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他是文学家,一部《围城》让他名满天下;他是记忆大王,他看过的文字都能记得,而且过目不忘的能力并不随年纪的增长而减退;他是语言学家,他运用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及拉丁语等多种语言如母语一般熟稔;他是学者,其学术著作多用文言文写成,内容上却是中西合璧。他便是20世纪30年代“民国第一才子”“三百年间的大天才”钱钟书。  相似文献   

2.
他是文学家,一部《围城》让他名满天下;他是记忆大王,他看过的文字都能记得,而且过目不忘的能力并不随年纪的增长而减退;他是语言学家,他运用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及拉丁语等多种语言如母语一般熟稔;他是学者,其学术著作多用文言文写成,内容上却是中西合璧。他便是20世纪30年代“民国第一才子”“三百年间的大天才”钱钟书。  相似文献   

3.
钱钟书署名     
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平易近人,从不摆大学者架子。年轻人向他请教,他总是热情地回答问题,帮助查找资料,有时还亲笔写回信详细解答,他在赠给别人的书上署名,常常是“钱钟书敬奉”。  相似文献   

4.
钱钟书博学多才,学贯中西,被学术界尊崇为“文化昆仑”。时下,一些学者对钱钟书的学术地位质疑,认为钱钟书治学多是“吊书袋”,在学术上没有重大建树。本文对此持不同的态度,并以钱钟书读莱辛的《拉奥孔》后所著的两篇文章为例,探究其治学门径,认为钱钟书治学严谨,对前人理论采取了“述而有作”的态度。将钱钟书与同时代的学者朱光潜、王朝闻等作比较,更能看到其睿智的光辉  相似文献   

5.
钱钟书小记     
1985年冬,香港记者、女作家林湄到北京想采访钱钟书,怕遭到钱先生拒绝,就邀请时任《文艺报》副主编的吴泰昌先生帮忙。吴先生先打了个电话,被钱先生婉拒。无奈之下,吴泰昌决定来一次突然袭击。
  一天下午,他和林湄突然出现在钱钟书的家门口。一见面,钱钟书便笑哈哈地说:“泰昌,你没有引蛇出洞,又来瓮中捉鳖了……”由于林湄是带着香港文学杂志社社长刘一鬯先生的问候,加之吴泰昌又是老朋友,钱钟书破例接受了林湄的采访。但钱钟书要求林湄不做笔记不录音。采访结束后,林湄根据记忆写了一篇文章《速写钱钟书》。稿子写成后,林湄将文章寄钱钟书审阅。钱钟书做了多处修改,把那些称赞他的话全部删去。在给林湄的回信中,钱钟书这样写道:“大稿活泼有感情,但吹捧太过,违反我的人生哲学,也会引起反感。过奖必将招骂,这是辩证法……”在“违反我的人生哲学”这一句旁,钱钟书特意加上小圆圈,以表示重要。  相似文献   

6.
钱钟书署名     
人们敬仰的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平易近人 ,从不摆大学者的架子。年轻人向他请教 ,他总是热情回答问题 ,帮助查找资料 ,有时还亲笔写信详细解答。他在赠送给别人的书上签名 ,常常是“钱钟书敬奉”。有一次 ,一个叫吴庚舜的青年写了篇关于《长恨歌》的论文 ,请钱钟书先生指导。钱先生不辞辛苦 ,字斟句酌 ,帮助他充实修改。论文发表时 ,青年恳请钱先生署名 ,他不同意。在吴庚舜的一再央求下 ,钱先生只好违心地署上一个笔名 :郑辛禹。为何要署这样一个名字呢 ?原来 ,在《百家姓》中 ,“郑”在“吴”之后 ;在天干地支中 ,“辛”在“庚”之后 ;古代…  相似文献   

7.
钱钟书先生是享有盛誉的学者兼作家,他的文学作品虽然不多,却极有品位。他的作品语言生动活泼、幽默诙谐。这种语言艺术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出神入化的修辞艺术。钱先生有“比喻大师”的美誉,在他的作品中,比喻艺术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其它修辞手段如引用、夸张、谐音、讽刺等也运用得恰到好处,使其语言风格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8.
钱钟书先生是我国当代学术大师和著名作家。《管锥编》和《谈艺录》被海内外誉为学术高峰;小说《围城》也家喻户晓。“钱学”(“钱钟书研究”)已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热点之一。钱先生夫人杨绛是著名翻译家、作家和学者。但是,至今还没有一本有关的研究资料集,给科研和教学带来诸多不便。有鉴于此,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9.
著名作家和学者钱钟书是现代文坛上有名的低产作家,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围城》被海外学者誉为“一支独秀走天下”,国内读者也因为《围城》而称钱钟书为“文化昆仑”。钱钟书及其《围城》获如此高的声誉,除了《围城》题材的开拓,作者刻画人物的维妙维肖以及小说绚丽流畅...  相似文献   

