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中国学校体育》2021,(1):62-63
<正>"青少年健康体能教学与训练体系"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研究"课题组研制、开发的一套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体系,包括青少年健康体能训练原理和思路、身体功能性训练方法手段、基础体能素质训练方法手段、专项体能训练方法手段、体质提升专项训练方法手段,以及针对肥胖问题、偏瘦问题、身体姿态问题等设计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2.
<正>为有效提高青少年健康体能,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中国教科院将依托相关课题启动《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促进工程》。根据计划,逐步在全国中小学建立2000所实验校和数据采集点,并以学校为单位成立"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教学与训练联盟",备联盟校以实验的方或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健康体能训练。为此,中国教科院中国青少年健  相似文献   

3.
<正>经过3年的努力,由中国教科院"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教学与训练课题组"研制、开发的体能教学与训练体系,逐步完善成形。"健康体能"作为一个新概念和专业词语,逐步被教育、体育领域人士所接受并应用于教学训练中。一个新体系的建立,其理念、目标、手段、方法以及评价是否能够延续,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与发展。作为一套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发的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教学设计已经在本刊2018年第1期中进行介绍,此篇文章主要介绍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的内容体系。一、青少年健康体能108式介绍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的内容体系,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给体育教师提供教学内容,即具体的教材。依照柔韧、灵敏、协调、平衡、速度、力量、耐力(肌肉耐力、心肺耐力)等身体素质分类的内在逻辑,结合健康体能教学设计的顺序,专门构建了由108个基础动作组成的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108式(表1)。  相似文献   

5.
<正>7月15-16日,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主办,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协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研究所、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无锡市教育局、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指导的"2017年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教学与训练培训暨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研究课题研讨会"在江苏省无锡市梅村高级中学举行。首都体育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院长李京诚、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孟文砚教授、无锡市教育局副局长吴洵如、无锡  相似文献   

6.
体能是排球运动竞技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为了解中国青少年女排队员体能现状及其在目前在国际同龄运动员群体中的地位,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对中国青少年女排与世界优秀青少年女排的体能现状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青少年女排身体形态指标占优;中国青少年女排未能充分利用高度优势发展相应的技战术能力。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并结合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身心特点探讨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体能的意义;体能,体能能力的内涵、外延;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及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一、青少年健康体能设计理念体能通常是指一个人从事体力活动的能力。体能一般可以分成健康体能和运动体能。健康体能,则是指维护、增进健康和提高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为主的体能;运动体能,则是指以提高专门的竞技技能和提升竞技水平为主的体能。在青少年阶段,对于全体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健康体能。健康体能是体质健康的重要基石,健康体能是竞技体能的基  相似文献   

9.
<正>青少年健康体能,是"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训练课题组"研制、开发的新的训练体系。经过2年的研究,这套针对青少年学生,以提高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为目标的训练理念、目标、手段、方法以及评价体系逐步完善,"健康体能"的概念为大众接受。重要的是,最初基于传统的走、跑、跳、投、爬、攀登、悬垂等基本活动方式和常规的身体素质练习方式的训练体系,随着吸纳功能训练、康复训练等新型训练方式的精髓,其自身的体系也随之得  相似文献   

10.
<正>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以"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为主要目标,将体能练习的教学方法与课堂实际相结合来促进学生体质的全面发展。通过分析快速力量与力量耐力和青少年学生之间的关系,预期设计出符合青少年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体能课堂,力求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组织形式不僵化且能够吸引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通知,明确提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及体质体能健康状况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学校体育受到国家各级政策的支持和关注。华东师范大学发布的《中日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比较研究结果公报》显示:2014年和2016年,中国儿童青少年体格指标大部分年龄段显著高于日本,但体能指  相似文献   

12.
<正>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并根据青少年体能素质发展敏感期,让学生通过体能练习建立正确动作模式,减少运动损伤,提高各方面身体素质。将体能素质里的灵敏素质融入到日常体育教学当中,通过游戏形式,借助体能小器材,以教师教和学生学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在提高灵敏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终身运动的习惯。培养学生上下肢灵敏性、提高学生神经系统对肌肉组织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3.
谁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买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最近20年来,中国青少年体质在持续下降。表现尤为突出的问题是: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肥胖学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保障"健康中国"背景下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有序开展,对吕梁市两所中学青少年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制约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序分别是课业负担、学校体育政策、自身运动技能与兴趣、场地、健身指导缺失、家庭条件限制、父母影响。建议学校转变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指导思想,践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足量保障体育课课时,在青少年体育锻炼中引入家庭、社区参与,推动青少年体育健身生活化;政府加大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服务设施的投入,利用供给侧思维调控青少年体育锻炼的资源;各责任主体要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健康服务水平和质量,遵循"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对问题学生进行"专项帮扶"。  相似文献   

15.
2016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健康中国"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青少年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服务,指导现代体育教学改革,并广泛应用于学校体育教育的各个领域,是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关心的新问题,已成为现代体育研究的新课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阐明"互联网+"与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关联的基础上,从学校体育、家庭影响和社会涉入三个方面描述了"互联网+"在青少年体质健康实施中的具体应用,并阐述了"互联网+"与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策略,旨在为新时代背景下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提供快捷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文献资料法和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长时间观察,对现代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了篮球体能的主要特征、训练的原则、和发展体能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训练后的营养补给特点、训练后的恢复措施,提出几种有效的篮球体能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校体育》2020,(1):56-57
基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本刊从2017年开始陆续刊登该课题研究成果的系列文章。3年来,系列文章的主要内容紧紧围绕通过体能训练促进青少年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身体素质、身体功能和运动能力提高的目标,得到了全国读者的广泛关注。针对青少年生长发育中身体形态、身体姿态中的突出问题,2020年本刊将陆续刊登该课题组新研究成果的另一组系列文章。该系列文章旨在分析青少年身体形态与姿态的状况,关注青少年身体形态的发展,介绍体能训练的方法,促进学生健康的生长发育。同时,重点关注已形成不良姿态的青少年,并给出纠正和解决问题的体能训练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花样游泳项目体能需求和青少年体能素质发展"敏感期"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阐述了在体能带训中的实践方法,并提出了目前实践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旨在进一步探讨符合项目培养规律的青少年体能训练体系,并为将来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少年强则国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是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研究所健康体能课题组创新科学体育锻炼新思路,构建出提升学生体质、有针对性锻炼的健康体能提升资源库,并在实践中推广应用。本文主要介绍课题组搭建资源库的背景和初衷、构建资源库的整体思路和框架内容以及学校应用案例等。希望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有价值的资源库素材,方便更多学校应用于学生体育教育和家庭锻炼之中。  相似文献   

20.
如何增强青少年体能素质,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已成为当下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目标中的重点任务。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增强体质、发展体育能力,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主阵地。尤其是通过体育课教学,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能与技能同步发展和提高,我们在辩证地看待传统"课课练"利与弊的基础上,提出"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