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不同强度急性力竭运动恢复24 h大鼠白细胞计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急性力竭运动对大鼠血液白细胞数量影响的差别。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低强度力竭组、高强度力竭组,一次性跑台力竭运动后24 h采血,应用symexF-820半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数。结果:急性力竭运动组的白细胞数(WBC)、淋巴细胞数(Lymph)、中性粒细胞数(Gran)和中间细胞数(Mid)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5);高强度急性力竭运动组又比低强度急性力竭运动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1)急性力竭运动导致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中间细胞数减少,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力竭运动后24 h机体免疫功能不能恢复到安静水平。2)力竭运动强度对机体的白细胞数影响有差异,强度越高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2.
力竭运动对小鼠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进一步了解免疫机能与运动的关系,采用小鼠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免疫器官、绵羊红细胞(SRBC)介导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单核吞噬细胞的观察.发现试验组在大强度运动后,其免疫器官重量无显著变化.而免疫细胞功能明显下降,体液免疫虽有下降趋势, 但不如免疫细胞明显.而对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功能则产生抑制作用,这种免疫抑制可能会导致人体的某些损伤  相似文献   

3.
老年wister 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补硒组(0.5mg/kg);有氧运动+补硒组;有氧运动组;大强度运动组,观察5周.结果表明:补硒组、补硒+有氧运动组、心肌脂质过氧化水平明显下降,同时GSH-Px活性明显升高,CuZn-SOD活性变化不明显.有氧运动组CuZn-SOD酶活性明显上升.GSH-PX活性变化不明显.大强度运动组脂质过氧化水平明显升高,CuZn-SOD酶及GSH-Px活性有下降趋势,血清GOT活性明显升高.补硒组、有氧运动组GOT变化不明显.表明有氧运动可提高心肌细胞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有效防止自由基损伤,延缓器官衰老,补硒同时进行有氧运动效果更好.大强度运动由于自由基大量生成,破坏了抗氧化酶活性,产生自由基损伤导致心肌细胞破损.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探讨间歇性无氧运动后血清乳酸值对Ca2+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方法:对健康雄性SD大鼠施以间歇性无氧运动干预,然后采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乳酸值和钙离子含量,分析间歇性无氧运动中血乳酸值对骨骼肌胞浆钙稳态的影响。结果:短间歇组与对照组相比,运动后1小时,大鼠血乳酸值有升高的趋势,血清总钙变化幅度不明显,血清游离钙有下降的趋势;运动后24小时,血乳酸值有显著性差异,血清总钙有明显差异,血清游离钙有极显著性差异;运动后48小时,血乳酸值没有显著性差异,血清总钙、血清游离钙的差异仍然存在;长间歇组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间歇运动可使肌浆网和线粒体转运Ca2+能力下降,并使胞浆Ca2+聚积,进而导致骨骼肌疲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递增负荷运动后大鼠血清雌二醇、胫骨雌激素受体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探讨递增负荷运动后骨组织的适应机制。方法:3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一次性大强度运动组、长期大强度运动组。ELISA法测定血清E2含量,免疫组化测定ER和TGF-β1的表达,RT-PCR法测定ER mRNA和TGF-β1mRNA表达水平。结果:一次性大强台运动后血E2,ER mRNA和TGF-β1mRNA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长期大强度运动后血E2显著下降(P0.01),ER mRNA和TGF-β1mRNA均显著下降(P0.05)。一次性运动组胫骨ER、TGF-β1的积分光密度和平均光密度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长期大强度运动组ER、TGF-β1的积分光密度显著下降(P0.05),平均光密度显著下降(P0.01)。结论:长期大强度跑台运动可降低大鼠血清E2,下调胫骨ER和TGF-β1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SD大鼠运动预处理模型和一次性力竭运动模型,探讨运动预处理对一次性力竭运动诱导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胶质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力竭运动组(EE组),运动预处理组(EP组),EP组采用持续4周的中等游泳负荷训练后,EE组和EP组负自身体重的3%进行一次性力竭运动游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大脑GFAP的表达。