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会议要求上海各级各类学校确立"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实践体验"全员育人"全面渗透"理念,遵循德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树理想信念之魂, 立民族精神之根,努力开创上海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积极探索和解决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造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这一切都建立在校长们学校德育工作思维和方法的更新上。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会议要求上海各级各类学校确立"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实践体验"全员育人"全面渗透"理念,遵循德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树理想信念之魂, 立民族精神之根,努力开创上海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积极探索和解决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造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这一切都建立在校长们学校德育工作思维和方法的更新上。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会议要求上海各级各类学校确立"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实践体验"全员育人"全面渗透"理念,遵循德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树理想信念之魂, 立民族精神之根,努力开创上海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积极探索和解决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造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这一切都建立在校长们学校德育工作思维和方法的更新上。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会议要求上海各级各类学校确立"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实践体验"全员育人"全面渗透"理念,遵循德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树理想信念之魂, 立民族精神之根,努力开创上海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积极探索和解决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造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这一切都建立在校长们学校德育工作思维和方法的更新上。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会议要求上海各级各类学校确立"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实践体验"全员育人"全面渗透"理念,遵循德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树理想信念之魂, 立民族精神之根,努力开创上海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积极探索和解决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造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这一切都建立在校长们学校德育工作思维和方法的更新上。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会议要求上海各级各类学校确立“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实践体验”“全员育人”“全面渗透”理念,遵循德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树理想信念之魂, 立民族精神之根,努力开创上海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积极探索和解决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造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这一切都建立在校长们学校德育工作思维和方法的更新上。  相似文献   

7.
杨明华 《上海教育》2005,(7A):30-30
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会议要求上海各级各类学校确立“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实践体验”“全员育人”“全面渗透”理念,遵循德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努力开创上海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积极探索和解决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造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这一切都建立在校长们学校德育工作思维和方法的更新上。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日前召开的第四次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对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作出部署,要求各地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素质教育由区域试验向全面推进转化。为实现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福建省确定出今年工作的重点:即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把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形成贯穿各类学校、各教育阶段,由浅入深的德育目标层次递进的完整体系;加大教学领域改革力度,把教学改革作为全省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都要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不管学校实行何种领导体制,校长都要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在党委(总支、支部)的统一部署下,学校都要建立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5年工作要点.2005年教育部将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把德育放在各项教育工作的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整体规划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相互衔接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要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要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3.
论建立电大德育管理新体制□刘建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都要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不管学校实行何种领导体制,校长都要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在党委(党总支、支部)的统一部署...  相似文献   

14.
爱国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起码的品质。爱国主义教育则应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最核心、最基础的内容。各级各类学校应把坚持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德育工作,作为办学的重要方面。其中,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让学生具备“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建国之材、效国之行”,从而带动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人多年从事学校德育工作,通过不断实践,逐步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七大系列。  相似文献   

15.
爱国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起码的品质。爱国主义教育则应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最核心、最基础的内容。各级各类学校应把坚持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德育工作,作为办学的重要方面。其中,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让学生具备“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建国之材、效国之行”,从而带动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人多年从事学校德育工作,通过不断实践,逐步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七大系列:一是以附近的名胜古迹、革命纪念馆为去处的游览参观系列。前者激起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和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后者能让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5年工作要点,2005年教育部将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把德育放在各项教育工作的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整体规划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相互衔接的途径和方法。科学确定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加强诚信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大力推进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加强职业…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前不久,中共上海市科教党委和上海市教委印发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依据此《纲要》的基本精神,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回顾和前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德育工作的调整设想和改革主张,是各级各类学校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都要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不管学校实行何种领导体制,校长要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在党委(总支、支部)的统一部署下,学校都要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德育工作管理体制一次较大的改进和突破,高等学校如何贯彻  相似文献   

19.
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学校德育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莹  冯维  柴霞 《教育探索》2006,(11):79-80
面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某些方面的缺失,各级各类学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新理念,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落实到德育实践中,从德育理念、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及评价方式等方面重新建构符合时代需要的学校德育体系,努力使学生成为以“德”为核心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20.
把握民族精神教育特点有效推进学校德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前不久,中共上海市科教党委和上海市教委印发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依据此<纲要>的基本精神,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回顾和前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德育工作的调整设想和改革主张,是各级各类学校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