10.
钱钟书先生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兼擅独到艺术与精深学术的一代学人。他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首先与他深厚的家学渊源密不可分。尤其是他的父亲国学大师钱基博先生,对儿子的管教极其严格,他的严谨治学态度,为钱钟书先生成为蜚声海外的“通人”学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良好的家庭环境只是为个人的成功准备了外部的条件,真正关键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在于个人的天分和努力程度,在成功的链条中,前者只是一个非主导的外因,而后者则是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内因。而钱先生更是如此。他首先具有异乎寻常的天分。这主要表现在他具有惊人的记…  相似文献   

11.
无锡,是学贯中西的当代大学者钱钟书先生的故里。马头墙高耸在晴空下,黑瓦粉壁,白成韵味。江南旧时的民宅、虽是平房、也别有情致和气势。这座钱氏老宅,墙基处一块条石上镌着“钱绳武堂”字样,即取《左传》“与我同物”之义,所谓绳其祖武也。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就是清末一位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12.
刍议余秋雨散文的语言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美玲 《阅读与鉴赏》2007,(11):29-30,45
余秋雨先生是文化学者,也是一位散文大家。他的散文素以文采飞扬、思维敏捷、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喜爱。他善于将睿智和学识在“人文山水”间邀游,使他的历史散文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又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人文化意识的河流,启迪哲思,引发情致。国内外不少评论家都把余秋雨作为一代散文大师,余光中先生在《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中曾把余秋雨与梁实秋、钱钟书相提并论:“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多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人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他的《文化苦旅》。”  相似文献   

13.
一百年前,宣统二年农历十月二十日(1910年11月21日),带着晚清最后一抹残阳,在江苏无锡,诞生了一位日后学贯中西、被誉为文化昆仑的大家——钱钟书。钱钟书先生虽饮誉海内外,但一生淡泊名利,尤其后半生,更是行事低调,诸如这种周年纪念他曾表示过极大的反感。可面对如今这种追名逐利、人世浮躁、学术腐败的环境,我们没有理由不把目光重新转向大师钱钟书,没有理由不向青年学子们重新打开钱钟书这座取之不竭的宝藏,让大家看看上一代学者是如何读书、治学、做人的。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大师风范,后世学子当铭记于心。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教育》2005,(4):5-5
1984年在第四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代表登记表“懂何种外语”一栏中,钱钟书先生填写着:“略通英、法、德、意语。”钱先生是公认的国内当代学者中屈指可数的精通外语的专家,他曾任《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委员,又参与了毛泽东诗词的英译定稿工作。他把自己对外语的精通说成“略通”,  相似文献   

15.
一、能够淡看这几次改动吗  钱钟书自命“文改公”,已经发表的作品总是不厌其烦地增删修订,如《管锥编》,增订的文字几近全书的 1/5。《写在人生边上》再版多次,钱钟书也是反复修改,其中《读〈伊索寓言〉》有几处修改,不仅关乎语言运用,而且还可以咀嚼出钱钟书的一些思想。 1983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在 1984年版的基础上准备简体横排重版《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在《读〈伊索寓言〉》“生前养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死后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譬如写回忆怀念文字的亲戚朋友”之后加“写研究论文的批评家和学者”。可以看出,这一改动,…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今中外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文人、学者在自己的写作、研究生涯中,十分注重对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利用。例如我国著名的作家、学者钱钟书先生,在撰写《管锥篇》一书的过程中,就“征引了4000多位中外作者的上万种著作”。这种广征博引、力求甚解、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与他在学术领域里获得很高的成就不无关联。因此有人称他有“照相机般的记忆”。这除了来自他的勤奋、刻苦、坚韧的品格外,更得益于他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对此,他的夫人杨绛女士曾著文披露:“钱先生在牛津大学求学时就养成了读书记笔记的习惯。回国以后,无论经历了怎样的社会动…  相似文献   

17.
放下石头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个大师求教。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他疑惑地望着大师。“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那为何不放下呢?背着石头咋能登山呢?”大师笑了。年轻人一愣,忽觉…  相似文献   

18.
一代大师、学者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聪慧过人,被称为"民国第一才子".青年时期的钱钟书颇有些自负,恃才傲物.  相似文献   

19.
威·克莱因,荷兰专家,人称“心算大师”。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克莱因很小就喜欢心算,数字几乎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有惊人的记忆能力,能记住100×100以下的乘法表。  相似文献   

20.
钱钟书,一九一0年生于江苏无锡世家,学钱穆、中共导弹之父钱学森都是出自这一家族的名人。钱钟书之名的由来,在于他周岁时抓周抓到了一本书,因而取名“钟书”。也许是天意吧,他也就名副其实,一辈子“钟情于书”,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