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连线     
《青海科技》2013,(2):54
青海省地处三江源头,孕育了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是我国主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水资源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在全国具有独一无二的生态战略地位。保护利用好三江源头的水资源,不仅关系青海省推进"三区"战略、实现"两新"目标历史进程,而且还影响着流域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青海历来重视水资源问题,把水利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  相似文献   

2.
《青海科技》2013,(2):54-56
青海省地处三江源头,孕育了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是我国主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水资源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在全国具有独一无二的生态战略地位。保护利用好三江源头的水资源,不仅关系青海省推进“三区”战略、实现“两新”目标历史进程,而且还影响着流域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  相似文献   

3.
《资源科学》2009,31(11)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世界级河流的源头,是世界上湿地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和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行政区域辖青海省的玉树、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的全境(包括格尔木市代管唐古拉山镇)以及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兴海、同德两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河南县,共16县1镇,总面积36.3万km2,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50.4%.三江源地区还是原生态藏文化的保留地,是唐蕃古道的途经之地,自古以来即是藏汉文化联结的重要走廊之一.  相似文献   

4.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危机与保护建设战略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玉婷 《青海科技》2006,13(1):10-15
三江源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独一无二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得以同源于此。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日趋频繁,使源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不断加剧,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正>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水资源量逐年增加,草原生态系统逐步恢复;"中国最美湖泊"——青海湖面积连续10年增加,达到15年来同期监测最大值……湿地资源面积居全国第一,藏羚羊、藏野驴、岩羊、野牦牛等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三江源头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宁可牺牲GDP,也绝不牺牲生态环境。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地处三江源头的生态重镇——青海,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确立了"生态保护优先"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中华水塔"生态环境稳步恢复,生态保护从应急式脱只看4作近乃而控  相似文献   

6.
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近几十年,由于受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持续退化,严重威胁着三大江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了遏制生态系统的持续恶化,我国于2005年开始实施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文章针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规划目标,开展了三江源区生态系统状况与变化趋势及其驱动机制的监测评估,以及生态工程生态成效的综合评估。结果表明:通过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的实施,区域生态系统总体表现出"初步遏制,局部好转"的态势,取得了显著生态成效,预期目标基本实现。然而,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必须扩大范围,长期坚持,方能实现"整体恢复,全面好转,生态健康,功能稳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青海科技》2014,(4):8-9
<正>三江源草原广阔、湖泊众多、气候怡人,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素有野生动植物"基因库"之美誉。总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包括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全境以及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历史上,三江源雪山连绵、冰川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水资源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水塔",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重要水源地,生态环境独特、原始、脆弱。三江源是中国最大和最高的天然湿地,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生物多样性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珍稀野生动植物藏羚羊、冬虫夏草等均在此生长。  相似文献   

8.
<正>受全球变暖影响,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我国最大生态功能区—三江源地区冰川退缩现象正在加剧,多数冰川出现退缩现象:黄河源区阿尼玛卿冰川面积在1990至2002年间由166平方公里退缩为101.94平方公里,长江源头格拉丹东地区冰川面积在此期间也呈持续下降趋势。据青海省气象局近日发布的《三江源地区适应气候变化决策咨询报告》显示,若降平均水量不变,未来一百年内三江源区冰川面积将减少四至六成甚至可能更多。长度小于4000米的冰川大都消失,整个长江源区的冰川面积将减少60%以上;若降水量增加,届时冰川面积约  相似文献   

9.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6):92-92,F0003
编者按:三江源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同时这一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三江源区草地近年呈现全面退化趋势。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青海畜牧兽医科学院共同完成的“三江源区退化草地恢复与生态畜牧业发展技术及应用”项目针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大国家战略需求,研究草地退化成因和形成机理,揭示高寒草甸退化生态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三江源草地多功能性及其调控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亮  李奇  赵新全 《资源科学》2020,42(1):78-86
三江源区是地球第三极典型代表区域之一,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物物种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发育和保持着世界上大面积原始的高寒生态系统,是中国和亚洲重要的淡水供给地,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源头和重点区。生态系统服务、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具有全国乃至全球意义的保护价值。草地是三江源的主要植被类型,由草地管理引起的诸多生态、环境、社会问题,其管理和治理不仅是牧区的问题,也是包括黄河、长江、澜沧江等江河流域的问题。本文综述了三江源草地管理的现状、问题和需求;提出了基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对草地“生产—生态—生活”多目标需求的多重管理目标及管理框架,建立三江源区域草地进行多重目标管理的调控途径及技术支撑;以期对三江源生态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园建设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后续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来自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的信息显示,最新科研测定表明,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自2005年实施至今,整个三江源地区地表水增加了82.9亿立方米。这其中,黄河源头地区增加24.4亿立方米,长江源区增加45.8亿立方米,澜沧江源区增加12.7亿立方米,三江源地区主要湖泊面积净增加760平方公里。
  地表水量增加也促使草地退化趋势初步遏制。目前,三江源地区中等覆盖度草地面积持续呈稳定趋势,高覆盖度草地以每年230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黑土滩治理地区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20%增加到80%以上,草地平均产草量每亩达到45公斤,比1988-2004年间的平均产量增加了9.5公斤。  相似文献   

