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外优秀游泳运动员参赛战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仲明  杨国宽  陈爱萍 《体育科学》2003,23(2):86-91,129
通过对国内外优秀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国内运动员在全运会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国内外游泳运动员参赛战术的特点及其差异:100m仰泳项目,国内外运动员前后程百分率差呈先增加后减小的现象;100m自由泳项目,世界优秀运动员前后程百分率差有加大趋势。400m以上自由泳项目,国内优秀运动员比赛中较多采用负分段的游法,但我国运动员速度均匀性和后程的冲刺能力差。  相似文献   

2.
奥运会优秀游泳运动员参赛战术新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近3届奥运会游泳比赛优秀运动员参赛战术的研究后发现,战术因素对优秀运动员取胜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争权夺标”战术是优秀运动员在奥运会游泳预赛、半决赛中较广泛采用的战术;“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战术是奥运会游泳决赛中金牌运动员采用的两种行之有效的典型战术。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七运会游泳比赛进行了现场观察和资料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比赛前后程之间的百分率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而在战术的运用上主要采用“争权夺标”、“后发制人”、“负分段”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森犇  纪逊 《游泳》2010,(2):50-53
当今优秀游泳运动员的年龄变化逐渐被教练员重视。优秀运动员的年龄特征对于把握游泳训练规律,确定训练目标、规划和组织多年运动训练过程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通过对参加全运会和奥运会的我国优秀运动员(第8届、第9届、第10届、第11届全运会各个项目前八名参赛运动员.  相似文献   

5.
优秀游泳运动员参赛战术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游泳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根据自身和参赛项目的特点合理安排比赛战术,将会直接影响到比赛成绩。本文通过对第二十三届和第二十四届奥运会、1986年全国游泳比赛及第六届全运会获胜游泳运动员比赛战术的研究,了解中、外优秀游泳运动员参赛战术的特点及其差异,找出我国运动员的不足,为我国游泳训练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强 《游泳》2009,(5):60-61
现代竞技游泳比赛中,想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除了加强科学选材和训练外,还要加强对比赛战术的研究。每个游泳运动员都有不同的技术风格和心理素质,但优秀运动员共同的特点是具备不易受干扰的、合理的动作节奏和体力分配。美国的康西尔曼在其《美国游泳技术与训练》一书中,认为用较均匀的速度游全完程的方法是最可取的,并制定出“均匀速度表”供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21位优秀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RSR法对其基本身体指标及在里约周期中第12届全运会、喀山世锦赛、里约奥运会3大赛事比赛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事件     
《游泳》2013,(3):11-12
国际游泳名人堂第49届年会举行 戚烈云穆祥雄等获殊荣 5月9日至12日,国际游泳名人堂举办第49届年会,中国著名游泳运动员戚烈云,穆祥雄及其父亲穆成宽被授予“先锋荣誉奖”,以表彰他们在游泳事业中作出的杰出贡献,跳水名将胡佳也作为中国跳水运动员的优秀代表进入名人堂。国际游泳名人堂总裁布鲁斯维格同时邀请中国水上人赴美参加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9.
第九届全运会优秀游泳运动员参赛战术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第 9届全运会游泳比赛的现场观察和有关资料的统计分析 ,发现在 10 0、 2 0 0米比赛项目上有半数以上获奖运动员 (前三名 )采用了减速游法 ;在中长距离比赛项目上获奖运动员大部分采用匀速游法 ;几乎所有的破记录运动员在比赛中都采用了匀速游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6、27、28届奥运会游泳比赛优秀运动员参赛战术的研究后发现,战术因素对优秀运动员取胜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争权夺标”战术在奥运会游泳比赛中的运用“争权夺标”战术是指游泳运动员在比赛的预赛、半决赛阶段,分别根据所有参赛运动员的水平和实力,以争取夺得决定权为目标,在体力上有所保留、速度上有所控制,并确保能游进下一轮的情况下,按预先设计的速度进行比赛,取得决定权后再竭尽全力,力争游出更好成绩去夺取优胜名次的比赛战术。奥运会的游泳比赛是以争取获得好名次为主要目标,而目前奥运会的游泳比赛又需经过多轮。因此…  相似文献   

