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这是《红楼梦》中的一句警语。而妙的是才情出众的曹雪芹先生,怎么也不会料到,时隔二百多年,在今日的市井坊肆之中,古玩鉴定行业竟不偏不斜正应了这句出  相似文献   

2.
王昆 《收藏》2008,(11):143-143
《收藏》的老作者晨欣先生所著文集《宝牧斋随笔》于近期问世。晨欣先生斋号“友仁堂”“宝牧斋”,系中国文物学会民间收藏委员会委员、安徽省钱币学会会员、黄山市作家协会会员。其20世纪70年代初涉足收藏领域,以收藏古钱币、浅绛彩瓷、名人手札、徽州近代名人金石书画著称。他撰写的有关收藏方面的随笔、琐记曾多次被《收藏》刊登。  相似文献   

3.
道一居士 《武当》2010,(4):45-45
2009年《武当》第11期里,刊载有一篇介绍《内景图》的文章。据介绍说,此图为木刻版,收藏于北京白云观。1995年,友人朱道琼先生曾将此图图样寄给我一份,让我研讨并收藏。此前,我于1991年从兰州李少波先生处,还得到过《内经图》及《内经图释义》文本,说此图为碑刻,也收藏于北京白云观。  相似文献   

4.
若水 《收藏》2015,(5):22-23
1918年10月,翰林出身的徐世昌被国会选为民国大总统,其实他不但是位政治家,还是一位书画大家。笔者曾有幸得见一位收藏家收藏的徐世昌手札及指画作品。手札(图2)曰:子范先生有道:蟾光皎洁,桂影扶疏,一年好景,此宵独胜矣。顷承尊刺并惠及马乳,俟冰  相似文献   

5.
小组赛打完了,国家对出线了;米卢‘迷路”了,球迷开驾了。问题出来了,真真假假朴迷离;纷纷扰扰难辨东西。莫非出什么事了?怎么?这球越玩越没低了?假做真时真亦假,真做假时假亦真……哎!您瞧瞧——这群“伪猛”异常的“傻大个儿”。  相似文献   

6.
牟建平 《收藏》2012,(18):106-107
8月,一个收藏圈的展览引发巨大争议,而且剧情跌宕起伏,这就是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节目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真赝对比收藏展》。5月中旬,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节目特联合首都博物馆、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举办了《"假"如这样——真假藏品对比展》,从6年来王刚亲手砸掉的300多  相似文献   

7.
李建栋 《收藏》2007,(7):171-171
《收藏》杂志2007年第4期刊登了天津冯厚生先生《难得一见的陈老莲山水画》一文。冯先生称其所藏陈老莲山水画为罕见之作,本人认为此图非陈洪绶真迹。  相似文献   

8.
李钦业 《收藏》2011,(10):106-107
钱钟书先生(1910~1998年)是世所敬仰的大学者,我珍藏着六封他的手札,其中三封是毛笔写的,三封是用钢笔写的。 钱先生给我的第一封手札是回答我关于他生平资料的问题。那是在1986年下半年,我在四川大学进修中国现代文学,当时我天天读先生的著作,我那时已经买了他的《管锥编》《宋诗选注》《谈艺录》《七缀集》《围城》《人兽鬼》等著作。我想写一篇关于钱钟书小说创作的论文,  相似文献   

9.
若水 《收藏》2011,(10):104-105
收藏是一种缘,收藏到大师遗留的东西则是良缘。 笔者一直想收藏一通沈从文的手札,不仅是因为沈从文先生的章草在中国现代书坛占有重要一席,还因为仰止一代宗师的文学成就和自由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0.
方知青 《收藏》2007,(9):113-113
《收藏》第155期刊有许国平先生《〈三希堂法帖〉考》文章,读后,受益匪浅。无独有偶,我亦藏有一册初拓本《三希堂法帖》,借贵刊一角,与诸君共赏。  相似文献   

11.
妙有真空     
正李宏禹1972年生于黑龙江,祖籍山东平度。199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文化艺术系,师承范曾、陈玉圃、杜滋龄先生。现任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红楼梦》中的一副对联很有名,叫作"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其实就是禅了。佛的精神告诉我们,你不论通过何种法门,只要悟道即可修成正果。禅即法门,它是对世界的一  相似文献   

