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人生的最大需求是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种心灵的体验,要用心去感受,用情去触摸.幸福是人生活的永恒目标,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其直接目标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其终极目的则应为了人幸福地生活.这其中的"人",不仅包括学生,也应包括教师.教育丰富的主客体内容使得教师这一职业拥有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情感体验.当代社会呼唤"以人为本",将"人的幸福"作为价值追求的时候,我们教师的幸福在哪里?物质所带来的幸福感受,是暂时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当  相似文献   

2.
当社会呼唤“以人为本”,将“人的幸福”作为价值追求的时候,我们教师的幸福在哪里?近年来对一些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  相似文献   

3.
人生的最大需求是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种心灵的体验,要用心去感受,用情去触摸.幸福是人生活的永恒目标,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其直接目标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其终极目的则应为了人幸福地生活.这其中的“人”,不仅包括学生,也应包括教师.教育丰富的主客体内容使得教师这一职业拥有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情感体验.当代社会呼唤“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础,说得更明确一点,办好学校,教师第一。当我们强调学生是主体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教师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呢?有些学校主张“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他们把学生奉为“上帝”,把工作着眼点全部放在了学生身上,提出了“学校就是服务”的口号,这样就把教师放在了从属于学生的地位。我认为这种做法不但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教育是教育人、培养人的事业,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可是,这一切要靠我们的教师去完成。学校以学生为主体,这没有错,但是把学生和教师两者放在…  相似文献   

5.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永恒主题,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我们的教育正日益关注人的生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旨在关照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教师是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创造者,只有教师“幸福地教”,才有学生“幸福地学”。因此,笔者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关照学生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应建构教师的幸福。  相似文献   

6.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永恒主题.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我们的教育正日益关注人的生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旨在关照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教师是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创造者.只有教师“幸福地教”.才有学生“幸福地学”。因此.笔者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关照学生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应建构教师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永远幸福     
幸福的时候。我们常不自知,即使别人的目光投来多少羡慕不已。痛苦却总是自作多情地来而不去。“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钱钟书)短瞬的生命之光泽,极易这样被黯淡着,好像每个人都有了千疮百孔的忧伤。其实不然。抱怨生活不幸福的人, 多少是在时幸福的追求中,放走了真实的东西,而在追逐影子。正像我们互相传递的祝福一样,人生一世,安知我们生命的祸福之势?我们依然情愿时“永远幸福”做着一遍遍的企望。为了这份“永远”的人生厚礼,我们把可以切身触及到的幸福都丢掉了。  相似文献   

8.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担负着神圣而伟大的使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辉的称号足以说明教师职业的高尚。教育的幸福即人的幸福,教育的幸福是双向的,当学生感到幸福时你也将感到幸福,当学生感到幸福的时候得到你的幸福将是几十个学生幸福的总和。教一辈子书,有那么多学生幸福的叠加,那种教育的幸福将随着人生走向生命的尽头而显得灿烂辉煌。教育值得我们做,我们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地改进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周尚仁 《考试周刊》2016,(14):158-159
<正>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担负着神圣而伟大的使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辉的称号足以说明教师职业的高尚。教育的幸福即人的幸福,教育的幸福是双向的,当学生感到幸福时你也将感到幸福,当学生感到幸福的时候得到你的幸福将是几十个学生幸福的总和。教一辈子书,有那么多学生幸福的叠加,那种教育的幸福将随着人生走向生命的尽头而显得灿烂辉煌。教育值得我们做,我们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地改进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们江苏省太仓市经贸小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幸福教育的探索,提出了“做幸福教师,育幸福学生,办幸福学校”的美好愿景。人生幸福是每个人都会追求的目标,人对其他人生目标的追求,都可以化作某种幸福感,而间接地转化为对幸福的追求。因此,我们学校努力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幸福方向,初步确立人生的幸福目标,明确努力奋斗、充满思想智慧与人生幸福美满的关系,这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办学方向,是我们倡导的幸福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关于幸福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感,是学生学习与学校发展的基础.而今天我们学校把一些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本身变成了目的来追求.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建构"幸福教育"的两个体系是:其一,让教师拥有一种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生活.因为孩子的幸福观、幸福品质和幸福能力主要从教师那里获得.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其二,不仅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童年,还要拥有一个幸福人生.所谓幸福童年,指快乐的校园生活;所谓幸福人生,是为孩子今后人生走向构成完整而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生基础.幸福既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在这种体验过程与追求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学生对幸福拥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外,还需要他们具有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以及享用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鱼晓贤 《甘肃教育》2013,(24):22-22
“幸福”是人生的理想状态,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教师的职业幸福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和育人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来自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来自自身专业的成长与超越,来自心态的平和与心灵的归属。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没有教师“幸福的教”,就没有学生“幸福的学”。  相似文献   

13.
幸福是人生的现实目标和终极目的,它指的是“人的根本的总体的需要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所产生的愉悦状态,”(江畅&#183;幸福之路)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其基本内容是人们对自身所具备的生存与发展条件的一种积极的体验。幸福既是教师教育生活的现实追求,也是其整个人生的终极诉求。解析教师教育生活幸福感的构成因素,有助于增进教师对自身生活的理解,从而有助于促进教师对更高质量的教育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人生的追求;幸福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满足.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德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德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幸福.因此,我们必须反思传统德育观,坚持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情感体验,为人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李磊  郭祎 《中国教师》2013,(23):24-27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追求。丰台第五小学将“精彩天地幸福摇篮”作为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其核心教育理念是不仅为了每位学生今天的幸福,更是为他们未来的幸福奠定基础。学校要始终立足于培养能够为自己创造幸福,也能为他人、为社会带来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16.
“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这已被所有语文老师所公认。“读书百遍,其意自见”也说明了读的重要性。然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读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具有独特的内心体验,教师就“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读出真实的感受。一、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学生对课本的领悟、感受和认识都统一到自己的标准答案下,追求一致的情感体验,而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  相似文献   

17.
九月属于收获,九月属于教师,继九月上半月刊推出“教师的专业成长”专题之后,本期我们特别策划和编辑了“教师的幸福感”专题。幸福是人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基本需要,是人生追求的至高境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特殊活动,教师必然是通过自身来改变学生、发展学生,而改变学生的前提是自己的成长、发展,不断提高改变学生的能力。我们常常发现:一旦教师体验到专业成长和教学成功的幸福,便会自然远离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8.
解夏 《教学与管理》2009,(11):33-34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永恒主题,幸福也是一个人言人殊的老话题,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研究者,都有不同的看法。教师的幸福即教师实现了自己的教书理想和育人目标所引起的愉快感受,以及对这种感受的肯定评价。当然教师幸福的源泉不仅体现在劳动结果的“桃李满天下”,而且更体现在工作过程的艰辛与乐观。孔子说他自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的这两句话确实含有普遍和永久的真理,因为它揭示出教师这种工作的本质特征。为了教好,必须学好,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精益求精地继续学习。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人生信仰的永恒追求。从学生的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及社会环境三个角度来分析教育幸福的意蕴,进一步从师生间共同成长和教师价值在公众氛围下两个方面讨论教育幸福的实现路径。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主体的幸福,而且更应当关注教师主体的教育幸福,让教师在这一职业中感受更多的幸福。  相似文献   

20.
幸福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人生信仰的永恒追求.从学生的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及社会环境三个角度来分析教育幸福的意蕴,进一步从师生间共同成长和教师价值在公众氛围下两个方面讨论教育幸福的实现路径.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主体的幸福,而且更应当关注教师主体的教育幸福,让教师在这一职业中感受更多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