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成功精彩的上海世博会已经圆满结束了。在这届世博会上全球的相关人士为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城市化挑战共同激发灵感、共同探索怎样营造美好的城市生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留下这次世博会的精彩瞬间、给后人保存世博会最完整的档案资料,档案工作者默默付出了很多。  相似文献   

2.
刘群 《群文论苑》2003,(3):35-36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加快城市化进程作为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隆重召开,世界选择了上海,上海将还给世界一个惊喜。上海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世博会的主题,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上海西大门和后花园的青浦乘东风、抓机遇,借世博会之机响亮地提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口号。文化作为经济的上层体现,青浦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大力塑造现代化城市文化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上海世博会如约盛大启幕.媒体开幕开园报道高潮迭起,有声有色.如今,世博会开始"转段",进入常态营运阶段.世博会不同于奥运会,没有激烈的竞技项目,时间又长达半年,感官上容易产生倦怠.  相似文献   

4.
结合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出版界有关世博会图书的出版也渐成规模,从适合幼儿阅读的世博会游戏知识类图书到深入介绍世博会的专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世博会对博物馆的发展一直起着推动作用,这不仅仅因为在世博会后部分的展馆被保留下来为博物馆所利用,还表现在世博会的展示理念和技术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影响。今天,博物馆的展示理念和技术依然与世博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探讨世博会展示理念和技术的发展,研究世博会与博物馆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博物馆之所以学习世博会展示理念与技术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对未来博物馆展示理念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6.
2002年12月,中国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上海有幸成为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城市。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综合类世博会。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如期举行,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这一数字告诉世界: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国际参展方最多的一届世博会。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孕育、成长于城市中的图书馆既是城市化发展的应有之义,也为图书馆事业自身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世博会是人类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盛会。"一切始于世博会",已经成为关于世博会经久不衰的名言,道出了世博会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力。翻开世博会近160年的历史,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新知识、新文化,都是在世博会上首次"亮相",随后得以推广、普及,广泛应用于社会,造福于人类,引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进而推动世界范围的科技进步和文化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龚平 《出版与印刷》2003,(Z1):115-117
上海即将举办2010年世博会将对上海乃至中国的经济、文化、社会的新一轮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和新的平台.世博会将是国人进一步了解世界的窗口,也是进一步展示中国的舞台.到目前为止,我们这个东方大国还没有举办过任何一届世博会,也没有举办世界杯足球赛、国际奥运会等大型国际活动的经验;同时,我们提出的目标是把2010年世博会办成"有史以来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的一届世博会",这也是对自己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年轻的记者,年轻的世博 "我们最大的优势是贴近年轻人,我们最靓的身份是大学生.我们会用年轻人最熟悉、最亲切、最易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们世博会是什么,来世博会该看什么."  相似文献   

11.
五月热帖     
《网络传播》2010,(6):78-79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终于在全世界的热切关注中盛大启幕,246个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将欢聚在这个神奇的东方城市,进行一次空前规模的人类文明交流,作为首次举办世博会的东道主国,又是发展中国家首个世博会举办者,我们心中的喜悦、自豪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简直无以言表。世博是机遇,世博是舞台,世博更是一次全球大联欢。本次盛会的亮点,在于“四博”。一是博展、二是博览、三是博纳、四是博思。  相似文献   

12.
城市最佳实践区,不仅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首创也是世博会159年历史中的首创。和以往世博会大多以国家、地区名义参展不同,城市最佳实践区让城市有了一个独立参展世博会的机会,它集中展示全球有代表性的城市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所做的公认的、创新的和有价值的各种实践方案和实物,同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世博会让上海成为世界的焦点,这场科技的盛会为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展示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同时,上海世博会也是一场传媒盛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竞相报道世博会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4.
戴元初 《青年记者》2012,(16):63-64
2008奥运会将"科技北京、人文北京、绿色北京"的理念传遍了全世界,2010年世博会让无数中外游人看到了"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同样,这几年,园博会、花博会、亚运会、全运会,以及各种交易会、大型论坛等不停地在不同城市上演.显然,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已经认识到,城市品牌传播除了常规媒体报道与广告宣传之外,通过大型事件,能够将城市品牌推广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是一举多得的好方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此次世博会,我国的出版业界应该看到世界出版的一种趋势,在建立和完善出版产业链上下功夫,以强化竞争力,加快出版产业的大发展。世博会的核心理念和主旨是传承人文精神和传播文化内涵,作为文化传承方式之一的出版在这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热度和作为可以说是可圈可点的,总体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通过此  相似文献   

16.
阅读这本书,就是在阅读上海世博会建筑。在开始去阅读之前,我曾有一种期待。从建筑学发展的角度来讲,对于世界博览会这样一个展现世界建筑学界对未来建筑与城市梦想的大舞台中,应该可以期待从中看到未来城市与建筑发展的一些方向或是可能性。读过了这本书,了解了每一座世博会展馆,也了解了每一座建筑的创作理念之后,我有一种释然的感觉。世博建筑所表达的对未来建筑学的憧憬,就像是这届世博会的主题一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17.
最近以来,接连发生了由野蛮拆迁引发的悲剧,报刊杂志对拆迁背后的“利益黑洞”有诸多报道。凡此种种,都以惊心动魄的方式展示了拆迁与旧城改造中的利益冲突,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政府在房地产开发中的职能。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2月3日深夜,从遥远的蒙特卡洛传来中国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的消息后,上海沸腾了,卢湾沸腾了,早已聚集在新天地、大上海时代广场的群众艺团队顿时锣鼓喧天,载歌载舞,表达此时此刻人们对世博申办成功的喜悦心情,可以说,从那天起,2010年的世博会就与卢湾的群众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天,当2010年的世博会向我们走来的时候,群众化如何在世博会这个大舞台上有所作为,是每个从事群众化工作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感到机遇与挑战同在,责任与荣誉并存。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开幕.这是世博会159年历史上第一次来到发展中国家,也是世博会159年历史上第一次关注"城市"命题.上海世博会未开,已不断刷新纪录: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游客……这一切,在对上海城市应对能力提出考验的同时,也为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出了一份试卷.  相似文献   

20.
一、认清形势,增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信心新形势带来新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对上海提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以及在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都给上海档案工作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机遇。解读上海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无论是提高经济实力、促进社会发展,还是加快基础建设、加大国际交往,都离不开档案和档案工作;办好2010年世博会,更需要档案工作的服务。我们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新机遇,满怀信心地加快上海档案工作发展的步伐。新成果奠定新基础。2002年上海在围绕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