12.
有"江河源"和"亚洲水塔"之称的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土,是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生态功能十分显著。但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明显恶化,正面临一场深刻的生态危机。而土地覆盖变化就是最突出的景观标志。遥感具有多波段、宽覆盖、可重复观测等优点,在大面积区域,特别是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监测土地覆盖变化,进而评估生态环境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以主要讨论了运用遥感影像进行三江源地区为例,对相关的技术路线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为较偏远地区开展类似工作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青海科技》2010,(6):F0004-F0004
玛可河林业局始建于1965年5月,地处果洛州班玛县境内,隶属青海省林业局。 152.4万亩,是我省长江重要支流大渡河源头森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海拔最高的天然原始林区,被列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18个功能区之一,为重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总结出三江(黄河、长江、澜沧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是气温持续升高,汛期降水减幅明显,以及不顾生态的人为活动。同时,从空中水资源含量、降水天气系统、大气凝结核等方面论述了开发利用三江源地区空中水资源的可行性。1997~2003年的人工增雨作业实践证明,三江源地区空中水资源是可以利用的。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的西部,有一片世界上海拔最高,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高原,叫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由青海和西藏两个省区组成,因此而得名。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中国三大江河——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有大片的无人区,寒带高原动植物丰富,也是中国最能体现高寒原始生态的地区,而且这里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但是受高海拔寒冷气候和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影响,这里林草植被稀疏,加上各种人为破坏因素,生态形势极为严峻。  相似文献   

16.
正青海是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省委、省政府提出"生态立省"战略,为推动我省绿色发展奠定了大环境、大视野、大动力的坚实基础。青海,这块被称之为"众山之宗,千湖之地,江河之源"的土地,横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有着大气之美、磅礴之美、雄奇之美,因其地理位置独特,具有"全球气候形成启动器"之称。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面积的高寒湿地、高寒草原、灌丛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誉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长江、黄河、澜沧江和全国第二大  相似文献   

17.
青海不同区域生态功能定位和林业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青海科技》2009,16(2):4-6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具有特殊的生态地位。不同的地形地貌区域其林业生态功能有明显的差别。本文对我省五个区域──三江源区、青海湖流域区、祁连山区、柴达木盆地区和湟水流域区的生态地位和生态现状进行了定位分析,并提出这五个区域的林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来自高原的恩赐 三江之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娜 《青海科技》2015,(2):39-42
<正>黄河、长江、澜沧江,中国的三条母亲河,共同发源于青藏高原一片面积31.8万平方公里的地区,这个地区被人们称为三江源。这里水草丰美、河流密布、降水丰沛,千年不化的积雪和冰川形成了永不干涸的中华水塔。每一条河流都有它的源头,就像追溯我们的祖先是什么一样,人类探寻三江源头的脚步从未停止过,这里充满了神秘色彩。三江源头到底在哪里?从古至今人们没有放弃对三江源头的探寻。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历史的脚步去探寻那神秘的三江源头。三江之源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相似文献   

19.
<正>生态移民,是为了改善生态恶化地区环境状况,以及提高该地区民众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而进行的人口迁移。由于人们的滥采偷猎等活动加剧了三江源区生态的退化,为保护和修复这里的特殊生态,政府安排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的居民移往他处居住,这就是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是青海省政府于2004年在三江源区开始实施的移民项目。根据三江源移民规划办公室制订的《三江源生态移民总体方案》,三江源生态移民的迁出地涉及玉树、果洛等共4州  相似文献   

20.
《华夏星火》2008,(7):28-32
访谈摘要青海旅游资源是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缩影,包括青藏高原区、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我们一省之内有三区,这在全国不多,青海就是这三区的交汇处,像青藏高原区,就有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叫三江源就在这个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