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许海燕 《甘肃教育》2011,(16):56-56
信息技术为培养创新人才营造了理想的环境。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启发和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最终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创新教育是以塑造创新人格为核心,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特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近年,黄淮学院围绕“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发展有后劲、深造有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为引领、以创新创业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创新创业学分制为基础、以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为载体,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园建设,构建起了具有黄淮学院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高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构建。本文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以就业创业为目标,以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为研究为例,对课程内容、创新创业能力进行深度剖析,构建了构建了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学生具备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基础、将创新创业意识有机融入专业技能课程、拓展职业能力为延伸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环境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了理想的环境,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体系提出新的课题、新的思路.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并合理启发诱导学生,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创新教育是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立足实际、面向未来,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价值追求的教学模式.暨南大学在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升整体认识水平上进行了理论探索,以教学过程创新为理念,以创业教育为突破,以合作学习为方法,以科学研究为载体,以社会服务为导向,以成果转化为平台,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6.
研究团队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电工电子科技创新中心,以建立全开放的创新实验室为创新项目实施的研究平台;以开设“电工电子工程基础”系列培训为创新项目实施的技术平台;以组织举办课程设计竞赛为创新项目的培育平台;以参加国际、国内重大学科竞赛为创新项目的管理及展示平台.研究团队通过上述4个平台的建设,为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培育及管理开辟了新途径,并形成了“两结合”、“两支持”、“以赛促管”的研究特色.  相似文献   

7.
大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创新教学体系和创新教学策略.确立了以作业、小组讨论、晚自习辅导、<物理之声>杂志、互联网等为载体的全方位立体化教学平台.创新教学以创新教学体系为支架,实施课堂教学与课后训练相结合的"五步教学法",在引导学生主动构建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着力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活动能力的培养及创造情感的塑造.  相似文献   

8.
史方静 《考试周刊》2011,(88):168-168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本文探讨了如何让创新教育走进地理课堂,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结合沿边经济落后区民营企业发展情况,分析说明民营企业要保持良好竞争优势,必须以观念创新为前提、以管理体制创新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战略创新为着眼点、以营销创新为手段、以文化创新为源泉,构建新的管理模式,适应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以示范建设为契机,以实践探索为基础,以体验教育为范式,践行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形成了"四纵四横"的立体化创新创业体验模式.四纵,即创新讲座、创新论坛、创新大赛、创新实践,四横即项目孵化体验、专业技能体验、团队训练体验、创业探索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