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星信箱     
信心是怎样炼成的●370□□□□86@qq.com:谭星姐,我由于几次考试失败而有点丧失信心,我该咋办?○姐姐想先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会在几次考试中失败  相似文献   

2.
高利平  侯松 《高中生》2011,(36):34-35
Leading:失败并不可怕,即使是多次失败,只是不要一再地犯同样的错误。我们要在失败的打击中留住希望,把一次次的失败当成一次次绝好的锻炼与学习的机会。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说法仅仅只是经验之谈还是有一定的依据?一项最新研究成  相似文献   

3.
李艳 《小读者》2010,(12):41-41
失败并不代表你是个失败者 它只表明你尚未成功 失败并不代表你一无所获 它只表明你吸取了一次教训 失败并不代表你很愚蠢 它只表明你信心百倍 失败并不代表你无脸见人 它只表明你百折不回 失败并不代表你工夫白费 它只表明你的做事方法尚待改进  相似文献   

4.
李兆君  张乐 《宁夏教育》2007,(7):134-134
有人曾对三到五岁儿童进行识字实验,读第一节课获得成功的儿童,第二天很愿意继续学习;失败的儿童则对学习不热心.再失败几次就甚至厌恶这个活动。这个实验说明.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快乐,会增强他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而学习中的多次失败,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而不愿再学习下去。  相似文献   

5.
正没有一个学生愿意当学困生,没有一个学生不希望成功,而总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学困生。想一想他们,刚开始学走路时,不管路有多么不平、摔多少跤;说话时,不管话有多么结巴、词不达意,他们都坚持不懈地进行锻炼再锻炼,直到完全学会为止。是什么原因使那些对未来曾经充满信心、充满希望的学生变成了学困生。是失败,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那么,如何让学困生重新燃起对成功的渴望呢?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让学生接受失败,查找原因,积累走向成功的经验失败在人的成长中、工作中是不可避免的,遇到失败时,要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爱  相似文献   

6.
为了让学生正确归纳考试成败的原因,进而对“现实自我”进行审视和调整,更顺利地向“理想自我”迈进,一次期中考试之后,我上了一堂心理辅导课。首先我用话题引入:一个人遇到挫折、遭到失败时,常常会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请问各位:失败一定是成功之母吗?(学生会回答:不一定。)是的,不一定。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首先必须对失败进行正确归因,然后调整对策,重整旗鼓,这样才能走向成功。可见,正确归因非常重要。今天我们的辅导话题就是“正确归因,不断进步”。归因的领域很广,涉及工作、学习、生活等…  相似文献   

7.
似水流年     
一夜夜的孤军奋战,干涩的双眼疲惫不堪;一次次的考试失败,鲜红的分数刺眼想哭;一双双失望至极的眼睛,打落了多少盛开心灵的自信之花。  相似文献   

8.
习得性失助感,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学生学习语文每每受到失败的挫折和打击,从未经历过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对语文学习丧失信心,甚至自暴自弃,这就容易产生语文习得性失助感。这种失助感具有跨越情境的性质,即在第一种情境下的失助感会影响到第二种情境,导致一次失败接着一次失败,屡试屡败。这种失助感会带来多方面的障碍:1.动机障碍。  相似文献   

9.
"当我一次次幻想着飞翔时,当我一次次幻想着成功时,我笑了,傻傻的笑了;当我一次次从高高的天空上跌落下来,当我一次次失败而归时,我哭了,高兴的哭了;因为我明白了:要想飞翔,要想成功,就要经过失败,经过跌落。"一群队员围  相似文献   

10.
正威廉·格拉瑟在《没有失败的学校》一书中提出教育的"相关性",他认为,未能帮助学生发现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是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要想减少学校的失败,即减少学生的失败,学校与教师要改进教育观,关注教学的"相关性",关注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指导,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基本行为,它是否具有"相关性"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一位教师执教《第一次抱母亲》教学片段为例,将教学"相关性"作为主要观摩对象,  相似文献   

