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乳腺癌ER、PR、HER-2癌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ER、PR、HER-2癌基因的表达的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P法,检测106例乳腺癌ER、PR和癌基因HER-2的表达,45例乳腺增生症及乳腺纤维腺瘤HER-2的表达,并按照FDA推荐的DACO公司Hercep Test的标准对HER-2的表达强度进行评分.分析ER、PR和癌基因HER-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病理学关系.结果:乳腺癌ER阳性率为51.88%,PR阳性率为44.34%,HER-2的阳性率为71.69%,而且ER、PR阳性率随着乳腺癌级数增加(恶性程度增加)而降低;ER、PR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联.HER-2阳性程度的增生,乳腺疾病的危险程度随之增加,乳腺癌的恶性程度也相应增加;结论:同时检测乳腺癌ER、PR和HER-2的表达,不仅对指导临床判断疾病的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可为临床制定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c-erbB-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年龄、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71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及c-erbB-2的表达,并对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R、PR及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52%、49.29%和56.33%,ER、PR阳性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c-erbB-2的阳性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ER、PR和c-erbB-2可作为判断临床病理特征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皖南地区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期间收治的430例乳腺癌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224例乳腺癌进行ER、PR、CerbB-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430例中,年龄在40岁~60岁者占55.59%;发病部位在外上象限者占58.60%;病理学分类为浸润性导管癌者69.76%;在224例乳腺癌中.ER阳性率68.57%,PR阳性率83.92%,CerbB-2阳性率57.14%。结论:乳腺癌的发生与年龄、病理类型、肿块大小和肿块部位等密切相关,ER、PR的表达成正相关,ER、PR的表达与CerbB-2的表达成负相关;ER、PR、CerbB-2的表达与年龄和病理类型无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R、PR、P53、bcl-2在大肠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相关性.方法利用ER、PR、P53及bcl-2特异性抗体对75例大肠良恶性肿瘤进行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四种抗体联合表达率在47例大肠恶性肿瘤、28例良性增生性疾病和41例癌旁移行区粘膜分别为26.83%、10.7%和0.10例大肠息肉P53和bcl-2均无表达,41例癌旁移行区未见P53表达.ER、PR联合表达率在大肠癌(42.55%)明显高于癌旁(17.07%),P53和bcl-2联合表达率在癌、良性增生和癌旁分别为48.94%、17.80%和0,三者间差异显著.而四种抗体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结论ER、PR、P53和bcl-2表达与大肠肿瘤发生有关.P53基因突变是人类大肠癌发生的最常见的遗传学改变之一,bcl-2是大肠癌发生的早期分子水平标志;激素及其受体改变促进肿瘤的发生并且雌、孕激素受体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D105的表达与ER、PR、C-erbB-2的表达及同侧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纤维腺病和纤维腺瘤)中的CD105、ER、PR、C-erbB-2的表达,用MVD值(微血管密度)表示CD105的表达量;用阳性细胞比例表示ER、PR、C-erbB-2的表达程度.结果:(1)在60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CD105的表达量(MVD值)在乳腺癌组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P〈0.01);在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纤维腺病和纤维腺瘤之间的CD105的表达量(MVD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2)CD105的表达量(MVD值)与淋巴结转移(P〈0.05)呈正相关;而与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ER、PR、C-erbB-2无相关性(P〉0.05).结论:(1)乳腺癌中CD105的表达量(MVD值)可作为一种反映血管新生程度的指标;血管新生与乳腺癌的演进有密切关系;(2)乳腺癌中CD105的表达量(MVD值)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R、PR与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79例乳腺癌和14例乳腺良性病变进行ER、PR、C-erbB-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中的ER、PR、C-erbB-2阳性率分别为52.7%,47.3%,30.9%.ER、PR、C-erbB-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ER、PR在所有良性病变、低度恶性肿瘤中表达水平较高,在浸润癌、有淋巴结和全身转移的肿瘤中表达水平较低;C-erbB-2在所有良性病变中呈阴性表达,在低度恶性肿瘤中表达水平较低,在浸润癌、有淋巴结和全身转移的肿瘤中表达水平较高;ER、PR与C-erbB-2、表达之间均存在负相关.结论:ER、PR、C-erbB-2的检测对乳腺癌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方法 :对 5 4例应用新方法的乳癌根治术病例与过去实施的 12 8例乳癌根治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由 2 4 .2 %降至现在的 9.3% ,经统计学处理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预防乳癌术后皮下积液的要点是 :防止腋下淋巴管瘘 ;腋下及胸骨旁置双管引流 ;将皮瓣与胸壁做广泛缝合 ,促进二者早日愈合 ;胸带加压包扎要适度 ;保持引流通畅。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是我国妇女常见恶性肿瘤,也是对化学治疗比较敏感的癌瘤之一,因此,化学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乳癌患者对化疗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较大,因此预测乳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则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采用四氮唑盐法(MTT),观察了我区临床常用3种乳癌化疗方案对82例乳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旨在指导临床优选化疗方案,不断改进治疗策略,提高治疗效果。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04·1~2006·7月收集我院乳癌切除标本82例,均为女性。年龄34~73岁,平均年龄49·5岁。1.2仪器与试剂美国生产全自动CO2孵箱,5430型,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探讨C -erbB - 2蛋白在胃癌、大肠癌和乳腺癌中表达的异同和意义。方法 :取胃癌 114例、大肠癌 10 4例和乳腺癌 10 6例 ,石蜡切片 ,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C-erbB - 2在胃癌、大肠癌和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71.9%、5 7.7%和 5 4 .7%。C -erbB - 2在胃癌和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有关 ;C -erbB - 2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及乳癌恶性程度有关。结论 :C -erbB - 2高表达是大肠癌、乳癌恶性度高 ,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I2C总线在51系列单片机系统中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CS-51系列、MCS-96系列等单片机由于都不带I2C总线接口而限制了其在I2C总线接口器件的使用.文中介绍了I2C总线的特征和时序,并以串行E2PR0M为例,给出了在51系列单片机上使用并行I/0口实现I2C总线接口的硬件电路和相关软件程序.  相似文献   

11.
