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政治体制也必须作相应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转变城市政府职能,进行城市政府机构改革。本文分析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及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城市政府在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弊端和产生这些弊端的原因;运用政治学理论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城市政府的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进行了探讨,初步回答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应成为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主要推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对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负有主要责任,是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主要推动力。首先,地方政府改革尚未到位,影响了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其次,目前在新体制尚未建立,传统体制尚有惯性作用的情况下,高校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必需依赖于政府的主导作用;再次,即使今后地方政府改革到了位,真正建立了新的管理体制,高校要用好办学自主权,社会要保护好高校办学自主权,仍然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外部困难和内部矛盾并存;在观念、体制、结构、质量等多种层面上,体制性障碍是最主要的掣肘;在职教改革和创新中,体制创新是关键所在。职业教育依然承载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主导干预为主的弊端,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还在阻碍职业教育的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4.
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仅需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还需要不断创新变革的政府管理体制与之相配套。同样,农村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要有一个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的基层政府为保障。因此,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动以县乡为主体的基层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换政府职能,是农村公共财政建立和完善的前提。纵观我国基层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也进行了适应性改革。但与其他层次政府改革比较而言,基层政府政革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不彻底性,从而制约了农村发展,影响了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和完善。因此,在农村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应从财政与宪政的关系上寻求推进基层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从政府与市场的功能发挥来看,济贫和维护稳定是政府责任。市场失灵需耍政府功能的强化;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特征和政府失效的存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市场功能也有强化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借鉴西方公共财政理论与实践的有益经验,1998年我国明确提出建立公共财政,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并正确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财政改革对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发挥了熏要作用,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确立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逐步理顺了分配关系;建立和逐步完善了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在宏观调控上改变直接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政府管理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代政府行政管理活动是建立在改革开放前的行政体制基础上的。在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虽然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行政职责划分不明确;长官意志盛于人民意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行政权力分配不科学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政府进行行政改革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我国政府管理职能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改革的瓶颈,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有特殊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府规模变动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政府控制社会资源的程度和政府机构的投入两个层次,考察我国政府从1978到2000年规模的变动情况,并将它与同期经济发展相对比,我们发现:就政府控制社会资源而言,我国政府以财政收支总额为标志的绝对规模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近年还有加速之势;而以财政收支占GDP比重为标志的相对规模,在改革初期,随经济体制的转轨和财政体制的改革,呈波动性下降,但进入相对稳定发展的1994年后,上升成为主流趋势。就政府机构的投入而言,所有指标都反映了我国政府机构的膨胀,从就业看,政府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职业流向,从资金消耗看,行政经费的加速增长反映了政府成本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中国政府治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进入新时期,中国面临着新环境。政府和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随之发生变化,进而中国政府治理模式需要创新。改革至今,中国管理型政府治理模式已经面临着新的社会环境。首先,改革以来社会失衡、社会断裂日益严重;其次,社会进步促使价值理念多元化,需求多样化;最后,社会发展促使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社区力量不断增加。新问题、新需求和新力量促使管理型政府向管理合作型政府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