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松 《成才之路》2010,(5):12-13
如今,都在提作文创新。老师的教法在创新。学生的作法也在创新。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对城里的孩子来说,视野宽广,也有网络作为强大的信息后盾,这不是件难事。但对于生长在农村的教师和学生而言,这似乎只是一种奢望。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但又较闭塞的农村天地。这与城镇的孩子相比,写作的题材显然要窄一些。然而,我们农村作文教学却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块天地,  相似文献   

2.
在狠抓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作文更在于创新。但不管怎样创新我们都必须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而作为农村中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却有着自已独特的优势。因此,我们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怎样来贯穿这个“农”字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3.
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但又较闭塞的农村天地,这与城镇的孩子相比,写作的题显然要窄一些.然而,我们农村作文教学却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块天地,有着城镇里没有的独特优势.我认为,我们只要能充分把握住农村特有的优势--乡土气息,在指导学生作文思路上下功夫,始终贯穿一个"农"字,注以乡土气息,相信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4.
在作文创新的今天,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作为一些生活在农村小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我们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  相似文献   

5.
在作文创新的今天,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而作为生活在农村小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大地,、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我们农村作文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在作文创新的今天,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作为一些生活在农村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农村作文教学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在指导思路上只要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7.
习作是用语言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和与别人的交流,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在作文创新的今天,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实”求“新”.而作为一些生活在农村的小学生,整天和土地打交道,接触的是另一番广阔的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我们农村作文教学却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处处洋溢着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8.
在作文创新的今天,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农村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农村作文教学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在指导思路上,只要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鉴于此,结合教学实践,作者总结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小学作文教学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着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无情可抒等问题。尽管老师煞费苦心地指导,但是学生的习作还是粗线条、干巴巴。每逢写作,不是抄范文,就是胡编乱造。分析起来,原因不外乎有两个:一是学生本身积累不足,入不敷出;另一个是作文教学走进了教师“奉命作文”的怪圈。叶圣陶说过:“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农村这广阔的天地里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问题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引导孩子去亲近自然,用自己的眼睛、心灵和双手去体验、发现和表现农村生活的美…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要努力做到“真”、“实”、“活”、“新”,而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这一广阔天地为我们农村学生作文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因此,我们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11.
王安石早就提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文构思要想创新就必须做到两点:一要广泛,二要深入。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做到探究、思考事物广泛而又深入呢?  相似文献   

12.
南于受环境、信息传递和文化氛围等多方面的限制,农村学生的作文能力和城市学生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但又因他们接触的人或事物的不同,作文各有千秋。鲁迅先生在《少年润土》一文中就告诉我们:农村孩子知识丰富灵活机智。现实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作文能力,这是许多教师最为烦心的问题之一。农村相对城市来说,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村学生普遍厌作文,怕作文。作文内容十分贫乏。习作时出现了写假人假事的“胡编式”作文;或者是东摘西抄的“拼凑式”作文;甚至是全文照抄的“移植式”作文。究其原因,许多教师认为是农村孩子生活较单调,知识面狭窄,学生手中“无米”,只能“泡白开水”或“偷”或“剽”。其实不然,鲁迅先生在《少年闰土》一文中就告诉我们:农村孩子知识丰富灵活机智。  相似文献   

14.
李靖 《考试周刊》2011,(2):85-8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启示我们,作文教学首要的问题就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要说。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些生活存农村小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农村作文教学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因此,只要很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就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15.
农村学生普遍厌作文,怕作文、且作文内容贫乏、语言枯燥.因而“胡编式”、“拼凑式”、“移植式”作文屡见不鲜。许多教师认为这是因为农村孩子生活单凋、见识不广,手中“无米”,只能“泡白开水”或“偷”或“剽”。其实不然,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一文告诉我们:农村孩子知识丰富、灵活机智。农村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相似文献   

16.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写作教学效率低,学生写作水平不高,一直困扰着农村的语文教学。这既有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总体不高、为求稳求分而禁锢学生创新、教学缺乏纯筹规划、作文批改有“批”无“评”有关,也与农村学生语言处于“弱势”、缺乏阅读、个性不足有关。为此,教师要提高专业素养,挖掘教材和课堂中的资源,克服教学中的短视行为等。  相似文献   

17.
钱小平 《文教资料》2005,(2):151-152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题目由教师指定,“写什么”不能逾越教师划订的范围,“怎样写”必须遵循教师指出的几种模式。讲评作文也要按照教师确定的调子讲优评劣……其结果,学生作文大都千篇一律,内容相近,写法相似,小孩子说大人话,缺乏儿童气息,文章缺少童真、童趣,缺少创新思想。如何打破上述局面,让学生能自由作文呢?在新课程改革中,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作文充满童趣,还学生作文本来面目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降低要求,拓宽天地。教学目标的制约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水塘风情     
《水塘风情》是我在上“观察与写作”的作文课时为学生写的一篇示范作文。我们是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也全是农村孩子,我要求学生调动平时的观察和记忆,将家乡的美生动地描绘出来,并力求做到情景交融。在我带头下水作文后,我发现学生们的作文比以前写得要生动多了,我觉得有时教师的示范比枯燥的课堂讲授要有效得多。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也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可是,大多数农村学生作文无新意,农家孩子还是怕写作文,乡村教师还是怕教作文。“农村孩子生活单调,知识面狭窄,学生手中‘无米’,只能“泡白开水”;农村孩子贯用方言.表达能力不佳”成了怕作文的理由。  相似文献   

20.
何中德 《文教资料》2006,(21):91-93
一、前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题目教师出,主题教师定,“写什么”不能逾越教师划定的范围,“怎样写”必须遵循教师指导的几种模式,评改也要按照教师确定的调子讲优评劣……其结果:学生不是在学习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而是在学习如何用别人的语言表达教师(或教师期望他们具有)的思想感情,不仅其作文程式化,假大空,缺乏儿童气息,少有创新思想,而且还导致了学生人格的分裂,使原本纯真无邪的孩子出现双重人格——作文人格和真实人格:生活中,他们天真烂漫,表现真实自我;作文里,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