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需要和生命过程,走真实的写作之路。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提前指导,延展"真我"习作之长度;限时作文,增强"真我"习作之效率;范读评改,提升"真我"习作之档次,让学生用自由之笔,写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表自在之趣,彰显真实个性。  相似文献   

2.
万学花 《教学随笔》2022,(3):125-127
写出真情实感是优秀作文的重要衡量标准.指导学生写"真情作文"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习作提升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真情作文"的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提升学生习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习作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而中段习作则是作文教学的初始和基础,因此中段习作在语文教学中显得任重而道远。而现实是很多中段学生对习作并非兴趣盎然,甚至谈"写"色变。要使学生对写话从"望而生畏"到"无所畏惧",从"无从下笔"到"思如涌泉",其中实践经验发现复写作文、积累素材,写出真实,发挥文本优势是中段习作教学的四剂"良方"。  相似文献   

4.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深切的的感觉到学生写出来的习作绝大多数都是缺乏创意,层次混乱,着实堪忧!对此我围绕"小学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修改作文"三方面展开研究,学生们已经能够修改自己的习作,一篇篇真实感人的习作令我喜上眉梢。  相似文献   

5.
李雯 《生活教育》2014,(19):68-69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借助"微点作文"这一构想,将习作训练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化粗为细,使学生写作能力聚零为整、积少成多、积薄成厚,并尝试总结出"微点作文"实施的策略,从而提升学生习作水平,提高习作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28):39-40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一直以来,习作教学总是令人担忧。作文如做人,但很多老师教学时只重外在的"文"本身,"人文分离",忽视学生内在需要和情感的表达,学生兴趣不高,能力提升力度不大。习作教学要能够把"人文"结合起来,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培养作文的人格,重视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习作的策略,从而达到有效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7.
习作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纵观习作教学现状,仍存在学生对习作学习缺乏兴趣、对习作知识缺乏积累、对习作缺乏创新及真实情感等问题。为此,笔者以管理学的"SMART"原则为切入口,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课堂模式进行实践研究。致力于巧妙运用"SMART"原则,建立新型"目标式"习作教学,从而夯实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使作文课堂更具张力。  相似文献   

8.
<正>为使作文教学得以良性健康发展,教师务须把握作文教学的切入点,以保证学生习作的方向。笔者认为,作文教学的切入点即引领学生求"真"。一、讲真话作文应该有血有肉、有真实内容与真切情感。实际上,言为心声,作文可谓是生活的反映,是学生能动地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创造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过:"写文章不是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他明确指出了作文应讲求"本色""真实".本着小学作文教学追求"本色"和"真实"的思想,近年来,笔者在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提出了"生态习作"的教学主张,并作了持续实验与研究. 所谓"生态习作",即学生作文必须能够展示学生生命的"原生态",学生写作的过程必须与其学习需求、探索精神及表达欲望高度、真实地契合,必须是"学生表达欲望的自由释放".因此,生态的习作课堂最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存在的状态和方式,努力追求生态课堂的主体和主人的有机统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反映学生的生活体验、心灵独白、情感宣泄和悟性折射.这种给予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本真和表达,这种基于学生自我生命历程和体验的精神层面的张扬和升华,是生态习作教学中的灵魂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的评后修改,是习作训练的重要一环。然而,长期以来,这个习作训练环节却普遍存在"弱化"的现象,影响、制约着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必要引入"二次习作",并加强管理与研究,采取"可操作性的‘二次习作’方法"、"自主性的‘二次习作’训练"、"激励性的‘二次习作’评价"和"过程性的‘二次习作’展示"等指导策略,以有效引领学生做好习作评后修改,提升习作质量和能力,促进小学作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最重要的手段,传统作文教学让学生习作有过多的束缚,作文教学可以给予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在实际操作中在作文前要进行简单的指导,作后要进行翔实的批改并给予学生积极的激励,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提升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的"习作"教学中,作文难、难作文的现象时常困扰着师生。其实,作文教学就是要解决"怎么写"的问题,教师应在"导"字上下功夫,引导学生要仔细观察;要说得真实、具体、生动;要发挥评价作用,把训练落到实处。真正让学生会作文。  相似文献   

13.
习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然而面对写作,不少学生总是面露难色,生活体验的缺乏常常让学生不知怎么写。而体验式作文正是为应对诸多习作教学的弊端而诞生的新型作文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和独特的个人感受。本文基于小学习作教学现状和新课程习作教学的新理念,结合真实课例,探寻体验式作文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文并不难,只需把自己所见所闻真实地表达出来,从而从心理上彻底消除对作文恐惧感。"三步走"教学法能引领学生学会习作,在习作中得到快乐,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淑昌 《考试周刊》2013,(50):48-48
让学生习作反映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对生活的真实情感,体现学生的童心、童趣,就是要让学生的习作生活化。作文教学要"以学定教",让习作更贴近生活,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生活的技能。  相似文献   

16.
作文批改应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应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基于此,紧扣教学目标,实施习作教学"改"的有效策略,在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自改与互改的过程中促使学生领悟习作的修改方法,在教师的精批细改中促使学生感悟到习作修改的精妙之处,从而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学生的习作中真正能够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的寥寥无几。我们要认清小学生习作的"失真"现象,寻找"寻真"之法。一、何谓"失真"长期处在教学一线的老师知道,小学生习作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想象作文,一类是记实作文。所谓的"记实作文",就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如实地表现客观事物。如何做到"真实""客观"呢?在新课程标准中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最难教的是作文,学生最难写的也是作文。要解决习作教学的难题,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开启习作之门的"钥匙",发掘他们在习作方面的潜能,启发他们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钥匙之一——呵护纯真天性,鼓励畅所欲言习作起始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高中习作也是制约学生高考成绩的关键。如今的高中作文教学,主要以新材料作文为主。如何优化高中学生的习作指导,提升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夯实学生的语言素养?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作文审题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针对学生作文低水平重复现象,提出基于学生问题的习作评改教学实践,通过"先写后教,问题来源于学生;激发自主意识,经历习作的过程;打造评价单,评改于发展潜能区"的策略,提升学生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