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腐乳的制作原理 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一种丝状真菌——毛霉,常见于土壤、水果、蔬菜、爷物上,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有多个细胞核,进行无性繁殖。毛霉是食品加工业中的重要微生物,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大豆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2.
林子杰 《生物学教学》2009,34(11):68-68
在探究学习“蛋白质”,讲到“外源蛋白质进入体内后,总是有酶参与的条件下,经过水解作用变为小分子的氨基酸,然后才能被吸收”。此时,便有学生对蛋白质被蛋白酶水解产生疑问,学生1问道:“蛋白酶作用于蛋白质的什么部位?”教师:“作用于肽键”。学生1再问道:“那肽酶又作用于什么部位呢?”教师:“还是肽键”。学生2问:“那么作用部位都是肽键,这不是与酶具有专一相矛盾了吗?”  相似文献   

3.
读了贵刊2006年第3期中“演示蛋白质结构模具的简易制作”一文,笔者也应用文中的方法制作了一个蛋白质模具,确实取材容易,步骤简单,非常适用。该文作者也提到对此模具不能演示氨基酸缩合时脱水的现象表示遗憾,本文对这一问题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4.
外源蛋白质进入人体内后,总是在有酶参与的条件下,经过水解作用变为小分子的氨基酸,然后才能被吸收。在教师讲到相关问题时,学生问遭:“蛋白酶作用于蛋白质的什么部位?”教师回答:“作用于肽键。”学生再问道:“那肽酶又作用于什么部位呢?”教师回答:“还是肽键。”“那么作用部位都是肽键,这不是与酶具有专一性相矛盾了吗?”  相似文献   

5.
郑松 《生物学教学》2007,32(11):32-33
看了《生物学教学》2007年第3期“氨基酸与蛋白质的教学总结”一文,获益匪浅。本文在教学中对部分知识采用了另外的讲解方式,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脱水缩合掉的水分子数的计算通过脱水缩合的学习,不难理解如果一条多肽链有a个氨基酸构成,那么它所脱掉的水分子数是a-1。当然如果有肽链A、B、C……它们各自的氨基酸残基数为a、b、c……个,则它们各自所脱掉的水分子数为a-1、b-1、c-1……一个蛋白质分子可以含有一条或几条肽链。假如一个蛋白质分子仅有一条肽链如A链组成,则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数为a个,脱掉的水分子数为a-1个,…  相似文献   

6.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在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与氨基酸有关的问题,而教材中对氨基酸的叙述也是欲说还休,有关氨基酸的知识,应当适当给学生以拓展。  相似文献   

7.
刘庆德 《考试周刊》2014,(77):143-144
高中生物中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计算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作者分析了氨基酸结构通式,概括了脱水缩合中有关的数量关系,总结了氨基酸组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计算等,旨在讲授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真正学会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8.
与蛋白质有关的计算既是高一生物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由于这一节与有机化学知识密切关联,高一的学生若不对蛋白质形成的原理理解透彻,做起相关的计算题则屡屡犯错。下面笔者通过两道例题总结出三种有关氨基酸数目计算的方法,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从这类题中寻找规律,化繁为简,巧算氨基酸数目。  相似文献   

