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对现行教授太极拳技法时机与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将太极拳的十六种技法按照身体姿态、动作要领、意识调控属性进行了系统分类,论证了在不同教学阶段选择适宜时机、分别融入各类技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杨式太极拳在许多中学被作为必修体育课程。本文通过对中学杨氏太极拳教学中动作技巧的深入探讨,从而使学生领会太极拳动作技巧之精髓,正确掌握太极拳技法,从而达到健体强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资料分析法,对陈式太极拳国际竞赛套路各类动作及动作组合进行统计,分析套路动作各个组成部分的意义特征,重点讨论了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的技击性。研究结果表明:陈式太极拳国际竞赛套路全面包含了、捋、挤、按、采、肘、靠等技法,动作缠绕折叠、刚柔相济、爆发力强,同时具备了老架一路的缠丝劲和老架二路的弹性劲,有较强的技击性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陈式太极拳的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析探讨太极拳在消除运动疲劳的作用与机理,找出运用太极拳消除疲劳的时机、方法、练习动作、要求及注意事项,对运动员训练后的恢复和提高运动员训练成绩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武术训练体系中,功法练习是作为学习武术的基础而存在的,然后套路练习,学习和掌握各种技击方法的做法和力法,继而对每个技击动作进行剖析讲解,进行双人攻防练习,了解技法的用法,然后过渡到对抗性练习和实战。然而在现在的武术教学.训练、大众健身中,武术套路成为主要内容,功法只是被当成一种附带产品一带而过。本研究通过阅读大量关于太极拳文献资料及身体实践,总结归纳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注重习练桩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其唤起太极拳习练者对习练太板拳桩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院校开展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教师实施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应重视套路技术,同时,教师应当努力挖掘太极拳的内在精神。为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武德礼仪的培养,使学生明白动作规格所包含的攻防意义。教师应当把握时机,突出主体动作教学,深化"做操式"教学,运用音乐旋律塑造动作形象。  相似文献   

7.
运用多媒体的基本原理和信息、系统、逻辑、文献资料等基本概念及方法,对太极拳的内容进行了梳理与研究,初步完成了可作为多媒体展示的大纲设计,构建了一.个太极拳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即太极拳信息层次划分、信息体分类及其信息库的主要内容(包括:太极拳史、太极拳流派、太极拳人物、太极拳技术、太极拳典籍、太极拳的科学研究、太极拳的发展、人机互动的思考题与题解)建设,为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该系统奠定了基本框架,并达到了为建设中国武术博物馆而进行的预研究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太极拳对人体外部形态和人体器官生理指标的影响 ,太极拳的医疗、保健价值和延年益寿作用等方面对太极拳的健身功效进行研究 ,并对太极拳的技击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在休闲时代背景下的太极拳的休闲文化内涵进行了新的剖析,并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太极拳的多元价值取向进行了系统阐述.通过在群众中大力倡导、广泛宣传太极拳运动、鼓励创造太极拳衍生项目、发展太极拳休闲俱乐部等多种形式来树立太极拳休闲品牌,可使其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是中老年人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就太极拳的特点以及中老年人练习太极拳的方法、原则、运动量的安排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教学最佳时机的创设、捕捉、利用与升华给教学带来的变化彰显了一个有效教学原则的神奇魅力。研究与实践表明,把握教学最佳时机事半功倍;失去教学最佳时机事倍功半,劳而无功,甚至勤苦难成。教学最佳时机应视为新课程中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焕发生命活力的一个有效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2.
加强微格教学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微格教学在培养师范生职业技能方面所起的作用,微格教学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中的多种教学技能进行科学的分类,再针对某一具体教学技能专门训练,突出授课过程的教学行为。通过微格教学的训练,为在校师范生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头脑中逐步建立有意义的教学概念,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使他们成为具有高素质合格教师。  相似文献   

13.
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应把握素质教育的契机,正确处理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把素质教育应有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融入到课堂的各个环节中去.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文学理论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旧有的教学模式的缺陷极其明显地阻碍着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发展。本文开辟新思路、新办法,尝试将“辩论”引入教学实践。通过“提出—准备—展开—总结”的四连环步骤,力图革除文学理论教学旧有顽疾,开拓文学理论教学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5.
建设具有特色的医学机能实验设计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注重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就在机能实验学实验课程建设中如何将改革的课程体系、“创新”的观念和思维方法引入实验教学、开展探索性实验设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游珍  蒋庆丰 《高教论坛》2009,(11):78-80,121
本文从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以及地理学中双语教学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地理学中成功开设双语教学的时机和条件,并结合地貌学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实践,提出了地理学双语教学设计中应把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验式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实际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是一种全新高效的教学模式。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可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即认知学习一认知体验阶段、课程学习-模拟体验阶段、社会实践——岗位体验阶段、毕业实习——综合体验阶段。  相似文献   

18.
《有机化学》CAI课件的设计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全面地改变着人们的生存和学习方式;Intemet网的日益普及为《有机化学》教学的改革带来了契机.把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引入《有机化学》的教学改革中,设计了《有机化学》CAI课件并将之应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School Experience and Teaching Practice are both integral components of th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conducted at th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ingapore (IE). This component stretches over a period of 13 weeks for the Diploma-in-Education programme and it is made up of two parts, namely, an introductory 3-week period of School Experience and a 10-week period of Teaching Practice. The introductory period of school experience is intended to induct student teachers gradually into the process of classroom instruction. It provides the students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observe, work with and learn from experienced teachers. The students will als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tasks that make up the total experience of the school teacher. They will be helped to established a linkage between educational principles and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Teaching Practice is the period of more intensive and systematic teaching that brings the student teachers into contact with the teaching-learning stituation in the classroom. It gives them the opportunity to put into practice and to develop their teaching skills by transla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Their teaching experience will be guided by co-operating teachers in the schools and IE supervisors.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是培养未来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职业学校应该重视技能型人才人培养,网络学习空间这种教学模式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职业学校应该以空间教学为契机,把握职业教育大潮,将空间教学做大,把网络学习空间这种教学模式真正应用到中职的教育教学中去,让空间教学模式真正成为职业学校教学模式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