都是a千克,则第一块麦地有a/40公亩,第二块麦地有a/50公亩,两块麦地共有(a/40+a/50)公亩,故两块麦地平均公亩产小麦  相似文献   

5.
4.一面大鼓 胖小猪种了一大片麦子。 它每天在麦子地里忙着,眼看着麦子已经快要 成熟(shú)了。它盼(pàn)望着麦子收割(gē) 下来,一定要做许多许多特别美味的大饼,送给森 林里的所有朋友尝(cháng)尝。 可是,有一天,一阵"嗡(wēng)嗡"的声 音,打破了胖小猪的希望--它的麦地里。飞来了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下面三个问题的解法相同。现举例如下: [例1]有两块麦地,它们的总产量相等。第一块麦地平均公亩产小麦40千克;第二块麦地平均公亩产小麦50千克。这两块麦地平均公亩产小麦多少千克? 解:2÷(1/40+1/50)=44(4/9)(千克) [例2]一个最简分数,若分母加3,约简得2/3若分母减3,约简得1(1/3)。这个分数是( )。  相似文献   

7.
牛顿问题     
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伊萨克·牛顿(1642—1727),在他著的《普通算术》一书中有这样的一个问题: 有三片牧场,场上的草是一样密的,而且长得一样快,它们的面积是:3(1/3)公顷、10公顷和24公顷。第一片牧场饲养12头牛可以维持4星期;第二片牧场饲养21头牛可以维持9星期。问在第三牧场上饲养多少头牛恰好可以维持18星期?  相似文献   

8.
甜美的汗水     
盛夏正午的太阳炙烤着大地,麦地里的父亲汗流浃背,父亲说汗水的味道是甜美的. 收获的时节快过了,别人家早已用收割机收完了麦子,可我们家的麦子却依然伫立在地里.我曾问父亲为什么咱家不用收割机,父亲的回答很坚定:无论怎样也不用,收割机太糟蹋粮食了,这可是我辛苦劳作了几个月的成果,怎能浪费?我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9.
阅读一本书,如收割一片麦地,书页哗哗地翻过,如割麦的嚓嚓声。我从没割过麦,但却在臆想中将阅读喻为收割,想象阅读的快感一如挥镰。原谅我,面对着坚实而丰饶的《飘》,我的确感到自己是在面对一望无际的麦田,一块由女人耕种出来的金黄的麦田,1936年成熟的麦田。近70年来,无数读者在收获着麦子的甜香,我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0.
那年四月,谢瓦里夫为反对有污染的工厂在巴图姆镇投建,与镇上的人一起拒绝搬迁,被抓去关了两个多月。等到谢瓦里夫被放回时,地里的麦子由青泛黄,沉甸甸的,风吹处像金色的波浪一片一片地起伏,再有几天就可以驾驶收割机收割了。谢瓦里夫心里充满了喜悦,因为在  相似文献   

11.
<正>一、问题提出:一次观课引发的思考[例]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乘法(三)——分数乘分数”的教学出示问题情境:每块油菜花田是1公顷,2块是多少公顷?生:2×1=2(公顷),就是求2个1公顷是多少。师:1/2块呢?生:1×1/2=1/2(公顷),就是求1公顷的1/2是多少。师(纠正):也就是求1/2个1公顷是多少。师:每块油菜花田是1/2公顷,1/2块是多少公顷?生:1/2×1/2+1/4(公顷),就是求1/2公顷的1/2是多少。师(再纠正):  相似文献   

12.
牛顿曾出过一道著名的数学问题叫“牛吃草问题”,也叫“牧场问题”。有三片牧场,场上的草是一样密的,而且长得一样快,它们的面积分别是31/3公顷、10公顷和24公顷,第一片牧场饲养12头牛可以维持4星期,第二片牧场饲养21头牛可以维持9星期,问在第三片牧场上饲养多少头牛恰好可以维持18个星期? 分析:如果不考虑草的增长,在第一片牧场和第二片牧场上一头牛一星期吃的草量分别为5/72公顷和10/189公  相似文献   

