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玉蓉 《新闻传播》2006,(12):69-70
伴随广告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广告道德。的关注越来越多。不过,这些关注主要集中于广告内容,对于媒体的刊播行为却较少涉及。其实广告刊播行为与媒体的道德操守有着直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广告刊播反映媒体的道德操守。分析目前广告刊播行为可以发现,许多媒体为了获利,不惜侵犯公众阅听权益,即俗语所言损人利己。只不过这种侵犯带有较强的隐蔽性,往往被人们忽视。因此,深入研究媒体在广告刊播中的道德操守,对于更有效地规范我国的传媒业、广告业,使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第三条规定:“新闻与广告必须严格分开,不得以新闻报道的形式为被报道单位做广告。凡属新闻报道,新闻单位不得向被报道者收取任何费用,凡收取费用而刊播的,应标明为‘广告’。”这一规定,为处理新闻与广告的关系提供了依据。但是实践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企业在新闻单位做了广告,同时这家企业又创造了先进经验或涌现的突出的好人好事,这些经验或事迹不少内容与广告内容有密切关系或一致,新闻事实与广告事实发生“重合”现象(以下简称“重合”现象)。能不能和怎样宣传上述新闻,让广告与新闻二者宣传内容“重  相似文献   

3.
一、法国导演起诉《吉祥三宝》抄袭【刊播媒体】某商报【发表时间】2006年3月12日【“新闻”】内地乐坛近日抄袭传闻不断。前日有知情者从法国传来消息,法国电影《蝴蝶》的导演菲利浦·慕勒已经了解到《吉祥三宝》抄袭一事,并在仔细听过网络上下载的《吉祥三宝》一歌后,认为该歌的确抄袭了《蝴蝶》主题曲的  相似文献   

4.
《新闻前哨》2004,(11):62-62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上海市保健食品市场与消费状况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刊播在上海各类媒体及户外的保健品广告,有42.1%是虚假宣传。调查还显示,消费者对保健品行业多数处于“无知”状态。  相似文献   

5.
新闻媒介刊播广告,受众从中得到大量经济信息,新闻媒介从中得到资金,这本身是件好事。但是近年来一些广告主大作虚假广告,借助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信赖感推销名不符实的产品或服务,给读者带来很大损失,挫伤了受众对新闻媒介的信任感,实堪忧虑。一、几种虚假广告虚假广告在新闻媒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现象A、对比性广告没有调查依据。这是最多也是较为明显的虚假广告。明明不是新产品,却胡吹“国内首创”,销路并不好的产品,硬说“行销全国”。例如某海滨城市一商场为揽顾客,在当地电视台的广告中说:某某商品本商场价格最低。而事实是,该市并未建立有效的商情调查网,全市公私商店数不胜数,根本不可能作商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独家新闻 内涵的嬗变 “独家新闻是由一家新闻机构向外界发布的新闻。” 这是《新闻学大词典》对“独家新闻”这一词条的解释。从该解释可以看出,在传统时代,信息传播技术欠发达的环境下,“独家发现”、“率先刊播”是独家新闻最重要的特征。 然而,进人信息时代后,新兴媒体蓬勃兴起,不同媒体组成的  相似文献   

7.
2008年岁末,上海《新闻记者》杂志刊发了《2008年十大假新闻》一文,12月29日上海东方网公布了2008年度“十大假新闻”。它们分别是:1.“巨蟒吞噬中国维和士兵”,刊播媒体:《西安晚报》,发表时间:2008年3月2日,作者:郑广辉;2.“上海方言‘嗲(dia)’字收入《牛津英语词典》”,刊播媒体:《竞报》,发表时间:2008年3月19日,作者:张喧;  相似文献   

8.
罗子明 《传媒》2011,(4):73-74
传媒产业的营收,一是靠自身的刊播发行收入,二是靠广告收入。而其中,广告收入在媒体总收入中所占比重极大。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支出广告费用的态度,对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网络广告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第四媒体”的崛起和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正在谋求与其整合。如今,“网络广告”四个字不时出现在各种场合,但对这四个字的确切所指,有必要作一界定。 一方面,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现象,广告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体以实现广告主与广告对象之间的联系。除了继续在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上刊播广告之外,广告主们还不断地将目光投注在最新的广告媒体──网络上。1997年,互联网广告收入的总额高达9.065亿美元,是1996年的2.669亿美元的三倍多。对于这类做在网上的广告,很多人将其称为“网络广告”,但为…  相似文献   

10.
广告对传媒的影响建立在传媒对广告的需要上,尽管在商业化传媒的历史上也曾有过媒体强势地位时期,那时,媒介市场尚未形成,传媒处于垄断地位,经济的繁荣使大量广告客户排队在传媒上刊播广告,在传媒的结构布局和传媒产品的生产上,广告几乎没有什么发言权。但随着传媒商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媒介市场开始出现,这个阶段很快就结束了。  相似文献   

