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超级女声”之尚雯婕尚雯婕无疑是2006年“超级女声”中最绚烂的传奇。辗转三个赛区,一路风雨兼程,一个不懂五线谱的公司白领,最终夺得2006“超级女声”全国总决赛的冠军。  相似文献   

2.
据报载,一场名为“超级教师超级选”的活动正以“超级女声”的形式在杭州某小学火热进行。参选老师将通过海选、PK、总决选等环节,充分展示自身才艺,以赢得学生的选票。“超级女声”家喻户晓,红得发紫,赚足了银子,抢尽了风头。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超级女声”只是一个娱乐节目,给青春骚动的少男少女们一个娱乐的平台,“想唱就唱,唱得响亮”正说明了“超级女声”的娱乐功能。据了解,该校“超级教师”的评选活动全程为20天,分海选、PK赛、总决选,且每一场比赛都有拉票赛。我相信在20天马拉松式的评选活动中,无论是参赛…  相似文献   

3.
“超级女声”一词,大家肯定不会陌生。2005年的“超级女声”,是一个音乐梦想之花盛开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青春和美丽,浪漫和执著,与歌声一起飞扬。“超级女声”、“超女”及随之带出的好几个新词,在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4.
胡彬 《广东教育》2005,(11):62-63
说“超级女声”引得万“生”空“校”,似乎有些夸张,但这个电视娱乐节目声势浩大,人气旺盛,女生趋之若鹜,引发了全国性的“超级女声”狂潮却一点不为过。纵看“超女”以及她们“Fans”的身份,大多是在校学生。在“超级女声”面前,教育者该反思什么……  相似文献   

5.
今天的国人创造性有多强不敢恭维,但“仿词”的能力是颇强的。创造力、想象力可能不佳,但联想的能力还是非常发达的。这不,“超级女声”之前有“超级名模”、“超级明星”;“超级女声”之后,“超级男生”甚至“超级教师”也出来了。“超级”二字由以往的高挂在人群金字塔上的顶  相似文献   

6.
“超级女声”一词,大家肯定不会陌生。2005年的“超级女声”,是一个音乐梦想之花盛开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青春和美丽,浪漫和执著,与歌声一起飞扬。“超级女声”、“超女”及随之带出的好几个新词,在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镜头一翻开一份晚报,“PK”一词竟用在了政要论文中去了,一眼看去还以为说的是大热的“超级女声”呢!镜头二“超女巡回演出,看了吗?”不觉间,“超女”的新闻时不时地占据了媒体娱乐的版面乃至不少青少年的生活。镜头三2005年的“超级女声”李宇春上了《时代》周刊封面,一时风头无二。“神舟六号”成功返航回家,网上的论坛还登有李宇春的题词祝贺!……  相似文献   

7.
我的表姐酷爱唱歌。前一段时间.电视上的超级女声正办得风风火火,自封为“超级女声二号”的表姐也不甘示弱。但提起这位“超级女声”、可让我们“苦不堪言”哪! 先说表姐的外貌吧,胖乎乎的脸,水桶般的身材,怎么看都不是当歌星的料呀!更  相似文献   

8.
“超级女声”是一档以音乐选秀为外壳的娱乐性节目,它所倡导“全民快乐”的娱乐方式给中国娱乐电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国人的心灵深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6年“超级女声”已经开唱了,这个夏天因为有了“超女”,我们有了更多的期待  相似文献   

9.
〔镜头重放〕“超级女声”刚刚落地成都进行海选,李宇春和妈妈一起前去报名。当看到现场有数以万计的人在排队,李宇春被吓住了,是妈妈给李宇春以鼓励:“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报名吧。”于是,李宇春又唱又跳地出现在"超级女声"的舞台上,最终赢得了352万手机短信的支持,将“超女皇后”的桂冠戴在头上。对于"超级女声”活动可能见仁见智,但了解一下这位“超女皇后”的少年经历,也许对我们的成长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0.
歌声。尖叫。摇摆。呐喊。眼泪。笑容。捶胸顿足。欣喜若狂。这个原本可能平淡、炎热,郁闷的夏季,因为有了超级女声而变得活色生香起来。每个星期五晚上,从青春少年到白发智者,无数电视观众都以翘首期盼的姿态等待一场精神的盛宴。超级女声到底用什么触动了越来越挑剔的电视观众的内心,让那么多“玉米”“笔迷”“凉粉”“盒饭”等为之痴狂?超级super,超级女声正是以show(展示)、universal(普及的)、personality(个性)、emotion(情感)、rival(竞争)为主打魅力,构筑了一个展示个性的超级舞台,打造了一群原本平凡的超级女生,掀起了一场全民参…  相似文献   