《大连大学学报》2016,(3):44-46
固体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是设计超临界萃取过程的重要基础数据,状态方程PR方程常被用来计算这一数据。但该方程中的二元相互作用参数需要从实验数据回归得出,这就使该方程不能够推算固体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本文用固体的热力学参数计算二元相互作用参数,不依赖实验数据,直接用PR方程模拟固体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计算结果表明,模拟值同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5例乳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15例乳癌患者中行单纯乳房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2例,乳癌根治术9例,改良根治4例.结果随访15例中,一年内死亡1例,生存2年3例,生存3年5例,生存5年以上6例.初步探讨了乳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手术治疗,提出了局部复发的特点、机制、手术治疗的原则及意义.结论笔者认为再手术对局部复发的控制优于其它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和拓扑异构酶(TopoⅡα)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状况及意义。方法:取乳腺癌标本72例,乳腺腺瘤30例,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STπ和TopoⅡα阳性率。结果:GSTπ在乳腺腺瘤中阳性率为26.67%,在乳癌中阳性率为68.05%。TopoⅡα在腺瘤和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0.00%和50.00%。Ⅲ级乳癌中GSTπ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级;TopoⅡα则在乳癌Ⅰ级中表达高于Ⅲ级。结论:GSTπ和TopoⅡα在乳癌中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瘤。检测GSTπ和TopoⅡα对乳腺癌化疗药物的选择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通过对2002.1-2005.3月122例实施乳癌根治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皮下积液12例,皮瓣坏死6例;上肢淋巴水肿6例。少量积液一般不需要处理,积液大于5ml每天可抽吸,然后加压包扎,积液量〉50ml时可拆除1针缝线或切开放置引流管,时间最长达半个月。皮瓣坏死〈3cm,行换药处理;〉3cm给予切痂、植皮处理。上肢淋巴水肿轻中度水肿不需特殊处理,重度水肿进行上肢功能锻炼,应用透热疗法后好转,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前合理的设计切口,术中仔细操作,适当加压包扎,保持负压通畅,术后经常锻炼上肢功能,对于乳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淋巴水肿的防治十分重要,可使乳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到最低,使乳癌患者继续进入下一步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别对Na2O2与CO2反应、Na2O2与H2O的反应过程进行了探讨,得出Na2O2与H2O的反应实质是Na2O2先水解生成H2O2,H2O2再分解放出O2,并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6.
袁丽霞 《化学教学》2005,(1):115-116
例1:CO和H2的混合气体3g,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在150℃时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Na2O2增重的质量为( )  相似文献   

17.
针对CO2在驱油过程中可能会经历气、液、超临界等不同相态,常规经验方程很难进行计算这一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四种经典的立方型状态方程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出了PR-EXP方法,计算结果显示该方法计算精度比单独使用PR方程和EXP-RK方程更高。对CO2黏度计算模型进行了研究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吻合较好,能够满足工程应用精度要求。应用SRK状态方程,对CO2的比热容,Joule-Thomson系数等热物理性质计算模型进行了研究和计算,结果表明,相态变化对CO2物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浆液性卵巢癌中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984.1~2003.7月在我院妇科首次收治的浆液性卵巢癌48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2例,正常卵巢10例。用SP法测定ER、PR蛋白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特征比较。结果:ER、PR阳性染色位于细胞核内,在卵巢癌、良性肿瘤、正常卵巢中ER表达率为27.08%、33.33%、100%.PR表达率为41.67%、83.33%、100%,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ER、PR表达与浆液性卵巢癌的生存、分期、病理分级、淋巴关系,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中PR情况与患者生存情况无关。要明确ER、PR对卵巢癌的意义应作单一病理类型卵巢癌的受体多种测定方法的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针对CO2在驱油过程中可能会经历气、液、超临界等不同相态,常规经验方程很难进行计算这一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四种经典的立方型状态方程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出了PR-EXP方法,计算结果显示该方法计算精度比单独使用PR方程和EXP—RK方程更高。对CO2黏度计算模型进行了研究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吻合较好,能够满足工程应用精度要求。应用SRK状态方程,对C02的比热容,Joule-Thomson系数等热物理性质计算模型进行了研究和计算,结果表明,相态变化对CO2物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利用酶联素和组化法和ABC免疫组化法进行8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癌胚抗原(CEA)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ER、PR水平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性。(2)低分化腺癌CEA阳性率最高,且淋巴结转移者CEA均为阳性,提示CEA与肿瘤的恶性度呈正相关。因此性激素受体和CEA提供了肿瘤组织不同的生物学信息,同时检测ER、PR及CEA水平对分泌治疗,手术范围及判断预后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