12.
杨子安 《收藏》2008,(6):80-82
20世纪60年代初,我收藏到一幅陶一清先生根据家藏元代画家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山水长卷临摹的手卷——《溪山无尽图》。该图水墨纸本,纵24厘米,横(包括题跋)960厘米。首尾有作者名章、闲章和收藏章、鉴赏章、题跋章共7方。成画于甲戍年(民国23年,1934年)清明,尾部有书法家祝鸿元先生于同年端阳节的题跋,共200余字。祝鸿元题跋全文:  相似文献   

13.
张懋镕 《收藏》2008,(1):160-161
《文博》2007年第2期刊登彭曦先生的文章《四川甲骨〈作堇〉版初释》(下简称《作堇》),介绍一版私人收藏的四周甲骨,上有文字4行32字,并指出此版甲骨“颇为重要”(图1)。  相似文献   

14.
王好华 《收藏》2006,(11):130-131
读了2006年第3期《收藏》杂志上古方式先生的《论古玉收藏》,色起了我对自己的收藏往事的一段回忆。我自2004年3月走上古玉收藏道路,两年多来,历经瞎子摸象——充电寻路——藏研结合的艰辛跋涉,真切感受到古方先生对古玉收藏爱好者的人文关怀,深刻认识到他的看法正确。  相似文献   

15.
周建华 《收藏》2007,(4):165-165
屈指数来,我与《收藏》杂志的缘分,已有10年了。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收藏》杂志,一见钟情,从此每期必买,未有间断。当初真没有想到,《收藏》的世界是如此的浩瀚深邃,是《收藏》引领我走进了一个无比绮丽的收藏世界。  相似文献   

16.
张少华 《收藏》2006,(4):154-154
凡是到访本刊杨主编办公室的人,无不对室内悬挂的王世襄先生书法对联“才能广授收藏学,玉德时参鉴赏禅”之为文与妙对而击赏。王老书此联已届91岁高龄,其书法功底之浑厚,亦可见一斑。鲜为人知的是,这幅对联的背后深藏着王世襄先生与《收藏》杂志的一段佳缘。  相似文献   

17.
更正     
《收藏》2012,(1):139
江苏东台市的何泳旺先生来信指出,《收藏》2011年第6期第53页"岳松侪临《爨龙颜》"图应为"岳松侪临《爨宝子碑》",经我们认真核对资料,何先生所言极是。何先生从《收藏》创刊以来一直订阅《收藏》,其信反映了何先生深厚的文史功底和对《收藏》十余年来的  相似文献   

18.
程景云 《收藏》2006,(5):50-51
闽都之行,还须从2004年夏谈起,友人将收藏多年闽派大宗师郑乃珖先生所画巨幅《孔雀牡丹图》割爱相让与另一好友。而这位朋友对书画并不研究,特请某画家鉴定。这位国家看过画后,具体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6,(21)
正中国钱币界名人手札是研究泉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宝贵资料,向为我收藏之所好。马定祥先生(1916.11~1991.3)是当代中国著名钱币学家。2014年4月19日,陕西知名收藏家韩有政先生在其乾县家中,将珍藏多年的马定祥给他的21封信函,以及清朝、民国纸币数张,赵善长信两封,张包子俊、徐枫题词书法轴两幅,一并转让于我(图1),缘由是"年事已高,儿子只  相似文献   

20.
陈基宁 《收藏》2001,(4):40-41
我国的流通纪念币因其设计精美,制作精良而被越来越多的钱币爱好者喜爱、收藏。而假流通纪念币的出现,损害了广大钱币爱好者的利益。不利于钱币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对现代流通纪念币的的反假工作还是一片空白,已广泛开展的反假人民币的活动,主要是以纸币为主。流通纪念币面值较小,其假币的出现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但是假流通纪念币的出现,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现将目前钱币市场常见的十种假流通纪念币的有关数据与特征介绍如下,并与真币相对照,以使广大钱币收藏者便于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