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瑞典是个十分注重儿童文学出版和青少年儿童阅读推广的国家。根据瑞典政府官网的数据显示,瑞典每出版十本书籍,其中必有一本儿童文学。2012年共出版1761种儿童文学,其中有54%是瑞典作家所写。瑞典设立诺贝尔文学奖已有上百年的传统,每年颁发世界上最大的儿童图书奖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纪念奖(ALMA,the Astrid Lindgren Memorial Award)、北欧青少年儿童文学奖(The Nordic  相似文献   

2.
自从70年代以来,瑞典政府越来越重视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新闻出版。尽管世界上讲瑞典语的人数很少,但瑞典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保持并尽量扩大其文化产品的产量。瑞典人口820万,面积17.3万平方英里,人口超过25万的城市有3个。瑞典人有较好的文化修养。据统计,80%的瑞典人经常阅读报纸,95%以上的家庭拥有电视机,人均拥有电话机数量居世界各国之首,出版的图书、期刊和报纸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近年来,议会和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直接或间接地对新闻出版业提供财政支持,为了对这些资助进行管理,还专门成立了3个机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记者 韩阳)7月25日"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接力出版社,接力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国民阅读促进中心、中国图书馆协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协办.  相似文献   

4.
《出版参考》2013,(19):28
本刊讯(记者韩阳)6月14日,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联合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举行了"最能打动孩子心灵的世界经典——林格伦儿童文学作品校园阅读分享活动"。朝阳区教委副主任张朝晖,林格伦作品中国出版方中少总社社长李学谦,瑞典驻华大使馆政务参赞林茹娜出席了本次活动并分别发表讲话和致辞。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阅读推广人梅  相似文献   

5.
韩阳 《出版参考》2009,(15):18-18
7月25日,“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接力出版社、接力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国民阅读促进中心、中国图书馆协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协办。研讨会分别就儿童读物分级对于儿童文学创作、阅读推广、儿童教育、少儿出版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做了极富建设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少年儿童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今年是我国政府倡导全民阅读的第四年,而且,我国针对青少年的阅读推广活动也正在逐步地深入开展当中,了解国外相关情况的发展现状,借鉴其中的宝贵经验为我所用有着深远的意义。在此,我们邀请谭旭东先生与熟悉法国少儿图书出版的李一枝女士和埃及从事儿童文学研究的哈赛宁先生,就两个国家的童书创作、出版与阅读推广情况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原创儿童文学出版面临稿源堪忧、编辑乏力、出版失序、阅读危机四重困境,导致原创儿童文学出版缺少基础、助推力不够、环境欠佳、存在前提渐失,而建立社会各种力量为原创儿童文学出版充分发力的合理机制是原创儿童文学出版走出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樊学梅 《中国出版》2022,(S1):162-165
阅读点亮童年,一本好书就像一盏明灯。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才能带给孩子心灵的浸润。一个人的思想成长史一定与其阅读史有着重要的关系。这就要求儿童在快乐阅读的时候,要有教育的牵引。这就为少儿图书的出版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出版寓教于乐对儿童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佳作。选题缘起:书展上的邂逅与选题的诞生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战略部署,努力建设书香社会,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新时代·新悦读——2018齐鲁阅读季”系列活动于山东书城举办。  相似文献   

9.
与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瑞典的公共服务更为完善,在新闻出版方面也表现出具有更多手段的调控.随着后工业社会各类公共问题的出现.如出版物多样性降低.国民阅读率下降、少数民族语言出版物锐减等.瑞典政府需要介入新闻出版领域.因为有强大而又成熟的社会力量存在,瑞典政府对新闻出版的介入显得更为多样、细腻而又完善.  相似文献   

