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科技信息》2014,(3):89-89
人类星球:自然界最伟大的生存故事》基于BBC同名巨制系列纪录片《人类星球》,特别推出精彩图集,呈现第一手资料,向自然史上适应力最强、最有能力的物种——人类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赞美,展现了人类如何与地球上最恶劣的环境相抗争,成家立业,繁衍生息,遍布世界每一处角落。  相似文献   

2.
张珊 《知识窗》2010,(4):55-55
美国影片《阿凡达》在全球热映.人类与外星人相遇并携手战斗的科幻故事让人津津乐道。那么,在真实的世界中,外星球是否存在和人类一样有智慧的生命体呢?这个问题可以用概率来说明。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11,(11):62-63
美国《大众科学》网站近日为我们列举出了有史以来最有野心的10大科学实验:从全球最大的海底天文台到彻底窥探我们所在星球的“终极显微镜”,再到探测险象环生的木星世界等,所有这些实验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人类更好地了解宇宙并最终了解自身。  相似文献   

4.
《发明与创新》2010,(3):33-33
科学家近日研究出一种清除外星球探测仪器和宇航服上灰尘的方法,使用高声扩音器制造出高音调噪声,通过管道这种声波形成足够大的压力,可消除附着在外星球人类探测仪器装置和宇航服上的灰尘。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前不久出版的《美国声学协会》杂志上。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科幻电影《星际穿越》热映,影片专门聘请霍金的好友、天体物理学领域权威——基普·S·索恩作为编剧之一兼科学指导,借助宇宙航天里"高大上"的概念,引出了观众猎奇的欲望。《星际穿越》所描绘的宇宙画面以及人类探索星空的能力,有多少符合科学与现实?人类要实现星际穿越,还有多遥远?"时空扭曲"光速下可实现中国古代神话中经常出现"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情节。《星际穿越》中,宇航员库珀和女科学家布兰德降落在米勒的星球上,星球上的1小时相当  相似文献   

6.
1969年,美国成功地实施了阿波罗计划,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为远征其他星球进行科学考察奠定了基础。火星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也是多年来人们一直密切关注的星球,人类下一个涉足的目标必然是火星。尽管在数十年间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向火星发射了许多探测器,但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所限,一时还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世界人口数据统计,目前为止地球上大约生活着78亿的人,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地上升,除去一些自然条件极端恶劣、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地球上可以说人满为患、越来越拥挤。移民太空,成为很多人的一个大胆追求。火星是目前科学家勘探到的环境最接近地球的星球。如果要寻找另外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火星肯定是第一候选。火星这颗让古代人类充满幻想的星球,如今又成为人类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8.
陈光 《今日科苑》2006,(12):15-16
假如地球上的65亿人口,在明天突然“集体失踪”,那么,重新回到自然怀抱的地球,将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答案: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人类无疑是有史以来最为霸道的物种。在过去短短的数千年里,人类的城市、村庄、农田和牧场,吞噬了这个星球表面l/3以上的陆地。据估计,人类已经攫取了大自然全部产出的40%;与此同时,留下  相似文献   

9.
看了《阿凡达》之后,我真想找一个像潘多拉星这样美丽的星球去安个家——那里美不胜收的美景太吸引我了,而且按照现在人类破坏环境的速度,我想早晚地球会被人类变成一片不毛之地。现在看了《让我带你上太空》这篇文章后,我发现实现自己的愿望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10.
未来,当人类的先驱者踏上火星时,随身行李箱里会带上各种怪异的微生物。在我们的太阳系中,火星是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两颗星球都是岩石质星球,大小也很接近,一个火星年约为两个地球年。如果人类要去其他星球长久定居,火星是首选方案。只是火星的大气层成分主要由二氧化碳和氮气组成,而且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很大。这些不利条件都阻碍了未来人类向火星移民。不过我们也别对火星望而却步,最近几年来,生物学家正在对地球的一些微生物进行改造,这些微小的家伙将成为人类改造  相似文献   

