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浩云 《收藏》2010,(11):74-75
在19世纪海派形成初期,有三位浙江籍的书画家寓居上海,以卖画为业,甚为活跃,他们是任熊、朱熊、张熊,合称“三熊”。其中,任熊以人物画享誉海上,朱熊和张熊以花卉著称于世。然而,时至今日,三位齐名的名家其作品却不同价。  相似文献   

2.
程渤 《收藏界》2010,(7):98-99
吴湖帆(1894—1968年),江苏苏州人,现代书画家、鉴赏家,擅画山水,亦擅花卉,兼工书法。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3.
李烈初 《收藏》2009,(12):62-65
王震的《欢天喜地》 近代王震好画人物画。王震(1867~1938年),字一亭,别署白龙山人。浙江吴兴人,寄居上海。工书画,于花果、鸟兽、人物无所不能。由于他信佛,多画佛像和神话传说人物,1994年上海朵云轩拍卖的书画作品中,有一幅王震画的《欢天喜地》(图13),画得很好。  相似文献   

4.
姬哲 《中国集邮》2000,(10):27-27
在邮票市场上总有那么一小撮人,专门拦截进邮市卖邮票的人,人称邮市上的“狼”,他们没有固定摊位,没有营业执照。这些人多是在市场门口,只要看见提着兜儿进市场的陌生人.他们就向前关心地问“卖邮票吗?”假如卖邮票的犹豫一下,或说“卖”,这些人就呼拉围上来,“看看你带的什么邮票”,于是鲸吞蚕食地瓜分起来。  相似文献   

5.
朱浩云 《收藏》2016,(5):30-34
学贯中西艺通古今 刘海粟(1896~1994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收藏家、美术教育家。江苏武进人。他自幼酷爱帮画,6岁读私塾,14岁到上海主持的背景画传习所学西洋画。  相似文献   

6.
李烈初 《收藏界》2012,(1):82-86
近代我国绘画流派中,以上海画家的"海派"时间较早,人数较多,影响较大。说起"海派",一般都以赵之谦(1829-1884年)、吴昌硕(1844-1927年)为开山人物、领军人物、"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吴昌硕虽是浙江安吉人,但在上海时间长、活动多、成就大,说他是"海派"大师,当之无愧;至于赵之谦,既非上海"寓公",也没在上海卖过画,似乎与"海派"挂不上钩,搭不上界。  相似文献   

7.
《收藏》2007,(7):176-176
上海大众拍卖行、上海工美拍卖行挂牌公开拍卖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的48幅画及部分藏品,刘海粟5名子女得知该消息后立即报警称该批刘海粟画作涉嫌被人盗窃进而拍卖。警方在扣留画作后,发现委托拍卖者是刘海粟与夏伊乔的大女儿刘虹及其丈夫。2006年2月,5名子女联手状告两拍卖行、刘虹、白庭荫夫妇及得到刘白二人委托出面卖画的家庭工人傅伟明,  相似文献   

8.
祖爱民 《收藏》2012,(11):108-110
李苦禅(1899~1983年)先生与安徽萧县的情缘要从20世纪40年代末说起。当时萧县的书画家刘惠民与画友萧龙士及其外甥郑正不顾兵荒马乱,同游京华,在京同乡画友王青芳、李可染热情地将他们推荐给齐白石。  相似文献   

9.
水平 《收藏》2006,(9):142-147
刘海粟(1896-1994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的书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刘磐,字季芳,江苏常州人。刘海粟自幼酷爱书画,6岁读私塾,14岁到上海背景画传产所学西洋画。1912年与邬始光,张聿光一起在上海创办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并任校长,招收了徐悲鸿,汪济远等高材生,首创男女同校,采用人体模特儿写生 和旅行写生,为西画事业在我国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吕友者 《收藏界》2014,(3):76-82
一、书画家群体与笺扇庄 清末民初是个风云际会的时代,也是艺术大师不断涌现的年代,而上海却是这年代里社会的一个缩影。上海书画艺术品市场始发于清咸丰年间。清末文人袁翔甫在《望江南))云:“申江好,古玩尽搜探。商鼎周彝酬万镒,唐碑宋帖重干镰,真伪几曾谙。”充分反映了其时上海艺术市场的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