11.
我国游泳在北京奥运会上的突破,墨尔本世锦赛的辉煌都跟对专项认识的提高有关。研究发现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年度比赛频率、每次比赛项次以及比赛兼项等一系列问题,相对于国外优秀运动员来说较少,比赛能力  相似文献   

12.
游泳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根据自身和参赛项目的特点合理安排比赛战术,将会直接影响到比赛成绩。游泳运动员的比赛战术,主要体现在合理分配体力,掌握好比赛速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游出自己的好成绩。通过对世界优秀游泳选手及我国优秀选手比赛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无论是世界优秀运动员还是我国优秀运动员,在同一项目中,其体力分配方式很接近,但具体分段百分率还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前冲、中拼、后顶”的游泳比赛战术,国内泳坛人士一度推崇备至。虽说目前相信这一信条的人数有所减少,但这一信条在教练员及运动员中仍大有市场。九运会游泳决赛即将开始,如何在是次比赛中有上佳表现,与比赛游速安排关系很大。为帮助教练员。运动员制定比赛策略,特将美国教练马格利索所“配速”(Pacing)一节译载出,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优秀游泳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法,对现阶段国内外优秀游泳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区比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保持短。我国优秀游泳动员最佳竞技年龄明显早于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世界优秀男女游泳运动员的平均最佳竞技年龄均为22岁;我国优秀男女游泳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分别为20岁和17.5岁。建议早期训练避免专项化过早;加强对运动员综合能力的培养;正视并且重视比赛和训练中运动成绩的短暂停滞。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一般经过业余儿童游泳普及班→业余游泳学校(三级)→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二级)→优秀运动队(一线)的这→训练网体制。在二、三线训练中,一般参加年龄组比赛(10-14岁),年龄组比赛是我国选拔优秀游泳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若干全国年龄组游泳比赛前六名与全国游泳比赛排名前六位运动员的关系,对我国游泳运动员成才现状进行分析,为少儿游泳合理的选材与育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游泳运动的发展,游泳比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经常见到有些运动员,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突出,时常超水平发挥出自己的训练实力。同时也听到一些教练员埋怨自己的运动员比赛能力不强,不能发挥应有水平,或比赛失常,本应游出的成绩表现不出来等。就运动员临场表现而言,除其本身训练水平,技术战术水平,竞技状态,比赛环境,比赛任务,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运动员的应激控制能力及自身潜能的调动能力,建立更多的增力应激源,募集更多运动员单位参加工作,游出好成绩。  相似文献   

17.
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赛前竞技状态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备战和参加第十届全国运动会期间对优秀游泳运动员齐晖为期10个月的连续机能监测,对运动员的机能状态进行综合分析评定,并根据运动员的机能状态的变化采用综合手段进行赛前竞技状态调整,使其在全运会上获得了四金一银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8.
第8届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于2006年4月5-9日在上海举行。共有来自世界117个国家的1045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了这次盛会。参赛人数和规模是历届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之最。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派出了最强阵容参加本次短池世锦赛。中国游泳队共派出41名运动员、22名教练员参赛。比赛紧张激烈,各国运动员都发挥了较高水平。这次比赛是对各国实力的很好检验,也反映出世界游泳的一些发展趋势和变化。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 ,通过现场观摩对广西游泳年轻选手在西安第四届城运会游泳比赛中所存在的问题 ,如参赛项目过于集中、有实力的女运动员在比赛中没能正常发挥竞技水平、女子优秀运动员患病用药不慎等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0.
《安徽体育科技》2002,23(1):27-27
在长距离的游泳比赛中,往往是耐力好者获胜。不少运动医学专家认为,让游泳运动员进食碱性食物,可使其血液的pH值偏于碱性,有可能增加耐力。美国科学家曾对10名男子游泳队的优秀运动员做了试验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