11.
去年署假掀起的“超级女声”的热潮已尘埃落定。但“超级女声”的话题仍在继续,赞扬者有之、叹气者有之、愤怒者有之。许多教育工作者也从超女现象中对教育进行了反思。从“超级女声”现象反思语文教学,我们应该如何创造让学生喜欢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对“超女语言”和“超女言语社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超女语言”指的是与“超级女声”节目相关的流行语,“超女语言”的使用群体有着普遍的心理认同,并保持着长期的言语互动,他们构成了“超女言语社区”。而“超女言语社区”的形成又进一步推动了“超级女声”节目的传播。对“超女言语社区”这一特殊言语社区案例的讨论有助于言语社区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对“超级女声”节目传播和运作模式的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3.
自2004年以来,国内兴起的青少年“超级女声”热引发了学术界广泛的讨论,支持与反对的双方基于自己的立场各抒己见。对相关争论进行梳理和分析,能使人们理性地认识和对待青少年流行文化中“超级女声”热现象。  相似文献   

14.
随着“超级女声”的热播,“PK”这个词也变得家喻(yu)户晓(xiao)了。在“超级女声”节目中,“PK”就是两名实力相当的选手进行比拼(pin),最后一个人胜出,另一个人淘汰  相似文献   

15.
[引言]2005年,“超级女声”(以下有时简称“超女”)异军突起,从一个地方电视台的娱乐节目逐渐升温,成为一种众多人关注的社会现象。这一年夏天,快乐中国超级女声,以其群众性、互动性和娱乐性,在中国娱乐界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8月26日,历时半年、在社会引起轰动效应的“超级女声”终于落下了帷幕,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分获冠亚季军。超级女声曾经让那么多人疯狂过、感动过、梦想过,不管人们褒贬如何,它都已经成为这一年最值得人们记取和思索的历史文化事件……如果评选2005年最热门事件,“超女”现象恐怕是当之无愧“第一”。其火爆程度有…  相似文献   

16.
随着“超级女声”的热播,该节目中一个叫“PK”的环节使“PK”这个词也家喻户晓了。在“超级女声”的节旧中,“PK”就是两名实力相当的选手进行比拼,最后只有一人胜出,另一人淘汰出局。例如:“随着‘超级女声’比赛的日益白热化,每次比赛中的PK环节都让人看得心惊肉跳。‘能不能不PK’成了观众中的一种声音, 且越来越响亮。”  相似文献   

17.
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栏目曾是一个十分火热的话题,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超级女声》也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电视现象.为此,国内许多学者和电视工作者就此问题围绕电视娱乐节目改革这一方向开展了讨论.为深入研究《超级女声》现象,理性会诊中国电视,本刊特推出“《超级女声》现象研究”栏目,现刊出一组文章,从《超级女声》的艺术特征、平民大众的娱乐秀以及《超级女声》火爆与传媒背后的欲望推动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期引起有关理论与电视工作者继续推进这一现象的讨论与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一、“原生态形式”的真人秀 (一)“零”门槛的全民表演.《超级女声》在报名方面无门槛限制,以一种不分唱法、不论外形、不问地域的互动性、参与性超强的“海选”为主要特征,只要喜爱唱歌的女性,均可报名参加.《超级女声》总导演王平表示:“我们完全放开报名条件,这样可以使更多怀有想法和梦想的女士走到舞台上.”喻国明认为,“海选”是这个节目能够轰动的一个很大的因素.《超级女声》破除了很多以往此类竞赛选拔的门槛,给所有人展示自己的机会,什么年龄、出身、家境、身材都不问,来了就唱.假设没有海选、PK,也没有短信投票和大众评委,仅是按常规进行初赛、复赛、决赛,这样选拔出来的“超女”就算甜美动人、唱功一流,也不会是普通观众喜闻乐见的“超级偶像”.因此,《超级女声》彻底打破了传统声乐赛事的一切既定规则.而且《超级女声》在程序设计上大胆出格,完全不走声乐赛事的寻常路.相对于传统声乐赛事,《超级女声》更富有情节性、悬念性.在淘汰中,更是放大了煽情的娱乐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它允许评委对选手在赛场内外公开对选手进行各种尖刻评价,甚至将这种反差和讽刺作为一种看点提供给观众.在选手“想唱就唱”时,让任何人“想说就说”。  相似文献   

19.
“如果一个人两手攥空拳,无财无势,他怎么才能一夜之间平步青云摇身一变什么的……”“他有没有什么本事?譬如弹棉花、腌制猪头、收破烂等等。”“没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有点技术含量的活儿都不会。”“那就参加《超级女声》吧,既然什么也干不了又不甘混同于一般老百姓。”据说《超级女声》这档节目的收视率接近新闻联播,始作俑者湖南卫视该时段的广告价格也超过了央视。这让央视很是吃醋,开了一个会,砸了几块砖,批评《超级女声》低俗,但这不能遏止它的万众追捧。《南方周末》报道“超级女声”时,用的标题是“十万人玩的游戏”,《国际先驱…  相似文献   

20.
于骥  杨晗 《文教资料》2006,(32):181-182
05年,一场全民偶像的造星运动“超级女声”席卷了整个中国,它不是知识分子津津乐道的“精英文化”,而是实实在在的邻家女孩似的“草根阶层”的狂欢。05年它风靡全国,蒙牛、湖南卫视、天娱公司以及电信运营商都从中尝到甜头,可谓皆大欢喜。06年“超级女声”在万众关注之下已经拉开序幕。06年,它有什么变化?从05年的超级女声中可以得到一些怎样的启示?怎样让超女的营销战略制定得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