11.
2000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对于企业刊播广告的费用支出进行了政策限制,这对于那些过分依赖广告经营收入的我国大众传播媒体敲了一记警钟。我国大众传媒产业的普遍状况是:媒介经营结构单一,主要依赖广告收入。据北京广播学院“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系列研究”课题组的调查,媒介的收入来源以广告为主、以自身的发行或节目收入为辅,多元经营只占很小的比例。一、报业多元经营的前提条件(一)在制度许可的范围内健全经营机制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多次强调,目前我国报刊社资产均属国有独资。但报刊社资产的定性并不妨碍报…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告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和新闻媒体的主要资金来源。就本质上而言,广告是付费形态的传播,只要付费,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通过媒体刊播广告,不少媒体对于广告客户有来者不拒、照单全收的情形,从而忽略了有些广告带给人们的负面影响。台湾文  相似文献   

13.
全媒体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一个传媒集团拥有多种媒体,即使没有达到"全"的地步,也至少拥有几种,比如报纸、杂志、手机报、网站。有些集团拥有几份报纸、多个手机报;二是传媒集团建立了“全媒体中心”,或者类似于这样的机构,底下有“全媒体记者”负责集团的采编工作,然后全媒体中心采集来的内容在多种媒体上刊播,即“一个产品,多个出口”,以整合资源。  相似文献   

14.
文人的作品广告与推销史文贵《扬子晚报》1992年4月1日一篇文章《老舍为自家作品写广告》(原载《团结报》)称:“中国文人为自家作品写广告,老舍恐为第一人。”但在最近几年,随着商品大潮的冲击,勇于推销自己作品的人已屡见不鲜了:“某作家”或“某诗人”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我国媒体广告业迅猛发展,促进了企业产品销售,方便了群众,活跃了经济,对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作用,媒体收入也大大增加,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正如《人民日报》2000年12月23日《规范广告宣传》一文所说,“广告已成为社会生活的必需,无所不在。”我国传媒刊发的广告绝大多数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出现了内容虚假乃至严重政治失误的广告,给社会、给群众带来巨大危害,本文特对此症作一透视。  相似文献   

16.
广告稠密(advertisingclutter)对广告业是件好事还是坏事?所谓广告稠密指的是某一媒体所载广告的稠密程度。广告稠密程度的增加是否会降低广告的效果,这在广告研究和实践者中是个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绝大多数研究的焦点集中在电视广告稠密是否会对受众记忆广告产生负面效果上。而在此方面,种种经验主义的研究则取得相互矛盾的结果。就广告稠密如何对广告记忆产生负面效果而言,有两种学说,其观点截然不同。一种采取“超载观”,认为广告稠密是对广告效果的威胁,因为过量的广告使消费者“超载”接受大量的信息,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7.
刘美君 《新闻传播》2012,(3):154-155
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已经成为一个人人皆可广告的时代。广告对象已不局限于我们以往在媒体上看到的企业产品,大到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小到一期电视节目,甚至个人都可以利用微博等新媒体进行宣传营销。  相似文献   

18.
顾淑臻 《新闻记者》2007,(12):106-107
广告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1949年以后,新中国虽然成立了,但仍然面临着国内外形势的严峻考验。因此社会政治气氛凝重,对新闻工作的控制是严格的。当然也影响到广告的制作、发布和刊播。此外。当时中国的经济处于调整和转型时期,很多产业都是包销包购,好多产品由于不愁销售,厂家也没有竞争的压力.所以广告没有被更多的生产企业所重视。但是.这并不意味当时不存在广告业。对于民间所办报纸的广告,学界讨论较多的是《申报》,其实《大公报》的广告也有自身的特点,在此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19.
冯林 《新闻爱好者》2008,(11):66-67
幽默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给人以娱乐和教育的艺术表现手法,各种信息通过人为的机智处理可以创造出戏剧性、游戏性的视觉沟通效果,为受众打破怀疑情绪、沉闷感觉和抵制态度,使读者通过微笑滋生关于品牌或产品的喜剧性联想和意识。幽默广告在我国已有了相当的发展,从总量来看,以电视广告为例,幽默广告在黄金时段电视广告中约占14%,在各类媒体刊播的广告中所占比重也相当可观。幽默广告的作用与价值日益受到国人的重视,并被广告主加以推崇,这从近年来相声、小品演员大量接拍广告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岁末,上海《新闻记者》杂志刊发了《2008年十大假新闻》一文,12月29日上海东方网公布了2008年度“十大新闻”。①它们分别是:1.“巨蟒吞噬中国维和士兵”,刊播媒体:《西安晚报》,发表时间:2008年3月2日,作者:郑广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