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母语阅读与外语阅读有许多共同的基本因素。但阅读过程差异很大。本文提出的问题包括:是否有两种平行的阅读认知过程或是否有既适应母语又适应外语的加工策略。本文将研究母语阅读与外语阅读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具体地讲,就是研究文化因素对阅读的影响,即内容(背景)图式、形式(语篇)图式和语言学(语言)图式。  相似文献   

2.
吴君 《教学研究》2006,(6):526-529
调查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泛读的态度及阅读频率,探讨了母语阅读态度和英语阅读态度之间的关系.调查发现,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多对英语泛读持有积极态度,但其阅读频率远低于母语的阅读频率;母语阅读态度和英语阅读态度之间呈微弱相关.同时,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英语泛读态度与泛读频率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明显,而且学生阅读能力的自我评价对他们英语阅读态度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泛读的态度及阅读频率,探讨了母语阅读态度和英语阅读态度之间的关系。调查发现,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多对英语泛读持有积极态度,但其阅读频率远低于母语的阅读频率;母语阅读态度和英语阅读态度之间呈微弱相关。同时,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英语泛读态度与泛读频率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明显,而且学生阅读能力的自我评价对他们英语阅读态度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外语阅读的研究中,互动的方式是研究的焦点。本文回顾了在外语和部分母语阅读领域的研究,并得出以下的结论:第一,动态的可视先行组织者(visual advance organizer)对全面理解文章非常有益;第二,同时采用视觉和言语的材料注释单词要优于只用言语信息注释单词;第三,词汇知识和阅读理解之间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些结果启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式结合起来,使其在阅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影响二语阅读的学习者可控因素主要包括阅读态度和阅读元认知。阅读态度是学习者趋向或远离阅读情境的一种复杂情感体系.阅读元认知是对阅读策略的感知和对阅读行为的控制.两者都对二语阅读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提高中国大学生的外语阅读效率,要统筹兼顾这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6.
外语阅读理论与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阅读并不是简单地被动接收信息,而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主动心理过程。对外语阅读进行理论研究,必须对外语阅读的性质,心理模式,外语阅读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母语阅读与外语阅读,速读与精读,语言知识与非语言知识的关系,并借助这些理论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认识和方法上的问题,改进外语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7.
影响大学生外语阅读有3个主要因素:语言知识、阅读策略、文化背景知识,同时母语阅读习惯对大学生外语阅读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在外语教学中提高大学生阅读能力的相应对策为:首先,要帮助学生掌握坚实的语言知识;其次,结合母语和外语的不同习惯介绍外语阅读方法和技巧;第三,通过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进一步提高外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大学二年级学生为样本,以外语和母语阅读动机问卷和阅读能力测试卷为调查工具,以SPSS for Windows13.0软件为分析工具,对大学生外语阅读动机进行实证性的比较研究:外语和母语阅读动机比较,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学生外语阅读动机的比较,不同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动机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外语阅读动机以外部动机为主,而母语阅读动机则内外部动机兼有;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阅读动机整体上来看较非外语专业学生强;无论是英语专业学生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具有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在部分外语阅读动机上有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这有利于学生学好英语。而阅读理解材料就是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培养的一个很好的阵地。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通过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材料实现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学生在英语阅读中一直受到母语思维和外语思维影响。从母语思维视角进行培训、测试等实验后得出结论:母语正迁移转化到英语阅读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学习的过程;阅读不仅需要英语语言知识,还需要将已有的必要的汉语语言知识转化到阅读中;再者,英语水平是母语思维的前提条件。在英语阅读教学基础阶段仍需加强英语语言教学,当具备了一定的英语水平,母语正迁移才可能在英语思维创造的前提下进行转化,否则母语思维就成为“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两种测量手段,对学生的外语阅读焦虑、外语学习模糊容忍度和外语阅读理解成绩进行测试和相关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学生的外语阅读焦虑和外语学习模糊容忍度均为中度;且阅读理解成绩与外语阅读焦虑呈负相关关系,与外语学习模糊容忍度呈正相关关系;外语阅读焦虑与外语学习模糊容忍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外语阅读焦虑与阅读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外语阅读焦虑与阅读成绩的关系,利用外语阅读焦虑量表,对随机抽查的150名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测试,并就阅读焦虑与阅读课程成绩和阅读理解成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非英语专业学生一样,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英语阅读焦虑;英语阅读焦虑与英语阅读学业成绩及阅读理解回顾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阅读焦虑与阅读理解多项选择成绩之间没有显著性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用外语进行阅读是一种重要技能。外语是现代社会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本文对阅读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对外语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不能脱离社会及其文化环境而被人们准确接受和正确理解的。脱离语境或社会文化背景而孤立地理解语言,往往会笑话百出,甚至不知所云。外语的阅读理解与对其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也是密不可分的。本文总结了多位语言学前辈们的研究成果,阐述了语言文化背景和阅读理解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了教师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在教外语的同时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外语阅读焦虑量表,对随机抽样的95名高中二年级学生进行测试,以考察高中生外语阅读焦虑与阅读成绩及性别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中生普遍存在外语阅读焦虑,其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国外学生;外语阅读焦虑与阅读成绩呈负相关,但是阅读焦虑和阅读成绩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既要求学生有精深的语言基础知识,又要有语言阅读能力。为了达到此目的,我们不仅要加强阅读教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批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场域"与"惯习"理论也可用于指导外语教学。制约外语阅读理解的三重障碍,即课堂话语权力网络的制约、个体限制性编码的制约及"惯习"的制约,其制约机理源于不同"场域"之间的冲突以及"惯习"的缺乏。外语阅读课程在实施时如能打破这三重障碍,确立不同"场域"的平等地位,形成不同文化"场域"间的有效沟通,并使学习者形成良好的阅读"惯习",则能提高学习者的外语解码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外语语言知识,把它作为交际工具来使用,精读课不单单是对某一单项技能的培养,应是对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技能进行综合训练的语言实践课。本文将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们用来解释人的理解过程的一种理论,最近20年时间,这一理论倍受重视,并且,在外语阅读领域也产生了一批阐释该理论的论作。但是,如何把该理论用于外语阅读教学的实践,这样的论文还不多见。本文拟在进一步系统阐释该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究这一理论在对外汉语阅读课教学中的作用,论述了如何把这一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以期改进和指导我们的对外汉语阅读课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重复阅读对外语水平的提高有多方面作用已得到多个研究的证实。本报告在阅读材料基本符合外语学习者水平的前提下,就外语重复阅读三个方面的问题,汇报两次同题阅读重复测试的结果:1)重复阅读能显著提高外语学习者的阅读理解水平,但针对不同水平对象的有效重复阅读次数可能并不相同;2)重复阅读对外语综合水平有较大差距的学习者效用的大小有基本对应关系,但对水平相当而初次阅读为及格成绩者的效能比对中等和良好成绩者更加显著;3)影响重复阅读效果的因素,除了学习者的综合外语水平这一基本要素外,工作记忆能对学习者、尤其是初次阅读及格程度的学习者起到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