11.
奈杰尔·法恩代尔 ( Nigel Farndale)在新千年前夕采访了著名科学家霍金 ,以下是访问者的提问和霍金的回答。移民外星问 :如果世界人口以目前的速度继续增长 (每 4 0年增加 1倍 ) ,那么 ,到 2 60 0年 ,地球就不够容纳人类了。我们有可能扩散到其他星球吗 ?答 :我们下世纪很可能实现由人类驾驶飞船抵达火星。但是 ,地球是目前太阳系里最有利的星球。火星小、寒冷 ,没有足够的大气层 ,其他星球都很不适合人类居住。我们要么得学会在太空站居住 ,要么得旅行到下一个星球。但这要等到下世纪才能实现。问 :我们可以用多快的速度旅行到下一个星球…  相似文献   

12.
一个把人类有计划地搬迁到外星球上居住的宏大规划正在进行。如何解决人类在外星球的生存问题?近20多年来,全球出现的人口危机、食品危机、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使科学家们不得不把目光转向了外星球,一个把人类有计划地搬迁到外星球上去居住的宏大规划正在进行中。在这一规划中,微生物又是我们人类开发外星球“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发外星球的第一步,先解  相似文献   

13.
正去别的星球看一看、玩一玩,甚至干脆住下来,是许多科幻迷的梦想。科学家们也在未雨绸缪,为人类寻找"第二家园"。从火星、半人马座到开普勒452b,他们的目光越投越远。然而现实问题是,就算找到一颗合适的类地行星,我们也没办法搬过去。面临考验的不仅是航天技术,恐怕还有人类的寿命。以电影《阿凡达》中在半人马座虚构的"潘多拉"星球为例,要前往这颗距我们4.4光年的星球,即使按"太阳神2号"创造的人类飞行器速度纪录(约每小时25万千米)来计算,也需要差不多2万年。  相似文献   

14.
抵达潘多拉星球上的人类为了工作、战斗和穿越雨林地区,人类穿上了增强机动平台(Amplified MobilityPlatform,简称AMP)服电影《阿凡达》的导演是好莱坞的詹姆斯·卡梅隆,实际上,卡梅隆还是美国宇航局(NASA)的科学顾问,曾参与研究用于火星探测任务的照相机。他对待科学的态度素来严谨,  相似文献   

15.
福斯特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著作有《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脆弱的星球》《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其中《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这本著作涵盖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要概况,本书的主旨是揭露资本主义是生态危机的主要导因。著作从对生态危机严重程度状况的精确定位出发,到揭示资本主义内在无限扩张与生态有限的相矛盾,再最后回归我们人类自身如何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白石 《百科知识》2009,(4):29-31
2008年11月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了年度报告《生命的星球》。这份报告的主题是生态危机。报告称,因为人类过度使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世界正在迈向比目前的金融危机更糟的“生态信用危机”:人类每年使用的资源要比地球能够补充的多30%,从而导致森林被毁、土壤退化、空气和水源遭到污染、鱼类和其他物种数量急剧减少。为此,人类每年正在背负4万亿~4.5万亿美元的生态债务,这大概是世界金融机构估计的此次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损失的2倍。  相似文献   

17.
《百科知识》2011,(10):66-68
人类的活动已经超越了自然界的侵蚀力量,很明显地改变了地球的面貌。从太空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人类的足迹,包括城市、水库、农业活动和对森林的砍伐。其中,人类给这个星球留下最醒目的伤疤之一,就是露天矿。  相似文献   

18.
人类目前的探测器要想探测几光年之外的星球,都需要飞行上万年,等探测器万年以后到达的时候,即使能够把探测那个星球的信息传递回来,地球上也许已经是桑田变沧海。不过,纳米专家的一些想法倒是很有吸引力。他们的想法是,发射一个探测器到小行星带上,最  相似文献   

19.
鸟类随想     
在生命世界的万般生灵中,鸟类也许是最自由自在,最高瞻远瞩,最灵活多变,最无羁洒脱,因而也最为令人神往,使人羡慕的生物。人类自从来到这个星球上,一直对鸟类充满着好奇,一看到它们,立刻就会激起无穷无尽的遐思。  相似文献   

20.
热门100     
JOE  SVETLIK  ROB  TODD  TOM  BAILEY  NIGEL  BROWN  RICHARD  GRASSIE 《科技新时代》2007,(5):44-59
T3穿过沙漠、跨越海洋,搜遍这个星球上的每一寸土地,为你带来了目前人类世界中最热门的100款数码装备,个个热辣无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