11.
“失败是成功之母”曾被许多人认为是至理名言,有些教师也把这句话作为对待学生的一条原则,始终相信“失败——努力——进步——再失败——再努力——再进步”这一规律。在小学英语课堂上也尝试这一规律,老师总是提难题,说些让学生摸不着头脑;设置种种陷阱,不让学生轻易“过关”;即使是游戏也一次说错就失去再讲的机会,惟恐学生骄傲自满,没有足够的好奇来吸引学生的目光。  相似文献   

12.
博士生创新失败比普通创新失败更具复杂性和离散性,博士生从创新失败中振作是更具能动价值的学习过程。文章在对博士生科研创新失败学习进行内涵挖掘的基础上,探究博士生科研创新与失败学习的生态逻辑,并依循内控归因、外控归因和系统归因三种路径对博士生"失败学习—科研创新"绿色演化过程进行解构。构筑博士生科研创新失败学习新生态,需要持续构筑失败归因和自省机制,搭设博士生科研创新生态网络;推进失败学习的赋权增能,形塑博士生科研创新理路;孕育包容失败的科创气象,激发博士生科研创新生态红利,进而促进博士生科研创新生态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从大学生创业者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大学生创业失败学习进行分析,从自我价值因素、创业学习因素、创业社会网络和创业失败成本等方面对创业失败学习动力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分析,提出激发大学生创业失败学习动力的措施,强化大学生从失败经验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钟键 《四川教育》2014,(7):78-79
2011年9月中旬,校长说要开展“教中学”课型探究,由一个学生团队承担课堂组织者的角色,推动课堂学习,我感到莫名的惶恐.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着教一个学生教师团队解读文本,进行教学设计.之后,学生将站上讲台,引领同学们学习,而我只在课中做适时的介入点拨,在课末进行总结.这一次,我同样尽全力而为,但同时也做好了失败的准备.我告诉自己:“失败和成功对一个人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属于未来!”  相似文献   

15.
周颖 《辽宁教育》2008,(9):13-14
挫折,是一个人的行为在实现预设目标的过程中。因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所遇到的失败、失利和阻碍。与此同时,行为个体往往会产生心理障碍,并伴随出现不安、失意等不良情绪反映。初中学生常见的挫折包括:①学习挫折。一些学生学习期望值很高,平时学习也很努力,但由于学习效果不佳或一两次考试偶尔失败。便丧失了学习自信心。②交往挫折。一些学生希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人,一生中经历了1009次失败。但他却说:“一次成功就够了。” 5岁时。他的父亲突然病逝,没有留下任何财产。母亲外出做工,年幼的他在家照顾弟妹。并学会自己做饭。  相似文献   

17.
遵循行动研究的研究范式,本研究对一次教师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了描述,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研究者认为,组织者的失策和小组成员合作技能的缺乏是导致这次合作学习失败的主要原因.组织者应科学制定培训的目标结构,并帮助教师建构积极的互赖关系;小组成员应有意识地反思自身的行为,提高合作技能.  相似文献   

18.
失败说:我常常给攀登者制造苦恼,这苦恼却孕育着成功的欢笑。 成功说:我是你最后一次失败的升华,也是一次次失败的结晶。  相似文献   

19.
“失败是成功之母” ,这是千年古训。但从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 ,我认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 ,往往会催毁一个人的自信 ,甚至因此毁了他的一生 ;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够激活一个潜在的巨大的自信 ,使他走向新的成功。所谓成功教育 ,即通过改革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不断帮助学生成功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形成成功心理和积极学习的内部动力机制 ,成为学习的成功者。1 生物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困难原因分析据有关资料的调查认为 ,学习困难生占学生总数的 6~ 10 %。生物学科同其它众多学科一样 ,也存在着…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上讲,每一个稍微懂点儿童教育学的人都清楚,我们不应该由于孩子一次、两次的考试失败,就影响到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就影响到给孩子的爱,而是应该坚持不受影响地继续信任孩子、关注孩子和支持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