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长期处在初三一线教学的老师,在中考前的复习中需要做并讲解很多的中考题,在这过程中很多老师往往做一题讲一题,就题论题,缺乏挖掘题目深度的习惯与能力.其实做得多了,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中考题都是在其他中考题的基础上演变来的.它们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发现了这点就可以为我们解题提供了一些依据和思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有在原有题目的基础上继续挖掘题目深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些典型的中考题进行再思考,看能否将该题进行演变,滋生出更多的题型.  相似文献   

2.
数学离不开解题,任何数学题目在求解时都要探索解题思路,而解题思路的形成常因解题自身知识所限、观察角度不同等多种因素造成不同程度的受阻,甚至误入歧途.因此,教师在解题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暴露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路受阻现象,而且应当全面、准确地分析思路受阻的原因,探究排除思维障碍的对策,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思维轨道上来,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通过对自己教学实践中案例的分析,谈谈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思维障碍的原因及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求解直线方程时可以运用很多种方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直线方程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来计算,如果这些方程采取一般方法,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会浪费很多时间.另外,在实际练习过程中还会出现难度较高的高次方程.在求解这些题目时,学生应该认真分析题目的结构和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尽可能地将这些方程简化,这样才能既保证解题的准确性,又节省计算时间.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总结,而是采取题海战术,让学生做大量题目.这种方式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直线方程的解题方法,还会造成学生的困惑,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总结.下面我就结合具体的题目来详细讲解一下直线方程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如下现象:(1)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一听似懂,一做就错.(2)学生拿到题目识字不识意,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无从人手.(3)答题过程思路比较混乱,对而不全、全而不对.(4)作业任务观点,做完就了事.特别是在复习过程中,这些问题在中等生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这些不良现象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学生解题的失败,逐步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值得老师们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新时期高中物理力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解题思路的培养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备受瞩目的问题,其培养方法的落实过程中首先看待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传统高中物理力学解题思路教学存在的不足、高中物理力学解题思路发展新方向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希望对广大教师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一、传统高中物理力学解题思路教学存在的不足1.教师解题思路陈旧、老化在传统高中物理力学知识解题过程中,广大教师对知识的讲解思路应不断地更新,将复杂的问题如何做到清晰化讲解是  相似文献   

6.
潘小梅 《数学教学》2014,(4):11-12,33
近日,一位老师在与笔者闲聊时说到平时做有些题目经常会百思不得其解,题目难得让老师也想不出来,这是很多老师都会碰到的事.那么教师在获知参考答案以后,是依葫芦画瓢讲一遍?还是根据参考答案揣摩解题思路的形成过程?笔者认为,教师即使是看了参考答案,也应该有一个根据参考答案分析解题思路的过程.现就以2013年天津市中考题第18题为例,剖析解题思路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7.
初中的数学教师都知道函数是代数中最难的一部分,尤其是甬数类型的应用题更是难,老师感到难以讲解,学生也难以理解.有的题目甚至是老师声嘶力竭的讲了很长时间,学生却一点也没听懂.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有这样一类函数应用型问题,题目中有四个量,这四个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一看题目就感到无从下手,理不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探究和摸索.找到了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能达到大部分学生当堂理解,并可以当堂自己独立做出同类习题.下面把我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总有一些学生,老师讲过哪些题目就会哪些题目,而对于一些变形的题目则找不出思路,不知如何下手.再者,我们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说学生不会思考,不会触类旁通.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光说触类旁通,而不教给学生怎么去触类旁通.诚然光有口号肯定是不行的.笔者以竖直面内的球绳模型为例浅谈一下如何将基...  相似文献   

