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伟杰 《教师》2010,(14):27-27
许多人都认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没有升学压力。置身于这一领域已有十二三个年头,认识“火车头生”让我感到职业学校的老师很“苦”;看清学生的“底线”让我感到职业学校的老师很“酸”;发现学生的“亮点”让我感到职业学校的老师很“甜”。  相似文献   

2.
新上任的语文老师第一堂课布置的作文是《我的理想》,刚在黑板上写完标题,下面就唉声叹气.老师很吃惊,就问一个学生:"为什么你会有这种反应?"学生说:"老师,您是让我说真话吗?"老师回答:"当然要说真话."学生立即说:"我觉得这个作文题目太可笑啦!"  相似文献   

3.
问题提出: 一个高一学生在给心理老师的信中这样写道:"我没有知心朋友,表面很高兴可内心很孤独.我感觉上高中后,大家变得很虚伪、心眼多,尽说些冠冕堂皇的话.大家嘻嘻哈哈在一起,可是我感到其实每个人心里都很孤独."从这段话中,我们能读出学生那种"和他人进行心灵沟通"的渴望.  相似文献   

4.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的一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对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的新情况,师生如何实现和谐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我对所带的高一(1)班52名学生进行了"你与教师相处是否有困扰"的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师生在情感距离上的困扰程度"比较严重.有54%的学生认为"老师很少与他倾心交谈";有48%的学生认为老师不能了解他的忧虑与不安;有40%的学生认为"找不到一位能倾诉内心隐私的老师";有38%的学生认为"老师常让他感到紧张与不安".  相似文献   

5.
许云洪 《考试周刊》2007,(48):13-14
教师如何让学生"乐"学,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教学的艺术水平,让学生看到学有所用,感到学有所获;在教学中灌输学法,使学生学得轻松;引导学生在自学和独立作业的过程中养成乐学的品质;对学生充满爱心,并善做"严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做一名善学者。  相似文献   

6.
<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吟诵杜甫的《春夜喜雨》,那春风化雨般的语言让我想到德育中"有益称赞"的作用。儿童生命中多么需要"喜雨"的滋润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称赞,离不开"喜雨"的滋润。"我喜欢你的卡片,很漂亮,也很风趣",让学生感觉自己的品味不错,可以信赖自己的选择";你的作文中多了几个新的想法",让学生感觉自己也可以有创造性;"你回答问题时的声音很清晰",让学生感觉自己在课堂上的勇敢。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已有20年教龄的小学语文老师,听不少学生反映,对写作文很苦恼.尤其是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题,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如何开启学生的写作之门,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趣",关键是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我就这方面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上三年级科学<空气有重量吗>一课,在做实验前老师先让学生猜一猜汽球内空气放掉后,汽球与笔帽还能一样重吗?还未等老师说完,智能优势的几个学生就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知道,我来,我来";另一个学生则边举手边忍不住说:"不一样重,汽球会变轻的";而智能劣势的学生还没反应过来.  相似文献   

9.
很感谢老师让我们读了《小王子》这本书,但又因此有点“恨”老师——这本书让我哭了一阵又一阵,用了好多纸,这的确是一本让人感到伤感的书。外国人对狐狸有  相似文献   

10.
口语表达,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一项主要内容。长久以来,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片面强调课文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中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爱"说";课堂灵活训练,让学生会"说";积淀思想内涵,让学生"说"得精彩;开展课外活动,给学生"说"的舞台。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一门让懂它的人越学越喜欢,让不了解它的人越学越害怕的学科.职业学校学生一般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起点较低,并且普遍认为数学逻辑性强,而且很抽象,学起来比较枯燥,所以对数学这门学科较为排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心理上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走出学习数学的困境,从而有信心有兴趣去学好数学.因此,在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别样班委会     
"雪妮,帮老师把报名表送到教导处吧。"我一边批改作业,一边对雪妮说。"是,保证完成任务,"雪妮调皮地立正敬礼,然后话锋一转,凑过来问:"老师,教导处是干什么的呀?"这个学生读到四年级竟然不知道教导处是干什么的?我让身旁的学生告诉她答案,可是没有一个学生说得清楚。我感到很震惊,追问他们政教处是干什么的,也没有人回答上来。我放下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我都把一句话奉为座右铭:"学生没有好差之分,只有走得快与走得慢的区别."欣赏这句话,不只因为它教育我不要人为地把学生分出什么等次,机械地去定性某一个学生;也不只因为它告诉我要正确看待"走得快与走得慢"的学生,暗示我要特别关注那些所谓的"差生";更为重要的是,它指引了我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差生"令人心寒,一些老师唯恐避之不及,一些家长"恨铁不成钢",引发家庭矛盾;"差生"使一部分学生从此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遭遇老师、同学和家长不应有的歧视,在苦熬中度曰;"差生"更会让我们一些老师以此为理由逃避教育失败的责任.重视一部分,无视另一部分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做法本身就侵犯了宪法所赋予的每一个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给社会和一部分家庭的发展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14.
“在我举手回答问题时,F老师从来不会叫我;而当我上课讲话时,他总是让我坐在教室最前面的那张桌子旁作为对我的惩罚。那时我感觉到自己很无能。我讨厌这样的事实:老师总是让聪明的学生做各种事,而却忽略了我们差生的存在。”“行为学习理论表明,不强化一个行为就会减少它发生的  相似文献   

15.
初一(2)班班主任罗老师调走了,学校让我教这个班的语文,并担任班主任.罗老师临走前把班上的情况对我说了一下,印象深刻的是班上的小刘同学,因为这名学生成绩较差,但很诚实,从不说假话,学生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傻子刘".  相似文献   

16.
<正>在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中,不少班主任采用的是铁腕政策,开学一个月的高压会让一个学期都能轻轻松松。但是这种班级管理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学生"怕"老师,老师和学生站在楚河汉界的两端进行较量,处理不好便两败俱伤,学生更加厌学。要让学生由"怕"转为"服",我觉得光靠高压是难以让学生心服的,须在管理过程中引进"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节在一所普通小学常规调研时听的课. 这节课是学习<我送老师一朵花>,应该是一节很欢快的课.然而,从课的第二环节开始,我心情激动、沉重并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因为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交流、体会老师的辛劳时,我看到课堂里的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引发"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18.
爱心存折     
小宁是班里典型的问题儿童。我不否认他很聪明,可是他的表现却总让老师们大跌眼镜。他不屑于做计算题:"人类发明了计算器为什么不用";不屑于和女生同桌:"我不要和她坐,她笨死了";不屑于中国的教育:"我长大后是要出国去学习的";不屑于中国的环境:"美国的绿化面积是百分之多少了,中国才及它的多少啊?"……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更好地提升学生能力,仅凭借一己之力去教学是不够的,适当地通过培养小老师的途径促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学习上的互动,对于更好地提升学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提前辅导后进生,让部分学生成为课堂"小老师";适当选择特长生,让技能学生成为兴趣"小老师";充分利用高分生,让优秀学生成为课下"小老师"。  相似文献   

20.
经常听到一些领导和老师讲,现在职业学校招的学生大多是"差生".记得有一次参观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校长当着众多学生的面,大谈面对"一群不懂事的孩子"的教育经验.似乎只有用改造这些"差生"的说法,才能说明学校的功绩.所谓"差生",习惯上是指那些文化考试分数不高的学生,有时也指行为有过失的学生.说实话,比起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一般都比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