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出现了全国性以经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流派--汉学.学术思想的繁荣发达,总是要寻求、获得相应的教育组织来传播.汉学兴起之后,就开始进人书院传播、发扬.钟山书院作为清代的一所著名省会书院,其在汉学的教育与实践巾成绩卓著,对汉学的发展与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况澄为广西清代道光年间进士,一生肆力于学,才学广博,长考订,工辞章,著述丰硕,仅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所藏其著作即有60种。本文略述其著作的简要内容、卷数、学术价值以及收藏情况。  相似文献   

3.
清代乾嘉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文事活动为主的幕府,这些幕府倡导学术研究,学术气息浓厚,著书活动兴盛,一度成为学术基地,推动了乾嘉学术的发展。乾嘉时期幕府著书成为清代学术史上很突出的文化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与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有很大的关系。清代中期艺文幕府的著书活动对清代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不仅保存了众多的优秀典籍和乾嘉学者的学术成果,同时也成为乾嘉汉学兴起的一种表征。  相似文献   

4.
赵涛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3):140-145
汉、宋学术之争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大的争论之一,也是清代学术界长期聚讼的一个主题,清代前期的许多学者都卷入了这场学术大讨论中。编纂于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总目》恰恰反映了这一清代学术发展的趋势和状况,提出了经学史上著名的汉、宋二派说,体现了明显的重汉学、轻宋学的学术倾向,其秉持的学术态度和倾向作为一种思想红线,贯穿于《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批评始终,成为《四库全书总目》经学观的精神内核和精髓。  相似文献   

5.
从杜注的遭遇看乾嘉汉学的学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嘉汉学宗汉儒旧训,在清代春秋左传学领域对杜注无休止的攻伐不仅仅是由于汉注和杜注的对立,也是学术规范的对立所致.<左传>杜注尚"简",引文不注出处,与清代乾嘉汉学所树立的学术规范相悖.从杜注的遭遇可以反映出清代学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李付兴  马增敏 《晋图学刊》2013,(1):72-74,79
杨以增是清代道咸时期的著名藏书家,他在学术上主张以汉学为主、会通汉宋,在藏书上则经史并重,重视珍善本的收藏,并刊刻了大量书籍,用广其传。其治学和藏书思想的形成,是与当时的学术环境、学术潮流的转换密不可分的,经历了一个由服膺北海到会通汉宋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人类就要告别二十世纪了。回眸历史,无疑可见学术领域的灿烂群星。其中,张舜微先生博大精深的学术成就令世人瞩目。一、总结乾嘉学术堪称朴学殿军清代考据学,学风质朴,以汉代的训诂考证方法为宗,故被称为朴学、汉学。这一学派源于清初,盛于乾嘉,衰于道光,殆及二十世纪又放异彩。当代的国学大师,如俞樾、孙诒让、章太炎、罗振玉、王国维、刘师培、陈寅恪、陈垣、顾颉刚、钱穆、钱基博、余嘉锡、黄侃、张舜徽几乎无不受乾嘉学派的治学传统影响,在考据学中卓有建树。尽管他们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新思想、新方法,有新拓展,但在学术的总路数上仍是沿袭了乾嘉学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由杭州市档案馆编辑整理的《清代大运河全图》长卷,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该长卷根据绘制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大运河全图》原图仿真复制。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  相似文献   

9.
刘巍 《出版史料》2011,(2):108-111
1993年,中华书局点校排印出版了清代著名学人阮元的《经室集》。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扬州仪征人。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名臣。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著,商务印书馆,1937年;中华书局,1986年近人研究清代学术较早者,首推章太炎。章氏的《清儒》篇,可谓是近代总结清代学术史的开山之作。稍后的刘师培著《南北考证学不同论》、《近儒学术统系论》、《清儒得失论》、《近代汉学变迁论》,对清代学术作了富有价值的总结。继章、刘之后对清代学术  相似文献   

11.
《乾嘉学派研究》陈祖武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乾嘉学派作为清代的一个主要学术流派, 亦称汉学、朴学或考据学,因其在乾隆、嘉庆两朝达于极盛而得名。它活跃于18、19两个世纪之间的学术舞台,影响及于20世纪中叶。其间杰出  相似文献   

12.
道光六年(1826),因运河河道阻塞,江南漕粮试行海运.现从馆藏宫中朱批全宗中选辑的这组史料,基本反映了道光年间海运漕粮的具体情形,可供研究清代漕运史参考,现予刊布.因文件较多,拟分上下两次发完.  相似文献   

13.
清代藏书大家张金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在历史悠久、文人荟萃的江南古城--常熟,又涌现出了一批名闻遐迩的藏书家.他们为保存我国文化遗产,传布历史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张金吾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14.
近日,由杭州市档案馆编辑整理的《清代大运河全网》长卷,由浙江卉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该长卷根据绘制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大运河全图》原图仿真复制。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  相似文献   

15.
清代著名汉学代表戴震是我国18世纪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他倡导经世致用的中国传统学术理念,并在教育哲学、教育思想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6.
张星鉴的<国朝经学名儒记>是继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之后对清代经学家生平及学术成就的又一次较为系统的总结.文章对<国朝经学名儒记>的内容和版本进行了梳理,并通过与<国朝汉学师承记>的比较研究,指出其价值与不足.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国剧的京剧形成于清代道光年间,它基本上属于古典艺术一类.它的大部分剧目反映的是古代人民的生活,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人们渐渐不能满足于此,所以从20世纪初起,就曾有一些京剧艺术家对京剧表现近现代生活作过不懈的探索和尝试.京剧大师周信芳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海外汉学(中国学)领域的研究著作、译作日益受到学术界关注,相关著作的译介出版已经形成热点,海外汉学对当代中国学术的转型和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华书局汉学编辑室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汉学"编辑室,自1998年成立以来,组织翻译出版了一批汉学研究、中外关系史等方面的著作,受到学术界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四川档案》2013,(4):48-48
日前,南部县档案馆在整理和数字化馆藏民国档案时,发现了一批零散清代档案。这批清代档案约三、四百件(一事一件),主要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年间的官府文书和民间文约。这些档案无疑是对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就被发现、现已进入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清代南部县衙门档案”的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20.
在封建社会,地契是拥有土地的证据。四川省新都县档案馆收集、整理了现在稀见的清代从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至宣统(1805—1911年)106年间的196件地契,年代较为连续,内容翔实丰富。虽为挂一漏万,仍不失为研究清代政洽、经济历史的重要资料。 四川省新都县档案馆所保存的清代地契档案,都是由卖主所立,买主存执,体现了民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