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呼啸山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米莉·勃朗特作品很少,只有一部小说和一些诗歌。但她仅有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却在100多年来掀起了阵阵研究热潮,在过去十几年里更是引起了东西方文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研究和评论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释《呼啸山庄》的各种意义:《呼啸山庄》主题阐释与比较;《呼啸山庄》的艺术魅力研究;《呼啸山庄》的比较研究;希斯克利夫形象研究;艾米莉.勃朗特与《呼啸山庄》。  相似文献   

2.
《呼啸山庄》作为英国文学史上叙事作品的典范,它的叙事方式的创新和突破,推动了世界叙事文学的发展。本文试图借鉴中、西方现代叙事学理论,从叙述者这个方面对《呼啸山庄》的叙事特征及功能做初步的研究,较为全面地掌握《呼啸山庄》的叙事特性。  相似文献   

3.
《呼啸山庄》是艾米丽·勃朗特的代表作,受个人经历与所处时代的影响,《呼啸山庄》体现出了浓郁的哥特魅力。本文以经典哥特小说为基础,对《呼啸山庄》与哥特式写作传统之间的联系进行论述,首先对《呼啸山庄》中哥特小说传统的继承进行了分析,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呼啸山庄》对哥特小说传统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呼啸山庄》自翻译为中文版本以来,就受到中国读者的欢迎。该作品最具吸引力之处就在于语言表达上,无论是口头语言表达,还是书面语言,都使得小说内容更为充实。英汉翻译中,要能够做到翻译内容符合原文表达,还要从中国的语境出发进行翻译。对《呼啸山庄》的语言特色进行研究,可以通过对主要人物的语言风格、描写语言和叙述语言的研究,对该部著作进行较为深入的解析。在英汉翻译视角下对《呼啸山庄》的语言风格进行研究,侧重其语言特点,以期将《呼啸山庄》所要表达的内在意蕴挖掘出来。  相似文献   

5.
生态理论为研究《呼啸山庄》提供了新的视角。《呼啸山庄》中所描写的呼啸山庄及居住在山庄里的人们是自然的化身;画眉田庄及田庄中的居民是文明的代言人。《呼啸山庄》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蕴含了人类历史上从膜拜自然、敬畏自然到过度掠夺、压榨自然再到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伴随着当前生态问题的日益凸显,《呼啸山庄》中所影射的文明与自然的关系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自问世之日起,《呼啸山庄》就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而百年不衰,研究《呼啸山庄》的著述也层出不穷。运用叙事学理论考察《呼啸山庄》的叙事技巧,呈现出多样化的叙事视角交替使用、戏剧化的多重复调叙事结构、具有显著后现代特征的叙事时空三个方面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7.
安淇 《中学生英语》2016,(6):119-120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兼诗人,《呼啸山庄》是其发表的唯一一部小说。小说围绕主人公希克利和卡瑟琳的爱情悲剧,展现了轰轰烈烈的爱、深入骨髓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残酷无情的报复。1.《呼啸山庄》国内外研究综述在国外,《呼啸山庄》付梓出版之后,批评声音此起彼伏。20世纪初,文学批评家才开始挖掘其文学价值。1926年Charles Percy Sanger发表论文《呼啸山庄的结构》,成为《呼啸山庄》研究的开山之作。英国批评家阿诺德·凯特尔甚至称其为"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作品。此后研究者运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原型分析的角度,对《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凯瑟琳之爱与希腊神话中描述的爱的原型进行对比研究,指出他们的爱是古老的爱的原型之再现;《呼啸山庄》的成功既归因于艾米莉敏感的心灵和高度的创造性,又归因于民族集体无意识。借此试图探索《呼啸山庄》与人类文学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小说《呼啸山庄》问世以来 ,人们对它的评论有褒有贬。它被指责为阴森可怖、病态心理、不道德和异教思想 ,为时人所难容 ,遇到的是普遍的冷遇 ,却逐渐受到后世人的青睐。越来越多人写评论赞扬它的杰出 ,研究《呼啸山庄》的热潮不断涌现。《呼啸山庄》具有独创性、意识流手法、象征主义手法和精妙的语言艺术等四个方面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艾米莉.勃朗特的名著《呼啸山庄》中的哥特式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证明,艾米莉.勃朗特是哥特式风格的继承人。笔者分别从《呼啸山庄》的主题思想、人物刻画、背景和情节发展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小说中的哥特式风格。  相似文献   