9.
杨治军 《考试周刊》2013,(90):52-53
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教学。在解题教学中经常产生这样的情况。教师讲解题目时会出现讲了但讲得不到位,学生理解不是很透彻;讲了但选择的不是学生固有的方法,学生很难掌握。究其原因.或是由于时间仓促,准备不充分造成的,或是由于自身水平有限,认识肤浅造成的。总之,数学解题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解题后的反思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卢妙兰 《中学文科》2009,(14):95-96
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老师讲的时候会做,自己做就不会了;课本的题会做,试卷的题不会做;容易的题会做,难的就无从下手了.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没有学会总结归纳解题方法,只会就事论事,就题解题,不会扩展思路,寻找解题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解题时多注意帮助学生学会总结知识,不但要解出题目,更重要的是掌握解题的方法,以便在考试过程中快速地找到最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解题时常常会出现无从下手、考虑不周、走弯路甚至走错路等问题,经老师的一番分析后,顿时恍然大悟.究其原因,多数是学生在分析问题时不注意发现、挖掘题目的条件,而是凭自己的主观想象,导致思路受阻、思考偏差.其实,解题就好比“破案”,题目的条件犹如嫌疑人留在现场的“线索”,而求解的答案就如要抓获的“罪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1当前数学教学的现象和分析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如下现象:①学生对老师的讲解一听就懂,一做就错;②学生拿到题目识字不识意,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无从下手;③答题的过程比较混乱,对而不全,全而不对;④作业任务观念,做完就了事.特别在复习过程中,这些问题在中等学生中表现尤为明显,这些小良现象直接或问接地导致学生解题的失败,逐步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甚至有些同学不愿学数学,值得老师们关注.  相似文献   

13.
如何使学生快乐的学习数学是我们每个数学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讲解式"学习方法就是将学生变身为老师,给学生布置题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备课,老师做适当的指导讲解,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为其他同学讲题。在备课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探究更好的解题方法,在讲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激励听课者更好的学习,已达到提高数学学习成绩的目的。该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得以检验。  相似文献   

14.
波利亚指出"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并把解题过程分为:理解题目、拟定方案、执行方案、回顾等四个步骤.在学生解题时,我们仅能见到其解题过程和结果,并从中能了解到学生应用了哪些知识和方法,细心者还可以观察到学生的一些行为反应和情绪反应,但是学生拿到一个题目后实际是怎么想的,我们却无法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其实,有时对老师适合的,对学生不一定适合.卢梭有一句名言"儿童不是小大人",从这种意义上讲,不了解学生解题过程的心理活动,我们的教学就是在黑暗中摸索.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心理机制十分复杂,本文将结合具体的例子从同化与顺应的角度对此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15.
数学离不开解题,任何数学题目在求解时都要形成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常因解题者自身知识所限,观察角度不同等多种原因会造成解题思路不同程度的受阻,甚至误入歧途.教师在解题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暴露学生在解题中产生的种种思路受阻现象,而且...  相似文献   

16.
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难以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对圆锥曲线内容缺乏学习兴趣.圆锥曲线题目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是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类型.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注重解题方法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策略,提高学生圆锥曲线解题能力,树立学生解题自信心.本文结合圆锥曲线典型例题,探究圆锥曲线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种情况是:学生模仿课本,模仿老师;老师多是把题目分成不能再细的类型,详细讲解,以便学生解题时对号入座。要培养学生成为创造型开拓人才,我们不能不拼弃旧的落后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培养。  相似文献   

18.
常听一些老师抱怨:这道题讲过多遍了,学生还没有学会.我认为,那是老师在讲解过程中,没有展示解题过程中的“源”与“流”,没有教会学生怎样做题.对此,我在“源”与“流”方面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在解答题目过程中,以常规思维居多,遇到较深的题目就极不容易找到突破口.而在许多参考资料中又只能看到它的解答过程,不清楚在解答过程中的思维过程,所以,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讲课时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的培养,在给他们解答例题时,不仅要讲解题方法,还要多给他们讲解解题的思维过程,特别是非常规的思维过程.本文就通过罗列例题的非常规解法,以助学生突破常规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20.
陈国清 《中学文科》2009,(14):73-74
初中生在解答题目过程中,以常规思维居多,遇到较深的题目就极不容易找到突破口.而在许多参考资料中又只能看到它的解答过程,不清楚在解答过程中的思维过程,所以,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讲课时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的培养,在给他们解答例题时,不仅要讲解题方法,还要多给他们讲解解题的思维过程,特别是非常规的思维过程.本文就通过罗列例题的非常规解法,以助学生突破常规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