9.
龚南贵 《生物学教学》2012,37(12):62-63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内容主要包括氨基酸及其种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整节内容有比较清晰的逻辑顺序: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结构(决定)蛋白质功能。由于在教学中学生还未涉及有机化学,对氨基酸的结构,氨基酸形成肽链过程的理解上,会有较大难度。本节教学重点为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是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以及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为解决教学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物教学》2019,(22):68-70
碱性蛋白酶能特异性水解蛋白质形成溶于水的短肽和氨基酸,最难被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助洗剂去除的蛋白质类污渍就可以利用蛋白酶轻松清除。探究式主动学习实验小组通过对几类天然蛋白组织的水解实验得出:碱性蛋白酶对两种不同结构的蛋白质——纤维蛋白质和球状蛋白质的水解能力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1.
王晓慧 《大学时代》2006,(7):106-107
蛋白质分解代谢是生物化学中较为难懂的一章,本文对该章重点内容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蛋白质的营养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氨基酸的一般代谢和氨的代谢则详细讲解后以谷氨酸为中心进行总结归纳;氨基酸的特殊代谢可将重点内容点到为止。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知识,抓住重点,也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是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郭晓虎 《生物学教学》2007,32(12):50-52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对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蛋白质有关的计算题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由于审题不清楚,分析问题不全面,理解原理不深刻等因素,在蛋白质的计算题中屡屡出错。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有关蛋白质计算题的易错点作归类例析。1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方面的错解分析例1:(看清楚是肽链还是肽环)全世界每年有成百上千人由于吃毒蘑菇而身亡,鹅膏草碱是一种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种环状八肽。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则鹅膏草碱的分子量约为(C)A.1024 B.898 C.880 D.862…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在蛋白质研究上相继取得很大进展。其中如制出了以胰岛素为代表的一些激素和酶的结晶体;德国化学家 M.伯格曼和 L.泽尔瓦斯进一步完善了各种氨基酸随意合成多肽的技术;上世纪40年代英国化学家 J.P.马丁(195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和辛格将俄国化学家 M.S.茨威特在1906年发明的层析法应用到天然蛋白质水解产生的各种氨基酸、二肽、三肽等均质混合物的分析及分离上,这是一种惊人  相似文献   

14.
黄萍 《中学生物学》2012,28(6):39-40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一节知识非常抽象,简单机械的板书教学很难让学生理解。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实物模型演示的形式,深入浅出,形象地展示了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1实验原理遗传物质的翻译即以mRNA为模板合成多肽链的过程,mRNA链上的碱基组成三联体密码子,每个密码子对应特定的氨基酸。核糖体沿着mRNA链从起始密码子(甲硫氨酸)由5′端向3′端移动,每移动到一个密码子位置,转运RNA便将相应的氨基酸携  相似文献   

15.
在人教版高二《生物》上册第一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这节教学内容中,蛋白质——“肽”的形成过程既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而“氨基酸数量、肽键数、肽链数、失水数”之间的关系对于突破难点而突出重点是至关重要的。我将相关的数学知识.“演绎推理”融入课文中,并设计好具有一定跨度的问题串作铺垫作用,逐步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蛋白质“肽”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真谛,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想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物教学》2019,(20):50-52
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构建氨基酸结构模型活动、模拟脱水缩合过程、探究蛋白质结构多样性,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蚯蚓体内有极高活性的蛋白水解酶等酶类,利用这些酶水解自体蛋白,使之成为可溶性的小分子活性肽和氨基酸。蚯蚓中的氨基酸组成与禽畜体内组织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相仿,并且水解产物中含有抗病和促进动物生长等多种功能的活性多肽。本实验为研究蚯蚓对菜粕中的植物性蛋白的水解作用,为利用蚯蚓处理植物蛋白,生产新型高质廉价饲料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柴胡种子为材料,经6-BA、60℃、KMnO4和对照4种方法进行萌发处理,测定了萌发处理过程中不同处理时间的柴胡种子中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在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氨基酸的变化总体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萌发0-6d之间氨基酸含量迅速升高,6d以后迅速降低,这种变化对柴胡种子的萌发是有利的.在不同处理下,柴胡种子在萌发期间,蛋白质的含量要经历一个迅速升高的过程,这种升高与氨基酸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9.
<正>1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同时产生水吗?高中生物教材中有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说法,结合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很多教辅资料得出结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同时产生水。而实际上,核糖体上氨基酸形成肽链时只是"缩合",却不曾"脱水"。过程简析如下:第1步:氨基酸的活化:氨基酸+ATP→氨酰-  相似文献   

20.
以扇贝加工废弃物——扇贝边为原料,采用枯草杆菌蛋白酶、胰蛋白酶、Flavourzyme对其进行深度水解;然后应用超滤技术对酶解液进行分离,除去未水解的蛋白质、细菌、微细的颗粒成分等物质,得到富含氨基酸和小分子肽的超滤透过液;再应用反渗透技术进行预浓缩,以除去其中过多水分;最后,对该浓缩液进行减压浓缩或喷雾干燥,即得到浓液状或粉状的水解动物蛋白产品。其粗蛋白含量为66.88%,氨基酸态氮含量为6.96%,氨基酸态氮/总氮65.05%,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