11.
斯蒂芬妮·梅尔书写的小说《暮光之城》系列,自问世以来连续创下了出版佳绩,并赢得评论界及读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如:女性主义、读者反应、主题研究和原型批评等。此外,也有学者从互文性的角度讲将《暮光之城》系列与《呼啸山庄》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前者充分参考并引用了后者,从而使《暮》系列与《呼啸山庄》跨越时空的限制,实现了多视角,多视觉的互文性。但是《暮》系列与中国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也存在着互文性。两部作品都是通过鬼怪传奇直击人心,代表社会、人性的反射。因此.文章通过文本细读,深入挖掘《暮》系列小说与《聊斋志异》之间的互文性,进而了解中西鬼魂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12.
人类有认知自我、复制自我的原始本能和冲动,人类的这种特殊情结在小说<呼啸山庄>中得到了有效的表现.小说中的主人公希克厉就具有人类的这种强烈冲动,他把仇人的儿子哈里顿作为自己生命得以重新延伸的载体,以此来静观自我的生命,因此,<呼啸山庄>具有了人类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她的惊世之作,在英国文学史甚至世界文学史上闪耀着不朽的光辉。任何作家的作品都是作家内在本质的反映,作家的个性特征对作品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试从人物塑造、文本风格、主题开掘这三个方面分析作者艾米莉的个性特征对《呼啸山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呼啸山庄》是爱米莉·勃朗特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和同时代作家笔下的人物相比,它打破了传统的人物模式。该文从典型环境: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入手,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以及镜像原则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一个多世纪以来,各国评论家对《呼啸山庄》的研究此起彼伏,经久不衰。造成这一持续热潮的原因除了作品表达的极具野性、吞噬生命本身的纯净爱情以及广博的思想内容之外,还因为其别具一格的叙述者策略。从叙事学理论角度,对作品中的叙述者进行研究,探求作品的叙事魅力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呼啸山庄》的预言性,认为它与其他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故事中那种超人类、超自然的爱与恨。论述了小说的预言性是通过背景、人物和主题三方面构建起来的,指出小说的预言性是通过一个隐含的主题表现出来的,那便是人类和永恒的力量——爱情——的对峙。  相似文献   

17.
<正> "Wuthering Heights" is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of Emily Bronte. According to some comments, "Wuthering Heights" should be changed into "Withering Heights" because of the rudeness and madness appearing in the work. In my opinion, "Wuthering Heights" is a work of genius indeed. It shows a permanent charm in art. The structure of the novel, the characters, the narration, the techniques,the bloodline between the wrirer's novel and poetry,the deep relationship with German romanticism and the work's theme, style, symbol, and the use of vision and so on, all these become the topics of the scholars. In one time appears an "Emily craze." Here Ⅰ want to put forward my own understanding of such a great work.  相似文献   

18.
关于《呼啸山庄》这部书,在世界文坛上多年来每谈及十九世纪西欧文学,必会涉及《呼啸山庄》的探讨。本文试运用心理分析理论,通过荒原、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三个意象的分析来解读这部既冷酷无情,又激情无限,既阴森恐怖又魅力肆溢的谜一般的小说,以期找出这部书之所以迷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丁美杰 《海外英语》2012,(1):193+195
Wuthering Heights is the only masterpiece by the English eminent critical realist Emily Bront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In the novel,there appeared one "other",who is Heathcliff,a colored man probably from the eastern world.The research proceeds from the tragic fate of the protagonist and connects his fate with the Victorian age,trying to analyze his identity of "other" in the novel and the profound effect it has on the tragic fate and regrettable love of the hero and heroine.  相似文献   

20.
刘婷婷 《海外英语》2012,(6):182-184
Emily Bronte’s Wuthering Heights ranks high on the list of major works of English literature.In the novel,the hero-Heathcliff’s passion to Catherine’s love is very impressive to the readers and the love is discussed in all aspects.The paper wants to analyze Heathcliff’s emotion from the Oedipus complex that exist in Heathcliff;How men choose women that they love;And id,ego and superego exist and are represented by Heathcliff,Catherine and Edgar in Wuthering Heights from Freud’s view on psych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