结果:EE组GFAP表达强度较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EP组较EE组及C组显著增强(P<0.05);EP组大鼠力竭游泳时间较EE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一次性力竭运动大脑中GFAP未见明显活化,可能参与了中枢性运动疲劳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运动预处理后GFAP可显著活化,这可能是其提高运动能力,缓解中枢性运动疲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不同强度运动对去卵巢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为了了解不同强度运动以及运动和雌激素联合作用对去卵巢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的影响。通过将72只3月龄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SHAM)、骨质疏松对照组(OVX)、雌激素对照组(OVX+ES)、低强度运动组(OVX+EX1)、低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1+ES)、中等强度运动组(OVX+EX2)、中等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2+ES)、大强度运动组(OVX+EX3)、大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3+ES),各组大鼠1h/天、5天/周、持续8周运动后利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结果得出骨质疏松对照组(OVX)与SHAM组相比雌二醇浓度下降了89%(P〈0.001)。与OVX组相比,单纯三种强度的运动的大鼠雌二醇增分别增加了41%(P〈0.05)、49%(P〈0.05)和17%(P〉0.05)。三个联合组雌二醇较三个单纯运动组增高,但与雌激素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最终结论为中、低强度的运动可增加去卵巢后未补充雌激素大鼠的雌二醇水平。而三种强度的运动不能增加去卵巢后补充雌激素大鼠的雌二醇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骨疏灵和运动联合干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形成的效果.方法:手术切除大鼠双侧卵巢造成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按体重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OVX组)、雌激素对照组(DES组)、中剂量中药加低强度运动组(LEX+MH)、高剂量中药加低强度运动组(LEX+HH)、中剂量中药加中强度运动组(MEX+MH)、高剂量中药加中强度运动组(MEX+HH).观察各组大鼠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加运动方案各组除LEX+MH组外,椎体结构力学参数与SHAM组和DES组差异不明显(P>0.05),MEX+HH组各指标相对于其它治疗组更接近于SHAM组.各治疗组股骨生物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骨疏灵和运动联合方案可延缓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的降低,防治骨质疏松,MEX+HH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L-精氨酸对大鼠递增运动负荷至疲劳后血清某些指标的影响,采用6-8周龄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G1),递增至中强度运动组(G2),递增至中强度运动 L-精氨酸400mg/kg组(G3),运动至疲组(G4),运动至疲 L-精氨酸400mg/kg组(G5)进行运动前30minL-精氨酸400mg/kg或生理盐水2ml腹膜腔注射后在跑台上进行递增负荷的跑步训练,直到力竭状态。运动结束后即刻,采血测定运动持续时间、血液NO、BUN、TT等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注射L-精氨酸400mg/kg所在组(G3、G5)明显延长大鼠疲劳及力竭运动的运动时间,G3组血清皮质醇及血尿素增高幅度明显低于G2组;G3血睾酮水平明显高于G2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各力竭运动组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表明,L-精氨酸400mg/kgI.C.V能使大鼠适应递增负荷的运动应激,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有氧运动对大鼠血糖、血脂和血液凝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游泳)对大鼠血糖、血脂和血液凝固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进行不同强度的游泳训练后,测定其血糖、血脂、血浆组织因子(TF)活性、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的活性。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运动对大鼠血糖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小强度运动使大鼠血清LDL明显降低(p<0.05),大强度运动具有升高血清LDL的趋势;3)小运动组大鼠血清HDL浓度呈逐渐升高趋势,而大强度组的大鼠血清HDL明显降低(p<0.05);4)小强度游泳运动后,血浆t-PA活性及t-PA/PAI-1比值明显升高(p<0.01),PAI-1活性却明显降低(p<0.05);大强度游泳运动组t-PA活性没有明显改变,PAI-1活性有所升高;5)与对照组相比,运动训练使TFPI水平升高,其中小强度组TFPI含量(p<0.05)和TFPI/TF比值显著性升高(p<0.01),大强度组的TF含量有所升高,而TFPI/TF比值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小强度的运动训练可以改善机体的凝血和纤溶功能,而大强度的训练不利...