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国家和社会的极大关注。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就应当在高校中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梁晓辉 《科技风》2013,(10):198+201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承载着社会的希望,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本文将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入手,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对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方面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女大学生作为中国知识女性中最年轻、最富有朝气的一部分,以其特有的敏感,对社会的种种变化作出了迅速的反应.然而女大学生自身年轻又敏锐,往往使她们成为某些观念与行为的先行者。作为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自身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自然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比独生女和非独生女大学生;城市和农村女大学生;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和理工科院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来探讨当代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昌兵 《中国科技信息》2008,(4):239-239,242
当代大学生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发展、成功,就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论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作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抽样,以临床医学、动物医学及体育专业的60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评定其心理健康水平。结果:男大学生偏执、人际关系因子分高于女大学生(P<0.05),而女大学生的躯体化、焦虑、抑郁因子分高于男大学生(P<0.05);各专业间躯体化因子分存在差异(P<0.05),其它因子则无明显差异(P>0.05);607名大学生中出现较多的心理症状依次为:躯体化(9.2%)、人际关系(6.9%)、抑郁(6.3%)、焦虑(5.6%)、强迫(4.4%)等症状,女大学生的躯体化、抑郁症状多于男大学生。结论:男、女大学生之间心理症状存在着不同的特征,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强迫等症状是大学生常见心理症状,躯体化症状可能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面子观及其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建国 《内江科技》2007,28(6):29-29,39
面子观念以及面子措施是中国人生活中一种比较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面子在他们的学习、人际交往、人格维护与完善等方面有着突出的影响,并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看,探讨大学生的面子观以及他们对面子的维护并寻找教育对策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现今大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责任,他们也同样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那么,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高低影响着社会未来的发展状况,同样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仅影响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还影响着社会未来的进步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与其个人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活是从孩童时代到社会生活的过渡期,想要培养大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不仅仅在学业上要有所成就,还要身心健康,这样才能全面发展。因此,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活是从孩童时代到社会生活的过渡期,想要培养大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不仅仅在学业上要有所成就,还要身心健康,这样才能全面发展。因此,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