13.
秋姑娘缓缓地来到了小村庄,农民伯伯辛苦地收割起了甘蔗,我看见一位农民伯伯不小心被锐利的叶子划伤了,鲜血沿着脸颊流下,我心里一阵难受。看到这一切,我很想发明一种甘蔗自动收割机,这种收割机能把甘蔗自动割倒,并把多余的叶子剪掉,然后十根一捆自动捆绑起来传递到货物舱。在来回的收割中,它还能把地上的杂草和泥土重新翻一遍。甘蔗收割机真  相似文献   

14.
一、圆周运动知识在收割机中的应用例1收割机拔禾轮上面通常装有4至6个压板,拔禾轮一边旋转,一边随收割机前进,压板转到下方才发挥作用,一方面把农作物压向切割器,另一方面把切下来的农物铺放在收割台上,因此,要求压板运动到下方时相对作物的速率与收割机前进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15.
[原型故事]春天,百灵鸟把窝筑在麦子上,养育它的孩子。一天,麦地主人来了,说准备请人收割麦子。小百灵鸟告诉它妈妈,鸟妈妈却说不慌,麦地主人不是认真的。又过了一段时间,麦地主人又来了,这次他准备亲自收割麦子。小百灵鸟告诉它妈妈,鸟妈妈听了,说这次肯定是真的,然后带着它的孩子搬走了。[演绎故事]春天,百灵鸟生下一窝小百灵鸟,它想了半天,最后决定把窝筑在碧绿的麦秆上。这窝小百灵鸟很可爱,它们刚学会飞时,便在麦地里飞来飞去。这天,从村子里走过来一个人,他来到百灵鸟居住的这块地里,用手捻了捻麦穗。“麦子快要成熟了,”他自言自语地…  相似文献   

16.
{又蜘~一守沐/夕 一近年的中考数学试卷中,有很多可以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答的应用题,如: 例1小明买苹果和梨共5千克,用去17元,其中苹果每千克4元,梨每千克3元,苹果和梨各买了多少千克? (1999年广东省中考是亘) 答:买苹果2千克,梨3千克.提示:设买苹果x千克,梨(5一x)千克,.则 4x~十3(5一x)=17. 例2某河上游的A地,为改善流域环境,把一部分牧场改为林场.改变后,林场与牧场共有162公顷,牧场面积是林场面积的20%,问退牧还林后林场面积为多少公顷? (200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答:135公顷.提示:设退牧还林后林场面积为x公顷,牧场面积为(162一x)…  相似文献   

17.
一、现实性练习设计练习时 ,材料的选择应带有现实背景和时代气息 ,使数学问题真正成为学生乐于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和对社会环境的关注 ,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使命感。如 :针对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运算的内容 ,要求学生完成一份作业 :请你用计算器计算 ,完成下图表格。中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总人口(万人)12112112946260631785土地面积(万公颂)96000376595731耕地面积(万公顷)949740218573森林面积(万公顷)12863251028620人均土地面积(公顷/人)42.8人均耕地面积(公顷/人)2.6人均森林面积(公顷 /人)8.2通过上面计算 ,…  相似文献   

18.
保卫蚂蚁岛     
一群快乐的小工蚁,一边哼着歌,一边收割种子。一只小蚂蚁头戴翠绿的树叶帽子,背上挂着小小的收割机。小丫蹲下身  相似文献   

19.
学校有一位教师要参加区数学课堂教学竞赛,教学内容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的《公顷》。在校内,这位教师进行了本节课的试教。试教中,在引入公顷这个环节,上课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组织填写面积单位:(1)一片竹叶的面积约为7();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某媒体以“贫困地区为什么办不出好教育”为题,对“穷地方办穷教育”的农村教育困境进行了报道。文中有这样一句比喻:现在我国的城市成了农村贫困地区人才的“收割机”。 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教育果实,大量被城市收割,已是一个不争的现实。首先,“收割机”收割农村学生,使农村人才流失而变得更为贫乏。在贫瘠的农村,面对艰难的物质生活环境,学生及其家人向往繁华的城市生活。教育改变命运,很多人深信并选择了这条途径,于是,他们砸锅卖铁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这些优秀学生考上大学后,并没有返回落后的农村,他们很多扎根繁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