10.
王蕾 《出版广角》2016,(22):55-56
《城南旧事》作为一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国内童书市场持续热销.除作品独有的美学特色外,从语言到文学本身的阅读教育指向也是其长销的重要原因.儿童文学已经成为阅读教育的重要资源,教育指向应成为评估当前儿童文学作品的重要维度.儿童文学出版不仅要从美学上进行考量,还要从语言教育性和文学教育性上进行考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端于西方儿童文学的译介,清末民初的出版机构为西方儿童文学的引介移植提供了丰富的平台与载体,也为其广泛传播起到了宣传推广之功效.本文以20世纪前期文化传播的重镇商务印书馆为例,通过考察这一出版实体在儿童文学引介与传播上的具体实践,探讨近代出版之于儿童文学发生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记者韩阳)原定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第30届世界大会,将改在澳门举行。中国澳门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第30届世界大会召开的时间为2006年9月20日~24日。主题为儿童文学与社会发展。分会场议题为:我们的文学——儿童论坛、国际少儿出版高峰论坛、儿童文学与道德规范、儿童文学与理想世界、儿童的自由与空间、儿童读物与多媒体时代、儿童绘本的发展趋势、哈里·波特现象的思考、弱势儿童的阅读。大会由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CBBY)、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澳门中华学生联合总会、澳门…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后半期至新中国成立,瑞典有多个教派在华传教,其中浸信会(也称浸礼会)选择了山东作为传教地域,诸城是其最主要的传教地点之一.瑞典传教士一方面大力传播宗教信仰,另一方面创办学校、医院、孤女院等社会事业,并间接将西方现代文明带到了中国. 艰辛的传教  相似文献   

14.
林笑意 《出版参考》2015,(11):11-13
出版社作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对于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台湾童书出版机构在台湾儿童阅读推广的历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童书出版与阅读生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经济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台湾社会的阅读需求有了较大的提升,以童书出版机构为例,信谊基金会、民生报童书出版部、国语日报社童书出版部、九歌出版社、小牛顿杂志社、亲亲自然杂志社等少儿出版机构所出版的优质绘本、儿歌、儿童诗、童话、少年小说、散文、科普作品,成为承载优质儿童文化的载体.相关的阅读推广活动,催生出来读书会、故事妈妈、种子教师等不同形态的全民阅读形式.在此基础上,台湾地区政府及社会机构的推波助澜,令台湾社会形成了多姿多彩的阅读环境.  相似文献   

15.
国际新闻界     
瑞典《劳动报》停刊瑞典老牌劳工报纸《劳动报》9月30日出版了它的最后一期报纸。该报创刊于1887年8月6日,已有113年的历史。总部设在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的《劳动报》,是该国劳工类报纸中的顶粱柱。它背靠的是社会民主党,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的大部分时间里,瑞典政府都处在该党的统治之下。整个80年代,《劳动报》在经营和业务上都很成功。但是后来它的日发行量下降了一半,只有5.6份,最近又不得不宣布破产。该报大约有300名雇员因此失业。落得这个境地,部分原因是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以及来自阿络媒体和一些免费报纸不断增强的竞争。  相似文献   

16.
我们讨论儿童文学的问题,是不能离开它所处的社会环境的,21世纪的中国儿童文学面对的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上一个世纪的商业化时代,时代的转型已经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巨变、价值观念的巨变,在这个时代中,对当下中国儿童文学产生重要影响的有两个因素:一是阅读环境,二是营销环境。一、商业化时代的大众阅读环境大家都说现在是读图时代,一方面是电子媒体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社会竞争的激化导致生活节奏加快,因此人们(包括儿童)的阅读口味日益倾向休闲化、功能化和简单化,阅读或者是为了娱乐和放松,或者是只为了获取分类信息,形而下的操作更多地取代了…  相似文献   

17.
在我的学术著作中,有三本书被引用、介绍的次数较多,《儿童文学的本质》便是其中之一。《儿童文学的本质》能作为儿童文学阅读推广的一本书,易名为《经典这样告诉我们》重出新版,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18.
汪琳  谢莎 《出版广角》2016,(14):27-29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网络出版悄然而生.作为少儿出版主力军的儿童文学出现了新的出版形式——有声阅读APP.“宝贝听听”正是这样一款移动有声阅读产品,它回归文学最初“声音一听”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模式,借助移动设备的技术进步,克服之前有声阅读出版的缺陷,注重内容的场景化设计和产品的生态系统打造,成为儿童文学移动网络出版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是世界上图书馆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前身前苏联对我国图书馆事业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文章回顾了俄罗斯社会阅读推广的背景,介绍了俄罗斯社会阅读推广策略,分析了其阅读推广的成功之处与阅读现状,为我国阅读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聂震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全民阅读践行者与推广者,其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取得了诸多成效.文章通过调查法和访谈法,从聂震宁先生锐意进取的出版观及推己及人的阅读观出发,对其出版工作生涯、自我阅读体验、推广阅读认知、全民阅读研究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思想进行梳理,聚焦数字化出版与阅读的关系探究以及新时代全民阅读的发展路径,总结并提炼其关于深化推进新时代全民阅读的若干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全民阅读事业健康发展,助益实现书香华夏的宏伟文化愿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