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8周间歇运动和G-CSF动员对MI大鼠心肌血管新生数量及血管再生通路因子VEGF/VEGFR-2的影响。方法:3月龄雄性SD大鼠,体质量185~210 g,结扎LAD建立MI模型。术后存活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MI组(B组)、间歇运动+MI组(C组)、动员剂+MI组(D组)和间歇运动+动员剂+MI组(E组),每组10只。C组和E组进行8周跑台间歇运动训练,8周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测定VEGF、VEGFR-2表达量和CD31表达数量,用血管墨汁灌注法对心肌梗死区血管形成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干预手段均可上调MI大鼠心肌VEGF、VEGFR-2 、CD31表达(数)量,且E组>D组>C组;血管墨汁染色结果显示,各干预手段均可促进心肌梗死区血管、血管网的形成。结论:间歇运动和/或G-CSF均显著上调了MI大鼠心肌血管再生通路因子VEGF /VEGFR的表达,促进血管再生,增加血管新生数量,且间歇运动联合G-CSF动员的双重作用效果更佳,可能与2者有效动员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和能力,参与、分化为新生血管有关。该研究为有效的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基础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探讨有氧训练对机体运动热应激下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1只,随机选取45只分为对照组(A组)、热应激组(B组)、6周有氧训练组(C组)、1次有氧运动加热应激组(D组)与6周有氧训练末次加热应激组(E组),其余6只用于乳酸阈强度的测定。各组实验后取血清测定SOD、MDA水平。结果:(1)B、D、E组经高温暴露后,大鼠肛温迅速至39.65±0.25℃、41.02±0.14℃与39.97±0.29℃,均表现出呼吸急促、流汗、烦躁不安等,为典型的热应激症候。(2)B组血清SOD、SOD/MDA均显著低于A组,MDA高于A组;D组血清SOD、SOD/MDA均显著低于A组(P〈0.01)与B组(P〈0.05),MDA显著高于A组(P〈0.01)与B组(P〈0.05)。(3)C组血清SOD、SOD/MDA均显著高于A组,MDA显著低于A组;血清SOD、SOD/MDA均显著高于D组,MDA显著低于D组。结论:运动热应激可导致自由基生成增多,损害组织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阻断温度调节的信号通路,使体温失衡,导致热损伤;有氧训练可通过降低血MDA水平,提高SOD等活性,拮抗运动热应激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大鼠服用不同剂量的郑氏三七散进行干预实验,以此了解郑氏三七散的毒理学性质。方法:实验选取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常规剂量组,中等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12只。干预实验持续3周。实验后抽取各组大鼠的血液检测,称取肾脏重量,留取肾组织标本观察。结果:(1)大鼠给药三周后,不同剂量组以及对照组的大鼠外观特征和行为活动表现正常,各组大鼠体重变化正常;(2)肾脏病理切片显示服用不同剂量郑氏三七散各组大鼠与对照组肾脏被膜完整,肾细胞结构完整,肾组织细胞未见坏死等异常现象出现;(3)各组大鼠肾脏重量及系数均无显著差异;(4)各组大鼠血液中尿素氮(BUN)和肌酐(Cr)无显著差异。结论:本实验条件下,三组不同剂量郑氏三七散使用时均比较安全,没有副作用,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游泳运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间质形态学及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8只SPF级雄性WKY大鼠为正常对照组(C组);20只SPF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H组)和SHR+运动组(EH组),每组均10只,各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运动组大鼠进行为期12周不负重游泳训练,每周训练6天,休息1天。第1周为适应性训练,从第2周开始维持60 min/d的运动时间至12周结束。干预周期结束后检测检测各组大鼠CVF%、col I和col III;QRT-PCR检测心肌Smad3,放免法检测AngII,Western-blot法检测NOX2、TGF-β1、HSP90蛋白表达。结果:(1)C组比较,H组大鼠心肌CVF%、colI、colIII、血浆AngII、心肌AngII、心肌NOX2、TGF-β1、Smad3mRNA、HSP90表达显著性增加(P<0.05或P<0.01);与H组比较,EH组大鼠除了心肌HSP90蛋白表达显著性增加外(P<0.05),其余指标均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结论:游泳运动能较好降低SHR大鼠心肌col I和col III蛋白表达水平,改善心肌间质纤维化,主要通过降低AngII介导NOX2表达,抑制下游TGF-β1/Smad3通路激活,其中HSP90作为其上游因子,在其中可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有氧训练对机体运动热应激下免疫机能与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1只,随机选取45只分为对照组(A组)、热应激组(B组)、6周有氧训练组(c组)、1次有氧运动加热应激组(D组)与6周有氧训练末次加热应激组(E组),其余6只用-P*L酸阈强度的测定。