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评估是指政府、社会或公众对政府提供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的政策、质量、效益进行分析、评价的过程。农村广播影视公共  相似文献   

2.
积极构建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和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各级联动,扎扎实实推进硬件工程建设;必须大力繁荣面向基层、面向"三农"的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交流和传播;必须搭建一个加快推进农村广电建设、繁荣农村广电传播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回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10年,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取得了明显的发展,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有力的提高,同时国家还通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公共文化重点工程,加大了对西部农村地区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随之,内容的建设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它关系到公共服务的效果、效益和效率,成为当前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渐列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议事日程,这也是广播电视事业的双重属性所决定的。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广播电视发展的最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公共服务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衰落,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就具有了新的涵义和新的特点。本期《路标与航向》栏目刊登的三篇文章试图从三个角度来阐述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的要义,旨在引发广大广播影视工作者的思考,为当前如火如荼的文化产业建设提供另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5.
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公民的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当前我国广播影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逐步增强的地位和作用入手,客观评价广播电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优势和不足,从政府职能改革,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科学技术手段及服务理念方面对深化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配套的公共文化体系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广播电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在农村建设中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笔者就农村广播影视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及讨论.  相似文献   

7.
罗庆恩 《中国广播》2005,(12):17-19
今年是广电总局确定的“农村服务年”,按照总局要求,实施“农村服务年”,总的是要紧紧围绕建立健全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结合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的建设,大力提高农村广播影视人口有效覆盖率,大力提高农村广播影视覆盖率的质量和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享受到、享受好基本的广播影视服务,让党和政府的声音更快、  相似文献   

8.
以上个世纪末开始实施的"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为标志,我国开始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不仅缺乏实践经验,也缺乏理论准备。对十年来我国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经验,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9.
罗庆恩  胡云 《声屏世界》2005,(12):21-22
2005年是广电总局确定的“农村服务年”.按照总局要求.实施“农村眼务年”要紧紧围绕建立健全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结合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的建设.大力提高农村广播影视人口有效覆盖率,大力提高农村广播影视覆盖率的质量和承平.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享受到、享受好基本的广播影视服务.让党和政府的声音更快、更好地传入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中央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国家广电总局确定今年为“农村服务年”。实施“农村服务年”,总的是要紧紧围绕建立健全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展开,提高农村广播影视覆盖的质量和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享受好基本的广播影视服务,让党和政府的声音更快,更好地传入千家万户。本期“特别策划”邀请国家广电总局研究人员和中央台,陕西台,山东台,江西台,辽宁台对农广播频率或节目的负责人,就建立农村广播公共服务体系及其有关问题做解读和交流,希望这些文章能对落实“农村服务年”的要求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朱虹 《声屏世界》2006,(12):1-1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是中央在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作出的重大决策。广播影视是重要的新闻媒体和重要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具有意识形态和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发展广播影视产业,必须明确区分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按照广播影视产业涉及的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职责、不同单位的情况,采取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因地制宜、逐步实施的原则。遵循这一思路,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广播影视产业发展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广播影视产业发展。梳理这些政策,可以清晰地看…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中央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国家广电总局确定今年为“农村服务年”。实施“农村服务年”,总的是要紧紧围绕建立健全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展开,提高农村广播影视覆盖的质量和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享受好基本的广播影视服务、让党和政府的声音更快、更好地传入千家万户。本期“特别策划”邀请国家广电总局研究人员和中央台、陕西台、山东台、江西台、辽宁台对捉广播频率或节目的负责人,就建立农村广播公共服务体系及其有关问题做解读和交流,希望这些文章能对落实“农村服务年”的要求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播》2010,(2):27-27
本刊讯 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2010年1月在答记者问时说,2010年广播影视工作要重点抓好十方面工作:一是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二是继续强化安全播出工作;三是努力繁荣广播影视内容生产;四是不断完善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五是加快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进程;六是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七是进一步深化广播影视体制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媒体扫描     
解读"农村服务年"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朱虹在《建立农村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电影产业》中指出:实施农村服务年,就是要紧紧围绕建立健全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结合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的建设,大力提高农村广播影视人口有效覆盖率,大力提高农村广播影视覆盖的质量和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享受好基本的广播影视服务。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巩固已有的覆盖成果,全面有效遏制村村通萎缩现象。二是扩大覆盖面,今年年底将基本实现新通电行政村和5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新解决3000万农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的问题。三是提高节目收听收看质量,增加节目套数,使农村通广播电视的地方能收听收看到3至5套广播节目。8套电视节目;进一步改进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四是从经费、机构、人员、技术等方面入手,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长期有效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日前落下帷幕。王太华同志在代表总局党组所作的报告中充分肯定了十一五时期的广播影视工作,指出在新闻宣传,农村公共服务体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广播影视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认真研究和正确处理构建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和推进广电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问题,对于广播影视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广播影视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就是将公共服务的内涵引入到广播影视业,形成产业公共服务的概念,即为广播影视发展提供共享的保障条件,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在实体与虚拟的平台中,解决广播影视业发展中的公共事务,从而促进其产业创新与产业链的完善。厦门与台湾一水之隔,"五缘文化"(亲缘、地缘、神缘、业缘、物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以来,广播影视系统按照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加强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提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广播电视如何构建广电公共服务体系既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重要内容之一,又是关系广播影视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浙江省武义县广播电视台在前期深入调研基础上,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农村广电公共服务均等化工程,为破解构建广电公共服务体系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信息·数字     
“十一五”广播影视科技发展六大任务确定2006年12月21日,广电总局发布《“十一五”时期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规划》,确定了“十一五”时期广播影视科技发展六大主要任务,即:(1)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建立广播电视安全保障体系;(2)完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加强农村广播影视建设;(3)全面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推进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