各组实验后取血清测定IL-2、SOD、MDA水平。结果:(1)B、D、E组经高温暴露后,大鼠肛温迅速升至39.65±0.250C、41.02±0.140C与39.97±0.290C,均表现出呼吸急促、流汗、烦躁不安等,为典型的热应激症候。(2)B组血清IL-2、SOD、SOD/MDA均显著低于A组,MDA高于A组;D组血清IL-2、SOD、SOD/MDA均显著低于A组(P〈0.01)与B组(P〈0.05),MDA显著高于A组(P〈0.01)与B组(P〈0.05)。(3)c组血清IL-2、SOD(P〈0.05)、SOD/MDA(P〈0.05)高于A组,MDA显著低于A组;E组血清IL-2、SOD(P〈0.05)、SOD/MDA(P〈0.05)均高于D组,MDA显著低于D组。结论:运动热应激可导致自由基生成增多,加重组织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损害,导致温度调节的信号通路中断,体温失衡,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抑制IL-2的分泌。IL-2可作为评价机体运动热应激下免疫机能变化的重要指标。有氧训练可拮抗运动热应激对免疫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方法:从4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取36只分为对照组(A组)、热应激组(B组)、有氧运动组(C组)与运动+热应激组(D组),剩余6只用于测定乳酸阈强度。各组实验后即刻测定血清IL-2、SOD、MDA等水平。结果:B、D组大鼠经热暴露后肛温均呈非常显著性升高,且出现典型的热应激症候。B组血清IL-2、SOD、SOD/MDA均显著低于A组,C组显著高于A组C组MDA显著低于A组;D组血清IL-2、SOD、SOD/MDA均显著低于A组(P<0.01)、B组(P<0.05)与C组(P<0.01),MDA显著高于A组(P<0.01)、B组(P<0.05)与C组(P<0.01)。结论:运动热应激可引起自由基生成增多,加重组织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损害,造成调节温度的信号通路发生中断,体温失衡;之后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机能,抑制IL-2的生成。IL-2可作为评定运动热应激过程中免疫机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氧恢复对低氧训练红细胞参数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3只,随机分为常氧安静组、常氧训练组、低氧安静组、低氧训练组、常氧训练高氧恢复组、低氧训练高氧恢复组6组.接受不同的处理,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Hb、RBC和HCT.结果:常氧运动高氧恢复组血红蛋白的值为各组中最低;低氧运动高氧恢复组血红蛋白值,只与低氧安静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其它各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各组大鼠的红细胞总数的变化与血红蛋白的变化基本呈现同一规律.而各组大鼠的红细胞压积以低氧安静组最高、常氧安静组最低,但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氧 训练后进行高氧恢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SD大鼠的红细胞参数,其机制可能跟高血氧分压抑制机体EPO的分泌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雪芙蓉胶囊对雄性大鼠力竭跑台时间、血清雄激素及乳酸水平、血浆pH值及大脑伏隔核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安静对照组、训练组、中药训练组。中药训练组每天灌服雪芙蓉胶囊(5 mg/kg),8周后测试大鼠力竭跑台时间,检测血清睾酮、乳酸含量及血浆pH值,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半定量方法对c-fos神经元的数量、面积及灰度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与训练组比较,中药训练组大鼠力竭跑台时间延长、血清睾酮及血浆pH增高(P<0.01,P<0.05,P<0.05)、血清乳酸下降(P<0.05);伏隔核c-fos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和阳性产物面积表达均降低(P<0.05),灰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雪芙蓉胶囊可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延缓中枢疲劳,机理可能与此中药提高力竭运动大鼠血清睾酮水平及血浆pH值,同时降低大鼠血清乳酸水平及大脑伏隔核c-fos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羊肚菌提取物对运动大鼠血乳酸含量及LDH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补充羊肚菌提取物对大鼠血乳酸含量及LDH活性的影响,以此研究羊肚菌提取物对提高大鼠运动能力及抗疲劳能力机制。研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训练组、加药组,大鼠进行为期6周训练后,测定血乳酸含量及LDH活性。研究结果:加药组大鼠血乳酸含量下降,LDH活性增强,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羊肚菌提取物具有加强运动大鼠血乳酸代谢、防止乳酸堆积、提高LDH活性、延缓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